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和中国21世纪发展经济的主题,而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则是为可持续发展营造基础和前提。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经济、人类、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的深刻认识上把握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节约资源、技术进步、经济改革、产业结构、规模经济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大力推进经济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措施。其中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理论上最具统摄力,而科教兴国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则是实现我国长期战略目标的具体途径。教育作为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决定性因素,在这三大战略中均有重要地位,是这三大战略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建设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开发人力资源。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人力资源开发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即经济总目标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都必须依赖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是人类正确处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发展战略,是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的对外贸易在“十一五”期间,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由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发展过程的反思和旧的发展观的扬弃,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即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发展背景的需要,同时也是改革开放的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实现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社会进步的可持续肆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搞好经济发展政策与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我国今后15年宏伟目标的关键是要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目前,围绕如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讨论相当热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要切实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必须在思想上加深对转变的认识。 一、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 经济增长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因素,而经济增长方式,不过是经济系统在一定制度安排下在所处的发展阶段上关于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的统称。从动力结构上分析,经济增长方式可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依靠增加投入实现产出增长的“外延扩张”方式,即粗放型;另一种是依靠提高效率实现产出增长的内涵增长  相似文献   

7.
来稿摘编     
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解决职教发展动力问题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职教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经济发展及个人本身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可以说,贫困地区农村在这两方面都欠缺,所以职教发展艰难。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解决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动力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要转变...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建设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 开发人力资源。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人力资源开发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即经济 总目标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都必须依赖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屈国胜 《安康学院学报》2003,15(2):10-12,18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策略、安康环境资源状况及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了经营绿色与安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经营绿色是生态、经济和社会相统一的发展策略,实施经营绿色战略对传统增长方式的冲击可能会产生消极因素,化消极为积极的关键是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强生物资源开发可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博大精深,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进步等多方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实行改革开放,从自身的国情出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处理好经济发展下资源环境的关系;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环境、资源、社会、经济和政治在时间和空间上满足人类需要的永续性和公平性,是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即可持续发展具有阶段性.三峡库区作为一个特定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背景和人类强烈干扰背景的区域,其目前的可持续发展只能处于初级阶段,该阶段是以自然-经济-社会的恢复与重建为主题和内容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库区初级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控制人口增长,保持适度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恢复与重建生态系统或生境;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加强交通建设是当前急需实施的一系列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人类用了两个多世纪的探索,在20世纪90年代,终于领悟并形成了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并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成为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运转的可持续性,将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类生存质量的提高。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可持续发展: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  我国因历史和现实原因,在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创新教育简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新经济时代的迅速到来,由此带来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及生活方式的革命。“新经济”是指与以往的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传统经济相区别的一种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运行状态。它的实质是以知识创新和信息传播来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因此,又可称为“知识经济”,即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个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家综合实力越来越体现在国民素质的高低和创新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上,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上。  相似文献   

14.
转型、发展、效益三者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可持续发展是主题,它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理论依据,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目在所在;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是关键,只有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可持续发展与提高效益才能落到实处;而提高经济效益则是中心,只有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才能顺利完成转型与发展的跨世纪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15.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之间存在着内在统一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和实现之举。  相似文献   

16.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从区域层面研究如何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区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使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朝着绿色健康的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区域循环发展的模式应有典型的农业、工业及城市循环经济模式,并从教育、管理、法律和科技等层面共同着手,以推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全面转型期。其中最根本的就是经济转型,即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毫无疑问,经济的转轨必然引起人们的价值观念的相应的变革。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念变革的根源何在?与传统的价值观念相比有什么区别?基本价值取向有何不同?又该如何促成这种积极的转变呢?这些问题正是本文所要着力探讨的。 一、价值观念转变的根源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它作为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的经济运行模式,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而社会…  相似文献   

18.
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在于发展科技和教育张晓忠李慕然我国经济的现状,迫切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而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归根到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是抓好科技和教育,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  相似文献   

19.
试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煤”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传统的以资源高投入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不可取的和不可持续的,这一发展模式已为历史所否定。人类为了解决当前面临的全球性资源和环境问题,使子孙后代能够健康正常生存和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即人们在满足现代人需要的同时,必须为后世子孙的生存提供机会,而且追求代际公平,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顺应世界潮流,我国已把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发展目标。煤炭作为重要的矿产资源,是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田青 《学科教育》2004,(8):7-11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地球环境长期没能受到人类应有的尊重与爱护,导致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而危机的解决,需要人类对现行生产与生活方式全面地反思并进行根本性地改变。教育作为转变思想的工具。其作用无可替代。环境教育被看好能承担这样的任务促进这种转变,但30年来的环境教育却被认为是场失败的革新。是现代教育助长了当今的环境问题。成为不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者”。在我们目前的状况下。可持续发展教育可能是回到那些内在自由、进步的价值观的惟一途径,这些价值观曾经是我们教育系统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将要改变的教育模式的关键。这种教育模式和社会经济组织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暗含的思想是相和谐的。主流教育观点认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深深地根植于环境教育之中。目前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还未完善,尚处在探索阶段。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环境教育正在和当前的整体教育改革结合起来,推动我国教育的生态化或绿色化。使教育成为促进和支持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