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阐述的是不同法律文本中的法律言语行为的翻译及如何评价法律言语行为的翻译。首先对如何评价法律言语行为的翻译提出假设,然后以Sarcevic对法律文本的分类为基础,总结出不同的法律文本中的法律言语行为,并结合典型例子进行翻译评价,进而说明文中提出对法律言语行为的翻译评价这一假设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与其他文本不同,法律文本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选择恰当的翻译原则。在文本类型的视角下,结合教学案例去探讨法律文本翻译原则,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法律翻译原则以及其在翻译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翻译的目的论,人类的翻译行为具有目的性,译文要与其读者的接受程度为标准;而商务合同属于法律文本,其选词、用句具有明显的契约体特点,因此译文要在目的论的指导下,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以体现法律文本用词准确、结构严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陈维维 《海外英语》2012,(21):213-214
随着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外法律文化的交流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法律文本翻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法律文本具有独特的文体特征,注重准确性、严谨性和庄重性,这就使得法律文本这一特殊文本的翻译具有极强的专业特色。该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利用该理论指导法律文本翻译实践的可行性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法律翻译工作者在法律文本翻译中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在目标语中找到能表达源语本意的、恰当的法律术语。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遵循语义对等的原则,而不是简单地去寻找与法律术语匹配的对等词。笔者将分析在法律文本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使用上下文线索、文本外语境和文本内语境、语法及语义、词义扩大及补偿翻译、借词及造词等一些策略,处理常遇到的法律含义与普通含义不同、一词多义、对等词缺位等几种翻译难题,达到法律文本翻译中法律术语的语义对等,以期为法律翻译工作者今后的翻译工作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法律翻译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作用。本文从德国功能主义理论出发,结合法律文本中的语言特点,在对比中西方法律文化的不同特点基础上初步探索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法律文本翻译的指导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现有的泛化翻译理论对法律语言的独特性关注不够,不足以指导整个法律文本翻译的进程,法律文本翻译需要更具有针对性的翻译策略。在法律文本翻译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法律语言的精确性;坚持谨慎的创造性;长句翻译时,应采取顺译为主,拆分为辅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法律文本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法律的规范性和概括性。此前很少有人从社会符号学等语言学视角探讨法律文本翻译,本文从社会符号学角度对法律文本翻译进行研究,分析社会符号学在法律文本翻译中的重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结合法律翻译研究者的理论和观点,理论联系实际,提出在翻译英文规定性法律文本中的同义词时,可以采用分别翻译和联合统一翻译的处理方式,实现法律文本翻译准确性的基本原则,达到形式、内容和效力等同的法律文本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0.
英语规范性法律文本属于“冰冻体”语体类型,使用的立法语言具有专属性、准确性和模糊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服务于法律文本规定性这一目的。英语规范性法律文本的汉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法系的交际活动,译者应该遵从法律功能对等的原则,灵活运用词类语体转换、适当调整句序、酌情增补成份和长句切割等翻译策略,以取得跨法律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法律翻译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一个重要桥梁.本文从概念意义、交际意义、内涵意义探讨法律翻译中的疑难词汇的翻译,指出法律翻译是一个绝对动态与相对静态互相结合的过程,译者应以关联语境为依据,以顺应信息意图为目的,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及语言手段进行必要的语用充实,使译文发挥与原文相等的语用功能与效力.  相似文献   

12.
中文立法文本与英文立法文本在篇章结构、句法、词法等方面存在大量相似的语言特征,表现在:二者均遵守法律语言的语用原则;都体现了高度程式化的语篇特点;都属于冷冻体语篇,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庄严性;都大量使用结构紧密、说理完整的长句;都存在大量法律专业术语。但二者亦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化语言特色,如二者在法律专业术语的词源、构成方式、理解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在句子的长度、引导法律规范行为模式的语言标记以及名词化的表现形式等方面也存在明显不同之处。在立法文本英译汉的过程中,译文的表达应尽量符合中文法律语言的表达习惯,符合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以更好地实现原文具有的规范功能和提供信息功能,避免读者对译文产生歧义和费解,保证译文的准确性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3.
法律语言是一种具有高度权威性和精确性的专门用途语言,有其独特的风格。长期以来,翻译界几乎都提倡用直译的策略去翻译法律文本,以忠实于原文。然而,由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存在差异,一味地直译有时不仅不能使译文忠实于原文,还会使译文艰涩难懂,甚至出现谬误,因此,法律翻译中同样需要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英译本证明了法律翻译创造性叛逆的客观存在及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比中日法律文本的不同表述,具体阐释法律文本在意义、词汇、语法和格式等微观方面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法律英语长句的句子长度及其成因与普通英语长句不同,其翻译方法也有别于普通英语长句的翻译方法。翻译法律英语长句,除了需要运用常见的普通英语长句的翻译方法外,译者还必须掌握法律英语长句特有的翻译策略,包括法律文本种类分析、法律语境的运用、特殊句型的处理、相关法律知识的查阅以及把握法律词汇在不同法系中的不同内涵等。  相似文献   

16.
法律英语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运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法律文本翻译是可行也是必要的。从典型的法律文本翻译实例,可以探讨语篇、句法及词汇三个层面上功能对等理论在法律英语汉译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7.
从英语的否定表达方式入手,结合法律英语的特点,应用法律语料库,从词、词组和句的层面,归纳并探讨中文法律条文中否定的英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