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备武学是文武兼备、融会贯通的大型武术文化流派,五十多年来在天水市得到普及与发展.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通备武学在天水的传承出现断代危机,部分技艺面临失传的局面,传承后继乏人.造成这种现状,既有传承观念保守、传承方式单一、传承人青黄不接等自身原因,也有文化政策的缺失和商业经济的冲击等外部原因.要改善通备武学的传承问题,需要处理好传统传承模式与现代传承方式、精英培养与大众普及、传承组织与政府扶持和社会参与等各种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天水通备武学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备武学是通文启智、备武强身的大型武术文化流派,一百年来,以它自身优秀的品质立足甘肃,辐射全国;改革开放后,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将金子般的光芒洒向世界各地,受到各种肤色人们的欢迎和喜爱。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通备武学在它的故乡——甘肃,随着主要传承人相继去世,传承出现断代危机,部分技艺面临失传的局面。造成这种现状,既有传承观念保守、传承方式单一、优秀传承人相继去世、传承人青黄不接等自身原因,也有文化政策的缺失和商业经济的冲击等外部原因。要改善通备武学在甘肃的传承问题,需要处理好传统传承模式与现代传承方式,精英培养与大众普及,传承组织、学校、研究机构与政府扶持和企业参与等各种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通备武学在甘肃的持续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宋代武学是我国最早的军事院校,武学博士是最早的专职军事教师。宋代武学博士的任职特点为文士居多、任期短而变动频繁、实际地位不高,但其设置客观上推动了宋代军事研究的发展,对武学制度的发展完善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4.
预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一环。"备预习"能发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预习力。在"备预习"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预习意向,开发学生的预习资源,引导学生的预习反馈。"备预习"是改变传统预习的有效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5.
宋代武学是我国最早的军事院校,武学博士是最早的专职军事教师。本文讨论其编制、任职资格、职掌与待遇等问题,认为其任职特点为文士居多、任期短变动频繁、实际地位不高,但客观上推动了宋代军事研究的发展,对武学制度的发展完善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6.
周兴涛 《教育史研究》2007,(3):11-15,59
宋代武学是我国最早的军事院校,本文探析其教学管理制度。学规是宋代武学发展的制度保障,虽借鉴了太学的内容,但也有独立性;学籍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凭据,其内容、形式有固定模式;其教学管理人员以博士为主,辅以学谕、学正、学录;教学内容分为文化课程和军事技能,前者又含忠义思想和军事理论两方面,后者包括马步射和阵队。最后从实际效果分析宋代武学教学管理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7.
我国独立学院的不断发展壮大,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和结果。目前独立学院的发展囿于所依托的母体高校和国家政策不清晰而备受限制,缺乏对发展路径整体性、关联性、目的性和动态性的思考,而这些恰恰是系统论的主要观点。从系统论的角度审视独立学院的发展,依据独立学院自身的实际状况,与政府、母体高校在特定条件下优化组合,才是独立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我国最早的专科大学出现于南北朝,到宋代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包括武学、律学、医学、算学、书学、画学在内的较完整的专科大学体系。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宋代以后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武学武学是世界上较早设立的培养专门军事人才的学校。北宋时偃武右文,国力衰弱,北不能抗辽,西无以御夏,范仲淹对此极为忧虑,深感有  相似文献   

9.
从体育文化角度对宋代科考“武科”的武学与除官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武学课程除研习兵法,操练弓马外,还讲释“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武学教职由武学博士和学谕“一文一武”充当。宋代武学为统治者培养了大批武艺人才。宋代“武科”中第者初授官职很低,有的所授之官为无品官,进士状元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时就被授予从八品的将作监臣,而武状元长期只授九品官。文官三年一迁,武官五年一迁,升迁年限不同也反映出重文轻武。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经历了"校校通""班班通"的发展路径,对于解决优质信息和资源在课堂上的合理有效应用,改变教师教学模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助推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是,我国十年的教育信息化无论设备设施的配备,还是教育资源的配置等,更多关注的是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做文章,很少关注为学生的"学"创设信息化环境和条件。"组组通"项目的实施,就是从关注教师如何"教"转向关注学生如何"学",探索教育信息化助推新课程改革的新路径。通过项目实验,探索"组组通"网络环境技术解决方案、平台开发、资源配置以及教学新模式的构建,寻求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改革的结合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