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看学生是否想写施教之功 ,贵在激趣。有人说“兴趣是火种”。因此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心理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个目标落实到教学中 ,就要看学生是否想写。1、学生的写作动机是否被激发学生写作动机是由客体刺激和主体需要共同孕育而成的。作文课教学要看教师能否通过客体刺激 ,唤醒学生的内在需要 ,激发他们想写的欲望。如果仅通过“要我写”的外在刺激 ,而没有激起学生“我要写”的内在需要 ,他们就会感到写作是一种负担 ,长期下去 ,就会厌倦写作。大凡在作文教学中有成就的教师都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2.
<正> 我认为产生“作文难”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作文教学目标不明确和作文教学过程不规范。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实施了“作文达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重视写前准备,创造达标条件。 (1)学期伊始,便把本学期的写作计划,包括作文题目、篇数、题材范围、训练重点及每篇作文的大体写作时间明确地告诉给学生们,并强调只要认真准备、积极努力,每个同学都能达标。同时组织学生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不妥之处进行调整。这样做,学生心中有数,跃跃欲试,心理上为整学期“作文达标”做好了充分准备;行动上则在观察、阅读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超前做起了每次习作的准备。(2)将阅读教学贯穿到作文教学中,通过单元范文的讲读指导,为学生提供写作技巧和范例,为他们准备好必要的写作知识,让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每阅读一篇范文,我就向学生问3个问题: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通过学生思考,为写作铺平道路。(3)组织学生身临其境,观察体验,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鼓励学生认真构思,为写作准备好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3.
“兴趣作文”就是为学生作文创设感兴趣的写作材料及感兴趣的写作环境,改革机械的命题作文,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放胆作文。我初步尝试了“兴趣作文”教学。特别是寓作文教学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写,在写中玩,得到了他们的欢迎,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在作文教学理念上增强“三性”1.自主性。按照新课程理念,我在作文教学中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己的文章自己写,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需要、现实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一种适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写作方式,真正实践“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理念。2.激趣性。教育的本质是“解放”学生的天性,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就可以挖掘兴趣的资源,让他们在充满趣味性的写作中互相交流,相互对话,效果会更好。3.创新性。“创新”是要让学生在创新的作文教学中体验作文的本质与内…  相似文献   

5.
一、在作文教学理念上增强“三性” 1.自主性。按照新课程理念,我在作文教学中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己的文章自己写,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需要、现实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一种适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写作方式,真正实践“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其认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基础。所谓“兴趣作文”,就是为学生作文创设感兴趣的写作材料及感兴趣的写作环境。一改机械的命题作文,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放胆文。我初步尝试了“兴趣作文”教学,特别是寓作文教学于活动之中,让孩子们在玩中写、写中玩,得到他们的欢迎,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韩琦 《现代语文》2014,(10):128-129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高中语文教学承担的一项基本任务。可现在的作文教学却存在着尴尬的局面:老师怕教,学生怕写,且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不高。如何在语改的大背景下改进作文教学,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的作文,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应积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一、快乐写作 新课标特别强调写作的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写作的兴趣、习惯的培养上。学生要“对写作有兴趣”,热爱写作,将被动的“要我写”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写”,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与快感。然而在目前教学中,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把写作视为一项任务、一项苦差事。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的需要。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是我们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8.
在指导作文时用目标激励 目标是人们期望达到的成就成果。设置适当的写作目标使写作富有吸引力,让学生在实现写作目标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潜能和力量,以增强他们的写作信心和动力,使学生在艰苦的写作劳动中获得实现目标的满足与快乐,变怕写为爱写。 设置目标既要明确又要适当,尽可能地使学生“跳起来摘到果子”。例如教学中发现许多同学写作抄袭范文、编造脱离实际的情节的毛病,便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尽管各种辅导资料如雨后春笋数不胜数,尽管老师们苦口婆心耐心引导,可一提到“作文”二字,学生们望文生畏,唯恐避之不及。如何让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写作成为一种快乐?实践证明,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是情感基础;鼓励他们走进生活,感受生活是关键;从借鉴开始写自己的作文是方法;重视习作评价是重点。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中,称小学生的作文为“习作”。习作,重在一个“习”字,它强调小学生的作文如同绘画的写生一样,是一种练习,而截然有别于“创作”。柴向阳老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小学生可以写不好作文,但决不能怕作文……在小学阶段,教师如能通过教学,让学生爱上写作,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写话、习作的兴趣,尽可能地减少束缚,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多的表达的自由,多引导,多激励,少限制,少指责。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文”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快乐作文?尊重、理解学生是“快乐作文”的前提。“快乐作文”的关键是发掘学生作文的闪光点,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挑重担,树信心。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发掘、捕捉每一个学生作文的成功点、闪光点,给予明确的鼓励或暗示,始终让他们觉得“我能行”“我真行”,让学生去获得成功的体验,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最重要一环,学生的作文水平可以全面反映其阅读、思维、表达等各方面的语文能力。但当前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却普遍存在着一种学生“厌写”作文的误区。究其原因,是作文教学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他们“会写”、“乐写”、“勤写”的写作习惯。教师只是一味要求学生按照所谓的计划即一次次不同的目标和要求“硬写”,并达到一定数量,殊不知这种“按住牛头吃草”的被动式作文教育,只会使学生越来越厌倦作文,而不会切实提高其作文水平的。而这正是当前作文教学的误区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莫琴艳 《成才之路》2011,(26):41-41
摘要: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倾诉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对自我、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碰触、认知和对话,它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农村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偏低,提到作文,学生总是叫苦连天。那如何来“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走出作文困境呢?教师要尽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要引导学生积蓄素材,变“无话说”为“有话说”。要鼓励学生勤于练笔,变“不会写”为“我能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技能和方法。这既需要学生的努力,也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症结,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 ,我们面向“大语文”目标 ,从初一年级起在部分班级中进行了开放式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尝试。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十分注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基本原则的具体落实 ,大胆地“放开”、“搞活” ,多途径激发学生写作“内需” ,努力促使学生作文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一、适度放开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作文 ,是“缘情”“言志”之物 ,真实的写作应该“我手写我口”(黄遵宪语 ) ,而不是无病呻吟 ,为作文而作文 ,为考试而作文。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固然少不了老师的指导和必要训练 ,但更重…  相似文献   

15.
在常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作文教学的课型极其单调。一般都是“写”与“评”两条线周而复始,学生写作与老师讲评两大块机械循环。这就导致学生提不起写作兴趣,写作能力提不高,甚至把作文当成一件苦差事。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丰富多彩的作文课型不但能教会学生写作的方法,拓宽他们的视野与知识面,而且它本身就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好手段。在教学中,我们进行“生活作文”教学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了如下一些作文课型:一、写作方法指导课这类课要求通过读、议、评、说、写等课内活动,教给学生一些实用而有效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师范生“写”与“导写”能力培养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范院校写作教学的科学体系应该由“写” (师范生的自身写作 )与“导写” (师范生指导中小学生写作 )两大块有机构成 ,师范院校写作教学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同时培养师范生的“写”与“导写”这样两种能力。在传统的师范写作教学中 ,教师往往重写作理论的传授 ,而轻“写”与“导写”技能的培养 ,从而导致师范生毕业后难以胜任作文教学的局面 ,造成中小学作文教学效率低这一毛病经久不治的后果。师范生“写”与“导写”两种能力的并重培养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块,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领域,但作文教学的现状却实在难以让人乐观.作为作文教学主体的学生大部分怕写、厌写、恨写作文,他们的日常写作,往往是迫于压力的一种“被动作文”和“痛苦作文”.因此,不少学生对写作都抱有一种恐惧心理.我认为,要转变这种状态,就应当从心理角度出发,通过具体的作文教法的改革,有效转变学生的写作心理,设法逐步消除学生的写作压力,逐步化解他们的恐惧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逐步形成乐于作文的和谐心理,从而增强作文信心,最终摆脱“怕作文”的心理阴影,一步步走向作文成功之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8.
孙阁 《黑河教育》2014,(5):42-42
作文教学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小学作文教学的科学方法实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写作的方法,二是教师指导的方法。这两个方面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不可分的。小学生写作文的主要目的是顺利地把作文写出来,而且尽可能写好。作文教学应解决学生写出和写好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呢?  相似文献   

19.
写作,从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的实践行为,不是单纯的训练与考核。因此,它的本体是精神,而不是技巧;它的内涵是感悟,而不是习得。那么,如何使教师不再为膜拜“考神”而困惑无奈,学生不再“为赋新词强说愁”呢?这还得在拓宽学生思路,关注学生情感,激活作文与生活的联系等方面有所创新。尽兴地说培养写作兴趣作文教学应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始,积极带领学生经过紧张的努力和快乐的创作,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尽可能地将学生带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说”比“写”起步早,可以说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由说到写的顺序符合学生…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这个层面上讲,学写“感动校园十大人物”颁奖词就是要求我们摆脱束缚,关注现实,贴近生活,不囿于传统作文的套路。同时,从创新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引导学生聚焦“生活热点”,指导学生写自己身边的人物。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他们自主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