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闻过则喜”,这是成语,源出于《孟子·公孙丑》——说的是“子路,人告知以有过,则喜。”子路虽是孔门弟子,却是个粗人,爽气,听到人家的批评,不但不怒,反而欣喜,觉得自己可以从此改过。若是细人,特别是大人物或自以为大人物的细人,就没有那么爽快了。细人心思绵密,他要想,形象的树立非一日之功,爬到这个地位好不艰难,我若认了错,一世英名岂不毁于一旦?又要想,人非圣贤,焉能无错?(其实圣贤也一样有错,只不过被遮饰过去罢了)若是遇事便承认有错,先就失去了圣贤身份。倘有人再指别处,倒是认也不认?认上几次,信众就会失去信心。伟人、名人失去了信众,  相似文献   

2.
编风小议     
写作品要发表,出书要销售,够格与否,能不能面世,把关者何许人也?编辑。他们的“位子”至关重要,对作品有生杀之权。 作为一个报刊的编辑,对稿子是择优录用呢,还是论“门子”讲人情呢?用通俗的话说,是“认”稿呢还是“认”人呢?两种思想境界,两种职业道德,泾渭分明。我十分敬佩那些“认稿不认人”的编辑。  相似文献   

3.
综观全书,作者实际上是想给人提个醒:想向美国进军的女人或男人们,在“开拔”之前首先要思考:“嫁,还是不嫁?”“嫁过去以后怎么样?”想不清楚的就看这本书,书里边各色人等的各种际遇想必可以提供些参考的。  相似文献   

4.
有人问李贽说:“朱子曾经说过只有宋儒才是继承了孟子、得到了道统的真传,先生觉得这种看法对吗?”李贽说:“这怎么能是事实呢?道对于人就像是水在地里一样,水在地里,道也在人身上,人追求道就像是只要挖井就可以得到水一样,怎么会只是在少数圣贤中间相传授呢!道学家认为只有宋儒才算是承接孟子的道统,那么秦汉以后,宋代之前的,中间数千年,那么多圣贤之士都在干什么呢?这只不过是他们妄自尊大的表现罢了。”他的学生接着问道:“先生认为道不离人,可是能够  相似文献   

5.
不久以前,有一位讀者在大公报上批評搪瓷用品上的花样——千篇一律的大朵紅花。他还挖苦美術設計师們是否平生就是見过一种花。我想口杯、臉盆上的花千篇一律固然不美观,但也不是十分要緊的事。宣傳工作若是千篇一律,那就有害于人。尤其是新聞寫作,若是千篇一律,或是“一般化”了,那就不僅是不美观,不僅是影响宣傳效果,甚至它不能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所以說,新聞寫作中的“  相似文献   

6.
在延安轰轰烈烈开展对张国焘所犯严重错误的批判中,有人采取了极“左”的搞法,使不少原张国焘部下受到不应该的冲击和批判,引起了强烈不满。血气方刚的许世友同一批受害者秘密策划,准备重返大巴山打游击,消息走漏后,许世友及其一干人被关押起来。在狱中,许世友如同困兽,易怒易暴。但是,在毛泽东人格魅力的感染下,幡然醒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毛泽东诚恳地对许世友说:“你有错,我们也有错,把你许世友打成反革命,是我们的错,大家都有错,我们都改,好不好?”  相似文献   

7.
常听一些写稿的人说:现在投稿真难,没有熟人和关系,稿子极难发表,此种说法很难用对或不对来下定语。说对,自有其道理。现在确有不少报刊的编辑,只认关系,把用稿的圈子弄得窄而又窄,要是他的熟人,明明稿件质量一般,也要想办法弄上版面;若是生人,对不起,你的稿子写得再好也扔在一  相似文献   

8.
问:我写稿子总是急性子,写了就一寄了事,耐不住性子去改,你看怎么才好? 答:新闻报道要求快,有的很急的稿子来不及细推敲,抢时间也是需要的。但多数的消息、通讯、杂感、文章等,写了不必急着发,冷几天(放起来)再修改,是非常必要的。要知道,好稿都是改出来的,不肯下功夫修改自己文章的人,是不可能有多大长进的。问:有时我也想改,但又感到无从下手,怎么办? 答:修改稿子像治病一样,先看症状,而后下药。文章常见的病症有“纷”、“孤”、“板”、  相似文献   

9.
食尚流行     
以前人做餐饮生意若是不太顺遂,总是苦笑摇头,所谓“众口难调”,张三爱成李四好辣,要做到人人爱吃可着实不容易。就拿上海这块地方来说,本来就是五湖四海各地的人汇集于此,北方南方西部各地人的口味差异极大,怎么想都不可能会英雄所见略同到全城蜂拥去吃同一种食品。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一个人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战胜自己的惰性,逼着自己奋发努力,刻苦成才.有位艺术大师谈自己的治学经验时说:“我并没有什么超人的智慧,也不是什么天才,唯一的诀窍无非是一个‘逼’字,小时候是母亲逼,后来是自己逼.”一个“逼”字道出了治学真谛.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白天开会,接待客人,要占去他很多时间,怎么办?他说:“要想完成自己的计划,必须给自己有个大致的定额,白天失去的时间,晚上一定补回来.”这也是在逼自己.由此可见,善于自逼,是成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自逼精  相似文献   

11.
距今大约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在卫。一天,学生子路问他:“卫公倘使请老师留下来执政,您老首先要干的事是啥哩?”孔子答:“那必定是正名。”子路说:“您老头脑僵化了点。干它几件实事不好?去正什么名嘛!”孔子叹口气说:“仲由,你不懂。正名太重要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行,事不行则刑罚不当,刑罚不当则老百姓无所适从,那就什么事都干不了啦。所以啊,君子立了一个名目,就要把道理讲得明白,这是不能马  相似文献   

12.
古人认为:说话要动听,就得讲究辞令;文章要耐看,就得讲究文采。孔子就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刘勰在《文心雕龙·精采》中也讲:“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讲得都很有道理。思想和学问的传播,要靠富有文采的文章。倘若文章没有文采,怎么能吸引人看,又怎么能传之久远呢”? 所谓文采,指文章的文辞风采,构成文章风格和质量的要素之一,属于表现形式的范畴。它是作者的  相似文献   

13.
前些时,有几家报纸报道说,在北京市西直门八道湾11号发现了鲁迅先生撰写《阿Q正传》一书的手稿。因此这些报刊就把八道湾11号称作“阿Q的诞生地”。 人的“诞生地”就是人的籍贯。 但是,阿Q有籍贯吗? 翻开《阿Q正传》第一章,鲁迅先生就特地写道,他“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也“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么写的”,“因此籍贯也有些决不定”。 像鲁迅这样的大文豪,连人家的姓名籍贯都闹不清楚就提笔给人家写传记,岂不荒唐? 要想了解鲁迅为什么这么“荒唐”,就请看鲁迅  相似文献   

14.
幽默版     
电视机,一个嘲笑孤独者的方盒子。你要恨我吗?就爱我吧;如果要终生为仇,那就跟我结婚。人是慵懒的动物,就好像被抓了放在炖罐里的田鸡,水在加温,它虽然觉得不妙,但是还可以忍受,它就忍受着;到了水烧热了,开了,它想反抗,想逃脱,但已无能为力了。表演了,就可以有不表演的轻松时候。要毁了一个人就让他爱文学,要毁一个丈夫就让他妻子爱文学,要让单位给赶出来就让他爱文学。如果是酒肉朋友,不在一起酒肉了,就失去了友谊的基础。至高的境界是单调。天降大任于斯人,天不降大任,你不还是斯人吗?口号就是忽悠。什么叫乌龙?孙权把他妹许给刘备就叫乌…  相似文献   

15.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曹雪芹的“写作经验”之谈。他把“文章”与“人情练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可见,“人情练达”是多么重要。老实说,一个人活在世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连一点人情世故也不懂,那无论如何也是写不出好文章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对人情世故了解的越多,对世态万象观察得越透,所写的文章也就越有深度。新闻报道亦然。但现在的问题是,有的人把“人情练达”似乎看得过于重要了,甚至把它视作登稿的敲门砖,挖空心思拉关系、走后门,千方百计和编辑套近乎。所谓“要想稿件好发表,打通编辑不可少”,就是颇为流行的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6.
王乐群 《青年记者》2002,(11):29-29
著名记者、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说过: “激情,是新闻记者的宝贵品质。失去了激情,也就失去了记者的生命。”激情对记者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其实,要想做好新闻工作,不仅仅记者需要激情,编辑同样不可缺乏激情。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交谈的双方,如果一方特别想听下去,另一才会讲得津津有味;若是听的人敷衍不感兴趣,那么说的人也会因扫兴而失去说下去的愿望。说话要看对象,播音尤其要注意这一点。要想使播音有的放矢,就必须使它具有对象感。中央电台《午间半个时》节目的播音受到许多听众的青睐。这个节目,听众往往是在饭桌前自然地边吃边听,此时传播者似乎与每个家庭溶为一体,成为餐桌前不可缺少的成员;受众听后有  相似文献   

18.
办报搞新闻,从总编辑到记者,常有“两难情结”令人苦恼,即顾了“上头”没顾“下头”,反之亦然。它看似无形,而又挥之不去,叫人难以适从。于是乎,有的干脆“一头沉”,落得轻松自在,以免两头都不讨巧。 有机关报的人士就这么说:咱也想把报纸办得好看,但“活”起来要是出了格怎么办?弄不好要挨批的,就这么着吧。也有非机关报的人士那么道:咱盯的就  相似文献   

19.
以前看报纸,看到一些不切实际的“据统计”,一笑之后,大都忘却了。近日翻阅一张报纸,有一“据统计”我可是把它抄下来了。文中说“据统计,全世界左撇子数竟达4亿。”初一看,心里蛮高兴,因为本人也是一个左撇子。有这么多“同类”,还能不高兴?可后来细一想,心里不禁有些疙疙瘩瘩:4亿?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我也是个几十年的左撇子了,可是从来没见上面哪个部  相似文献   

20.
岁末年底,报纸上“送温暖”报道渐渐多了起来。但我发现,多年来,“送温暖”照片似乎都是一个样子:“送温暖”的领导一手端着慰问物品,面向镜头,一脸笑意,作深情慰问状。而被慰问者双手捧着慰问物品,感激地看着领导。照片中,领导大都是“正面形象”,而被慰问者多是“侧面形象”。我就禁不住想,“送温暖”的照片为啥年年一样?记者们为什么就不能换个角度呢?记者可能会抱怨:拍摄“送温暖”照片,多是奉命行事,而且往往要“突出领导”,也只能那样拍。但是为什么每张照片都拍成那个样子呢?这一是记者有了固定思维模式,虽然镜头里的人不一样,但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