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邵静怡 《视听》2022,(3):37-39
在乡村居民主观传播和乡村文化建设客观推动的双重因素影响下,短视频成为乡土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形成了反映乡村振兴的媒介景观.乡村居民是短视频内容的重要创作主体,他们大多基于乡村景观、技能展现和情感传递三个方面,制作出极具乡村特色且风格多样的文化作品.乡土文化短视频的传播面临着同质化严重、内容浅层化、追逐流量而忽视质量等困...  相似文献   

2.
唐雪莲  刘雪 《视听》2022,(3):135-137
在当下视觉传播时代,短视频垂直领域的细分成为有效传播的必经之路.鉴于短视频平台社交氛围的形成、剧情类短视频切合受众痛点的选题定位以及快节奏强反转的叙事特性,形成了对生活景观、情感景观以及商品景观等现实生活的全新记录与审美的还原,建构出当下景观社会的别样风貌,但是剧情化的呈现方式势必会带来媒介景观与现实社会的分离.因此,...  相似文献   

3.
李雅林 《出版广角》2021,(21):77-79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在此背景下,"三农"短视频的出现为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具有积极作用."三农"短视频将农村的日常生活与风土人情通过短视频媒介真实再现,在展现农村面貌的同时与农业经济相结合,促进新农村建设.文章通过分析"三农"短视频的传播价值,归纳"三农"短视频的传播现状,以期为"三农"短视频更好地传播提出有益建议,从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4.
媒介融合环境中,短视频传播的发展方兴未艾。现结合当前主流媒体纷纷布局短视频内容传播、参与媒介竞争的现实,从“媒介融合技术引发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场景转换”“媒介融合环境驱动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需求变化”“媒介融合业态加速主流媒体短视频制作的理念创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媒介融合环境中新型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创新和发展问题进行规律性的认识和前瞻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媒介融合环境中,短视频传播的发展方兴未艾。现结合当前主流媒体纷纷布局短视频内容传播、参与媒介竞争的现实,从“媒介融合技术引发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场景转换”“媒介融合环境驱动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需求变化”“媒介融合业态加速主流媒体短视频制作的理念创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媒介融合环境中新型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创新和发展问题进行规律性的认识和前瞻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郭桂萍崔瑀 《视听》2023,(9):110-113
乡村怀旧短视频通过乡村符号化景观对乡村生活进行重演,利用画面、声音、文字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乡村,唤起并重塑了人们脑海中的乡村记忆,引发了大众的乡愁。虽然大众能在乡村怀旧短视频制造的乡土记忆中获得暂时的精神放松以及乡愁的抒发,但媒介选择性地制造乡土记忆以及资本的过度介入,破坏了乡土记忆的真实性,使得乡村面临着被异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郭攀梅铮 《视听》2023,(1):19-22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短视频用丰富的视听语言展现乡村多彩风貌,记录乡村生活,使乡村文化符号重回大众视野,为乡村文化振兴带来了新的机遇。大批农民创作者以主动之姿参与乡村文化传播,促使短视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功能与价值进一步彰显,唤醒了村民主体性,建构了媒介文化场域,维系了共同的乡土价值。未来,需要打造多元主体传播矩阵,坚持内容优质化发展,拓展短视频服务功能,以此促进乡村文化发展新格局,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媒介景观概念入手,结合他者化批判路径,阐释乡村美食类短视频的文化意义。通过对李子柒、华农兄弟典型案例的分析,提出其田园隐士景观、乡村滑稽戏景观及两种他者化路径。在乡村滑稽戏景观中,乡村被呈现为现代性的嘲弄对象,以强化城市优势地位;在田园隐士景观中,乡村被建构为田园牧歌,用于对抗现代性焦虑。乡村始终站在城市受众的另一面,成为标签化存在。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体形态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迅速崛起,且这些平台上也涌现出大量的乡村短视频,这些乡村短视频的内容和风格各有特色。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题材类的短视频已逐渐成为当下热门的领域之一。为了进一步拓展乡村短视频的传播范围,提高乡村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和传播影响力,就必须探讨一些成功乡村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为此,文章充分阐述了乡村短视频传播的主要内容,并以“念乡人周周”这个乡村短视频账号的传播为例,深入剖析了当前乡村短视频的传播策略,并对乡村短视频的传播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不仅仅要塑形,同时也要铸魂,而其灵魂就是文化建设。短视频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特有的传播符号,不仅在乡村建设中扮演着文化载体的角色,还不断推动着乡村文化的外向型传播。在短视频的赋能之下,乡村文化的传播有了新的路径,其碎片化、门槛低、易操作等特点,使得乡村文化类内容创作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的活动。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的相关扶植策略也使得传播乡村文化、展示乡村生活类的短视频有了更多的流量与关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短视频在乡村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指出了乡村文化类短视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文化类短视频未来的传播策略,为乡村短视频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交平台的发展,去中心化的媒介赋权让更多人获得展现自我的机会,个体的自我呈现亦是文化传播的切口和渠道。以“张同学”为代表的乡村短视频创作者拥有技术加持与政策扶持、乡村文化复活与民族意识觉醒、个体自我投射中的模仿与扩散三重助力。乡村文化短视频在未来发展中应紧贴社会需求,以大众利益为导向,讲好中国乡村故事,推动乡村文化传播,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与基层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郭继强 《东南传播》2023,(3):110-11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乡村传播再度成为研究者关注的话题。乡村振兴战略给予了乡村传播研究新的视域和背景,新兴媒介技术使得传播权下沉至农民手中,乡村传播研究也逐渐突破了城乡对立的二元叙事范式,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文化传播日益成为重要的议题。近三年,在具体内容上,乡村传播研究主要可分为三类,分别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的乡村传播研究、涉媒介环境类乡村传播研究、三农类短视频的研究。在研究趋势上,乡村文化传播和新媒体视域下的乡村传播研究备受关注,抗疫时代背景下的乡村广播研究成为“新宠”。未来乡村传播研究应把握媒体融合趋势,创新短视频传播路径;立足当下的抗疫时代背景,寻找具有特色和价值的研究方向;合理利用乡村网红传播乡村文化,讲好乡村故事,为“传播好中国声音”助力。  相似文献   

13.
冷利琴 《视听》2024,(1):122-125
从媒介情境论的理论来看,“黔韵说唱”系列短视频构建出农产品蓬勃发展的经济形象,传统朴实、生动有趣的文化形象,勤劳朴实、富有歌唱特色的乡民形象。该系列短视频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营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氛围等价值意义,为媒体内容生产者书写乡村形象和传播乡村文化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短视频作为新媒体的表现方式之一,也被时代赋予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抖音作为目前最大的短视频平台,在全国互联网助农的时代背景下,连续三年推出“新农人计划”活动扶持三农创作者,为我国乡村居民开通了媒介使用的入口,助力乡村文化的推广。抖音平台中来自福建南平的新农人“彭传明”的亲身实践,呈现出短视频赋能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传播功能。在如今短视频赋能下乡村文化传播呈现主动融入、多方体验的特征下,探讨新时代的新农人形象,以及不断重塑乡村文化这一独特记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黄文文 《视听》2023,(9):106-109
在互联网技术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新农人群体以短视频为媒介,通过声音和视觉符号重构了地域美食、乡土住宅、乡间田野、乡土人情等碎片化乡村社会景观,并且从原始情境、营造情境、强化情境三个方面重构了公众对乡村景观的联想与认知,进一步强化了乡村生活情境,从而促进乡村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佘佳宁  戴蔚 《今传媒》2023,(4):35-38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迅速崛起,促使短视频成为当代“新农人”展现农村生活和传播乡村文化的新方式,但是,其低门槛、小成本的制作方式,导致乡村短视频内容良莠不齐,传播效果甚微。本文对“土家艳子”抖音短视频内容进行了分析,探究它在乡村短视频制作中存在的缺乏专业意识、创新意识、运营意识等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旨在提升乡村短视频的质量,使此类短视频在乡村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环境下,受媒介融合发展与媒体传播形式的创新影响,短视频逐渐成为深受大众追捧和喜爱的一种新型视频传播形式,并且对电视节目的短视频化发展与媒介融合传播形成了较大的影响。为此,本文将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传播的特点分析,对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短视频化的媒介融合传播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沈雅婷  周鸿 《今传媒》2023,(3):34-36
短视频的发展为乡村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渠道,同时,在传播过程中也出现了“他者化”现象。本文通过探索短视频中乡村文化传播的“他者化”现象及其表现,分析其成因,探索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短视频乡村文化传播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已全面融入农村生活,并与乡土文化表现出密切的关系。乡村生活和乡土环境在短视频中被“围观”和“展示”,短视频成为乡土文化呈现的重要平台,在短视频所建构的虚拟社群关系网络中,短视频生产与乡土文化生产相互建构,地方性知识在互构实践中实现了扩散与重构,乡土认同嵌入媒介逻辑,以短视频的方式推动乡土文化建构和认同,助力数字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平台迅速发展壮大,短视频成为受众使用率最高、黏度最强的媒介传播形式。作为最大众化的视频传播形式,短视频视觉化的强参与性、强互动性等媒介特性,引发了卷入、围观、俘获的受众传播效果。本文基于受众互动仪式链理论,以短视频平台中的受众为主要研究对象,浅析短视频传播中受众卷入、围观的内在原因,以及受众被短视频俘获所产生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