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城市地铁隧道建设正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由于盾构工法具有工期短、造价低、施工领域宽、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施工人员熟悉和掌握地铁隧道的施工质量控制重点及方法,对保证隧道的安全生产及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盾构法作为一种安全、快速、环保的隧道开挖工法,在我国城市地铁、城市管道和水利等工程项目中得到广泛运用.随着新一轮全国各大城市地铁建设提速,该方法在淤泥、粉细沙层等复杂软土地层施工中的优势明显.本文对溺水盾构掘进中的质量控制和常见的事故处理进行探讨,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五四广场站至江西路站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研究在富水软弱地层进行浅埋暗挖区间隧道的关键施工技术.经过实践经验和研究得出:隧道内采用径向注浆止水能够有效解决隧道初支线状涌水的问题,并能够控制结构水平收敛和拱顶沉降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本实用新型的地铁隧道结构形式,包括隧道承压部分、填充材料部分和外部保护层,这种隧道结构通过在隧道管壁之间进行填充新型材料,可以延续使用目前的盾构法,只需改变管片的形式,按照新的结构生产管片,继而以管片的形式进行拼装,不用改变施工工法。新型隧道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要求选择减振为主、减噪为主或防漏水为主的材料,通过中间的材料吸收列车经过时产生的震动与噪音,从而达到减振减噪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既有线改造施工在我国铁路建设市场非常巨大,而其改造往往离不开道岔更换及铺设。施工中减少对营运线的干扰是衡量施工工法的最重要因素,本文介绍既有线换散枕法铺设道岔的施工工法,此工法是预铺滑移工法的补充和替换方案。  相似文献   

6.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五江区间隧道处于软岩富水地层,穿越6座高层建筑物,建筑物基础距隧道顶部最小距离仅为11.6m,沉降控制和施工安全风险预控是本工程的难点.本文结合施工实践,着重阐述了袖阀管注浆法的加固机理、施工参数选择、工艺流程、施工工艺以及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并对应用效果做出了总结和分析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今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隧道交通业在我国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TBM施工方法作为隧道施工中一种比较成熟的施工方法,其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在施工中提出质量控制措施,可以保证隧道整体质量。好的质量是施工中做出来的,而不是事后检查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在水底建造隧道,盾构施工法已为我们所知。而预制管段沉放法(简称沉管法)也是一种主要施工法,已有80年的历史。我国香港已有3条沉管隧道,宁波与广州也先后建造了甬江、珠江2条沉管隧道,还有正在建设的宁波常洪隧道、上海即将开工的外环线下游越江隧道。 沉管法是先在干坞中制作管段(多为钢筋混凝  相似文献   

9.
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是隧道工程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序。目前,从近年来施工的公路隧道工程的二衬来看,隧道工程在施工阶段出现了各类外观病害。主要表现在混凝土的表面缺陷,例如在起拱线以下的边墙上局部出现施工接缝错胎、拱部油迹、麻面、泛砂和气泡等表面缺陷,影响了混凝土外观质量。针对以上隧道二衬常见的外观质量通病,分析二衬表面缺陷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处理和在现场克服以上质量通病的常用方法,力求解决混凝土表面的常见缺陷,提高隧道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地铁隧道施工通风效果,改善地铁隧道施工环境,实现快速施工的目的,笔者以某地铁隧道施工通风为例,从方案比选、通风设计、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地铁隧道施工通风技术,并对混合式机械通风在地铁隧道的成功应用进行详细说明.所采用的通风技术工艺简单、可靠、经济、高效,通风效果较好,有效地控制了空气中的尘毒污染,保证了施工的顺利、快速进行.  相似文献   

11.
随着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高铁隧道的需求逐渐增多,在高铁隧道施工使用过程中,渗漏是影响公路工程隧道施工质量的普遍问题.本文对于高铁隧道的渗漏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高铁隧道渗漏的影响因素,选择合理的防渗漏技术,从而提升高铁隧道施工质量,促进高铁隧道施工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隧道盾构全断面开挖技术具有扰动小、掘进速度快、占地面积少等特点,在大多数隧洞施工中已逐步取代掘进法,而作为盾构法关键技术的管片,作为全断面开挖后隧道的永久衬砌,其工艺和技术是影响隧道整体质量的关键。本文将在比较众多对盾构隧道管片选型和接缝的基础上,对盾构法施工中关键技术的管片施工,即隧道防水、整体线性的控制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铁路隧道工程的建设技术复杂、难度大、风险高的特点,施工风险包括塌方、涌水突泥、瓦斯、大变形、岩爆、高地热等各种复杂因素,为了保证铁路隧道的建设质量,加强对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和风险预警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本文对铁路隧道建设工程中的质量管理措施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某交通枢纽地下工程中的三轴搅拌桩(SMW工法)施工为背景,对支护施工方案展开分析,结果表明,针对区域性土质条件灵活采取三轴搅拌桩施工方案,针对性采取质量保证措施,可有效保证施工安全,降低工程造价,本文成果可为其它类似地下工程提供可靠借鉴。  相似文献   

15.
河南LN高速公路某段设置一ST隧道,其为分离式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利用激光断面仪结合高精密水准仪对ST隧道断面围岩变形进行多次量测,以此为基础,探讨灰色系统理论中GM(1,1)模型和V模型对于围岩后期变形预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V模型预测是可行的,可用于指导施工实践。  相似文献   

16.
超前小导管是当前隧道工程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施工工艺,对加强围岩自身稳定有较好的成效。公铁路隧道穿越风化严重的软弱破碎岩体或浅埋破碎段洞口进出洞施工经常采用大管棚超前支护施工。然而,该施工方法存在造价高、施工复杂、工期长,在岩体破碎带更是存在成孔难度大、操作困难等缺点。对此依据在玉(林)铁(山港)铁路隧道双层小导管出洞施工的成功案例作为参考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序。从近年来施工的二衬来看,二衬在施工阶段出现了各类外观质量缺陷。主要表现在二衬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缺陷,比如在隧道轮廓断面起拱线以下的侧墙上局部出现搭接错台、局部油污、蜂窝麻面、泛砂和气泡等表面质量缺陷,影响了混凝土外观质量。针对以上公路隧道二次衬砌常见的外观质量通病,分析二衬表面缺陷形成的原因,提出现场解决这类质量通病的最基本的方法,并对表面质量通病的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以力争克服混凝土表面的常见病症,全面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交通建设过程中,我国的隧道工程越来越多,隧道工程的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对质量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所以我们在隧道工程中不断的尝试新工艺、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在城市地铁建设中应用广泛,但也存在着各种风险因素,施工中药尽可能的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本文对浅埋暗挖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因素和风险评估分析的基本方式做了研究介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玉铁铁路杉坡岭隧道衬砌渗漏水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隧道渗漏水的预防与整治措施,以便在今后的施工中能有效的防止隧道渗漏水,为类似铁路隧道渗漏水的治理提供了参考,确保隧道的结构安全和列车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