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灯吉利"是流传于侗族北部方言区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是在侗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有机交融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侗族民间传统说唱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河南说唱艺术,深深扎根于人民的生产与生活之中.文章从河南说唱艺术的地位出发,详细分析了它的审美特征和价值,为传统音乐艺术的传承和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说唱艺术近千百年来长期活跃在乡村田野和地摊茶社,是地道的民族民间文化.张家口地区的民间说唱在我国艺术领域有着独特的地位,对这种产于、传于民间的说唱从分类、表演形式、语言特点及艺术价值进行艺术探析,并提出了要对张家口民间说唱艺术进行"原生态"保护、艺术创新、培育接班人、建立资料库和树立品牌意识的保护对策,以期为今后研究民...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形成的说唱艺术占据我国现存说唱艺术的很大比例.该时期的说唱艺术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艺术性强,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对清明时期的弹词、鼓词和牌子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同时简单提及了在该时期的一些其他说唱艺术.  相似文献   

5.
虽然老腔在发展传承中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但它仍具有说书艺术的古韵遗风。说唱性是老腔艺术的重要特色之一,其主要表现在老腔前手的说书人特征和剧本的说唱性特征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系统介绍了中国说唱音乐的形成与发展,阐述了说唱音乐的类别及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7.
河东说唱道情主要流布于山西晋南运城一带及黄河两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相传起源于唐宋年间,经过金元诸宫调的逐渐演变,明清历代民间艺人、东西两路不同班社的延续传承,其唱腔曲调艺术更加趋向温婉抒情,音乐本体乐队编制更加丰富完善,剧目题材内容也更加现代多样。随着第二次以代言体形式成功推向戏曲舞台,河东说唱道情已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性戏曲剧种之一。  相似文献   

8.
"好来宝"是蒙古族说唱音乐,它不但与其他汉族说唱音乐有相似之处,还有自己的独特艺术魅力。它是蒙古族说唱音乐高度发展的一个典范,是蒙古族音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音乐进化、传播高度发展的时代,应积极支持、促进蒙古族说唱音乐"好来宝"的发展,在社会主义音乐文化繁荣时期,发挥其更多、更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子弟书是满族说唱艺术,清朝乾隆、光绪年间盛行于北京和东北,它的主题思想以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友爱、暴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对宗教进行大胆揭露和反抗、关注女性人物题材和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作品为主。子弟书具有较高的说唱艺术价值,在人物形象塑造艺术和运用神奇的景物描写艺术上,都具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0.
说唱艺术以其明快的节奏、大众化的语言。深受人们的喜爱。据史料记载:说唱艺术在我国盛唐时期就已经广泛地流传开了。 "八仙"中的蓝采荷原形,便是长安城中家喻户晓的说唱艺术家。他后来因说唱而"失声",足见人们对说唱艺术的喜爱程度之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