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育楠 《班主任》2011,(2):28-29
六年前,我曾带过一个学生,他在学校是出了名的"坏小子",很多不良习性在他身上都能找到。我与他接触不到一个月,就被弄得焦头烂额,于是便产生了一个主观判断:这个孩子的行为习惯太差,将来的生活必然一塌糊涂。可两年前我在城区买房后,水电装修全靠了这位当年最"不成器"的学生。回想与这个学生交往的几个片段,还真  相似文献   

2.
我儿子2006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只身一人漂洋过海,到美国华信惠悦管理咨询公司芝加哥分公司报到,年薪5.5万美金。对于一个本科毕业生来讲,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一毕业能有这样一份高收入的工作是相当不错的。这除了他刻苦学习和努力外,还得益于当年大家一起冷静分析,避热取冷,选择了不被人重视但很有潜力的专业——精算。他未来的职业目标是:通过国内或国际精算师资格考试,成为一名精算师。从当年和儿子一起选择专业、填报志愿开始,到他毕业、求职,我对精算专业的发展也算有了些了解,现将这个专业介绍给即将高考的同学们…  相似文献   

3.
一位很年轻的班主任在QQ里和我谈了这样一件事情:我们班的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很差,品行也不好,经常违反纪律,并且软硬不吃。前几天,这个学生在上课时间玩手机,被巡视的学校领导逮个正着。学校一直严禁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这次他的违纪又是发生在上课时间,学校领导自然是对他进行  相似文献   

4.
李新玲 《课外阅读》2012,(23):19-21
"我是好学校里的差生样本。"日前,在北京四中的"校友论坛"上,于丹的演讲一开始就如此坦白:"当年,我的记忆也很辉煌,但那是一个差学生在一所好学校,生命如何被成全的记忆。"1980年,于丹初中毕业考入北京四中高中部,1982年毕业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上高中之前我是个沉默和内向的孩子,不说话,甚至有点自卑。"于丹说自己不说话是因为没有说话的环境。在那个  相似文献   

5.
方锦明 《教育》2012,(25):27
1987年,刚刚毕业的我,被分配到赣南一个森林小铁路教育学校,为铁路职工补习高中文化。学员虽然不多,但是由于已是成年人,是铁路工人,所以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我也很快与他们打成了一片。在那里,我度过了第一个教师节。前一天,我还在想:我才刚刚来这个学校,这些学员们会不会关注到刚刚  相似文献   

6.
处分学生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教育学生。我们先看一个故事。在一所管理严格的学校里,一个平常就很调皮的学生,一连四天没到校,学校和家长到处寻找,就是找不到。学校立即召开了校务会议,决定开除这个学生。第五天,这个学生来学校上课了。原来他有一个社会上的拜把兄弟受了伤,被送到医院治疗,他在病榻旁边陪伴了四天。  相似文献   

7.
<正>毕业20年的学生聚会上,我又见到了当年那个沉默内向的小男孩,不写作业,成绩最差……如今的他高高大大,已为人父,看到当年的老师他依然显得很羞涩腼腆……每个人都要回忆一件和老师有关的往事,我以为他会说老师当年每天留他在学校补课至今感激,没想到他却说:"老师当时留我下来补课的内容已经完全不记得,之所以愿意放学留下补课,是因为喜欢吃老师每天从食堂打来分给他一半的饭菜,很香很好吃。"我诧异于20年间还珍藏于孩子心灵的不是知识,竟是那一半饭菜。其实当年的我更关注他能不能  相似文献   

8.
今年,我继续担任我校六年级某班的班主任.从事六年级班主任工作已经好几年了,我自认为比较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但是,有一个学生却让我手足无措. 他名叫杰,一个13岁的男孩,长得白净、漂亮.早在他读五年级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是学校里的"知名人物".打架、欺负弱小的同学,不爱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这就是他在进入这个班级之前留给我的印象.接手这个班级之后,我从前任老师那里对班里的学生一一进行了解,尤其是杰的情况,了解得更细致.我自认为对他已经掌握了比较充分的"第一手材料",而且,这样的学生我也见得不少了.  相似文献   

9.
曾经有一个学生使我印象特别深,高一高二时这个学生的成绩都比较好,但也经常违反纪律,有一次违纪还被学校点名批评,我也在班上狠狠地骂了他一顿,骂得他抬不起头来。此后一直到高三毕业,他都没有出现什么违纪现象,整个人也不如以前活泼,朝气蓬勃。毕业后他考取了一所普通院校,临走的前一天,他找到我,说:“郑老师,非常感谢您那次批评使我成熟了许多,不过从那以后,学习上总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把他所说的话与他受批评后的表现结合起来看,我感觉到那次严厉的批评伤害了他的自尊心,抑制了他的潜力,按照正常的发展,他应该能考取一所比较好的重…  相似文献   

10.
老师的位置     
2006年暑假的一天,和几个早年教过的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边打篮球边聊天。说到他们毕业时照毕业照的情形,有个同学明显有些激动。他说,从小学到大学,也经历了几次毕业,每次毕业都要和自己的老师、班主任合影留念,但从没有我送他们毕业那一次给他的印象深刻。开始我还以为他是在恭维我,谁知他觉察出我的态度,球也不打了,执意回家拿当时的照片。那认真劲儿像在证明科学界的一项新发现。  相似文献   

11.
<正>教师节的前一天晚上,家里来了几个刚刚高三毕业的学生。趁着教师节,他们特意约好,一起来探望我这个陪伴了他们三年的班主任,我很愉悦地接受了学生们给我的问候和祝福。在闲谈中,小曼忽然认真地对我说:"老师,周皓也来了,可走到楼下时,却怎么也不肯上来,我问他,他也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从事学生工作已经20年了,担任本科生辅导员3年,在党委研工部工作17年,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能坚守在这个岗位这么多年?答案是我喜欢这个岗位,同时,学生也认可我。这让我感受到这份工作所带来的价值感和责任感,这个岗位需要与学生直接接触,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带给我无穷的力量。当我所带的本科生毕业十年后回到学校和我相聚时,其中一个学生拉住我的手,泣不成声,说读书的时候,由于学习不认真,我一次次地找他谈话,当他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到一所新学校,第二天就遇到一件麻烦事。那天我到教室门口,就见一个学生和一个中年人在撕打。中年人一手扯住这个学生的衣领,一手握住小柳棍不停地抽。我急忙上前,询问才知,该生早就想退学了,在父亲的逼迫下才勉强来两天。这天,他决定不来上学了,即使被打死也不来!所以,被他爸爸一路揪打,一路拖拽,好不容易才到了学校。可这个学生怎么也不进教室,只要一松手,他就逃走。我站在他的面前,要求家长松开手,可家长不敢,伯他趁机跑掉,再也揪不到了。我稳住他后,叫这位家长先回去。于是,我和这名学生有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14.
佟丽峰 《中小学电教》2012,(10):132-133
中职教育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一线技能型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大的背景下产生的。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生产规模开始迅速扩大,中职学校也随之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统计显示,2009年,全国中职学校当年计划招生860万人,当年毕业的学生数量突破600万人,为各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前些天,学校里有一位数学教师生病了,学校让我给这个班代几天数学课。上课前,我先向这个班的班主任简单地了解了一下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还得知这个班里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特差,往往是一节课下来什么也学不会,但品质各方面都挺好。为了能让这个班里的所有  相似文献   

16.
一、案例呈现寒假里一天,在大学刚读了一个学期的学生龙(化名)到家的第二天即来学校看我,一见面就兴奋地说:"老师,我想死您了!"便与我热烈相拥。面对眼前这个充满阳光、衣着得体的龙,我想,一年半前,我是不可能想到他可以变成这个样子的。(一)"我是差生我怕谁"的无奈龙这样描述他一年半前的心态:我是一名差生,一名地地道道的差生。我是谁?我叫"龙"!爸妈说给我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我能像龙一样,一飞冲天,将来能有出息。  相似文献   

17.
学生,朋友!     
2006年除夕即将来临,这是我离开学校教学工作岗位的第一个除夕,同事之间突然陌生了,没有人再来邀请我出去玩,看样子只有一个人在家默默地看春节联欢晚会打发时间了。没想到天刚黑,我家的门铃就开始热闹起来了,我那已毕业几年了的第一届学生好像是约好了似的,一个一个地冒着雨从这个小镇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王厚成 《师道》2012,(2):23-25
一天,和刚毕业时教的几个学生小聚,又提起当年教他们语文的往事,他们现在也都做了教师,正投身于工程浩大的课程改革之中,谈起课程改革自然有很多话要说。一个学生问我:“老师,您说这次课程改革为什么让人感到特别吃力?”这个问题我感到回答起来更是特别吃力。  相似文献   

19.
他不再哭泣     
正去年秋天,我接手一(3)班,班里的一个学生有些特别,他长时间不开口说话。班上有七十多名学生,我深陷于开学的各种琐事中,虽然很想了解这个孩子的情况,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开学一个月了,我两次在课堂上让这名学生回答问题,谁知这个孩子不但一句话也不说,反而大哭起来。我有些生气,他怎么这样胆小?但看到他无奈、委屈的神情,我只好耐着性子问道:"你怎么了?"孩子只是摇头。一天下课后,我找到了这个孩子,想和他谈谈,他的  相似文献   

20.
叶百灵同志是时埝小学一个青年教师。六年来他坚持学习毛主席著怍,从不间断。1954年,他初中毕业以后,被分配在时埝乡乔庄小学工怍。他觉得做教师这一行没有意思,一心想去考学校,当专家。学校领导同志批评他,他还说:“我有什么不对,我不过是想将来为人民多做一点事情!”一天夜晚,叶百灵同志正在寝室里幻想着自己的“美妙的前程”的时候,学校校长、共产党员孙茂斋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