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的一位成都媒体朋友,平时老给父母打电话,吩咐他们为自己做这做那,一副依赖心十足的样子。有一次,她委托父母去乡下给她采些桑叶拿回来晒干泡去火茶,我实在忍不住了,就数落她:都三十好几的人了,依赖心还这么重!桑叶明明你们小区就有,上下班时摘几片就行了,附近公园和小区也有,如果你不好意思摘,平时去农家乐玩顺手摘几枝回来就成了,哪有这么懒,把老人们支去东跑西跑的?  相似文献   

2.
1发现问题在学校开展生物科技活动中,我们想要观察蚕的生活过程,就买了几十条蚕,可桑叶在本地不太容易采集到,我们想:蚕是否也能吃别的树叶?于是我们就摘了一些榆树叶让蚕充饥,蚕却不吃。由此我们想就“蚕是否可以不吃桑叶”为题,进行实验探究活动。2收集资料带着“蚕是否可以不吃桑叶”的问题去请教老师,老师说:“蚕一般只吃桑叶,可能是它们一直以桑叶为食物,逐渐养成了这种食性,而且遗传下来了,也说明桑叶有蚕最熟悉的气味,可以做个实验来证明一下”。我们又查阅了《十万个为什么》,上面写着蚕是靠它的嗅觉和味觉器官来辨别桑叶的气味,如…  相似文献   

3.
以超声波提取法和大孔树脂对桑叶进行初步提取,得到三个提取物(Ⅰ、Ⅱ、Ⅲ)。设计用桑叶提取物作为阳离子识别试剂,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桑叶提取物与不同金属离子的络合选择性。由研究结果可知,提取物Ⅰ和Ⅱ对Fe^2+、Fe^3+具有良好的识别作用,提取物Ⅲ对Fe^3+表现出良好的识别作用,表明桑叶的药效作用可能与人体内的铁存在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4.
探索桑叶茶的冲泡条件,以水溶性浸出物和水溶性多糖为评价指标,分别分析不同冲泡温度、冲泡时间、茶水比、冲泡次数对水溶性浸出物和水溶性多糖含量的影响.最终得到的最佳冲泡条件为冲泡温度85℃,茶水比1:40,冲泡时间10min,冲泡次数3~4次.  相似文献   

5.
探索桑叶茶的冲泡条件,以水溶性浸出物和水溶性多糖为评价指标,分别分析不同冲泡温度、冲泡时间、茶水比、冲泡次数对水溶性浸出物和水溶性多糖含量的影响.最终得到的最佳冲泡条件为冲泡温度85℃,茶水比1:40,冲泡时间10min,冲泡次数34次.  相似文献   

6.
离子色谱法测定桑叶中γ-氨基丁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正交试验确定γ-氨基丁酸的最佳提取条件,离子色谱法检测桑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WIC-Ⅱ型离子色谱仪,以2.4 mmol/L Na2>CO3-2.4mmol/L NaHCO3溶液淋洗,流速为0.8 Ml/min,电导检测器对桑叶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做了初步的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桑叶用量2 g,加液量80 Ml,超声提取时间35 min,超声提取温度50℃,桑叶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为1.987 9 mg/g,该成份在检测条件下有较好的选择性,线性范围0.1~10 mg/L,相对标准偏差<1.08%,回收率为89.2%~98.7%.  相似文献   

7.
利用凯氏定氮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宜州桑叶中的蛋白质和硒含量,结果表明:宜州桑叶蛋白质平均含量约为其鲜重的19.2%,与其他地区桑叶蛋白含量基本一致;桑叶中硒含量平均值为85.45mg/kg,远高于普通植物和其他地区桑叶中硒含量的水平。因此,宜州桑叶极具开发利用价值。分光光度法测定桑叶硒含量,成本低,简单易行,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蚕和蚂蚁     
沙,沙,沙,像秋天细雨的声音,所有的蚕都在那里吃桑叶。它们也不管桑叶是好是坏,只顾往下吞,好像它们生到世上来,只有吃桑叶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9.
桑叶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声波法对桑叶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得到Ⅰ、Ⅱ、Ⅲ共3个提取物,然后采用二苯代苦味酰肼自由基(DPPH·)法对提取物进行了自由基清除试验。结果表明:3个桑叶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均具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这说明了桑叶可作为自由基清除物质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梁好 《教师博览》2010,(11):10-11
一次,参观蚕场时,参观者无意间问了蚕农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蚕,长得快些?"蚕农脱口而出:"对新鲜桑叶特别敏感的蚕。"对新鲜桑叶特别敏感的蚕!正当参观者诧异之时,蚕农抓了一把新鲜桑叶往蚕筐里一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