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高寒草原生态旅游发展迅速,与此同时,草原的生态也受到破坏,对高寒草原生态旅游承载力的研究亟不可待.以甘南州当周草原为例,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分析高寒草原生态旅游条件和影响旅游承载力的因素,定量分析当周草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和发展趋势,提出当周草原生态旅游开发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蒙古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而草原生态旅游的兴起为保护和传承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近年来学术界对草原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传统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关注比较多,对草原生态旅游和蒙古族非遗保护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很少,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承德拥有丰富的草原旅游资源,发展草原旅游对承德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承德坝上草原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对草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探讨了草原旅游发展的保障措施: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力度;完善草原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科学制定旅游容量;加强人才培养以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哈萨克族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跨境民族,中哈两国共同发展哈萨克草原文化生态国际旅游具有自然人文基础,对中哈两国哈萨克草原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从自然资源、人文条件、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提出两国实施哈萨克草原文化生态旅游合作战略模式及对策措施,对两国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开发哈萨克文化特点的国际旅游产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中哈草原丝绸之路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再添助力。  相似文献   

5.
草原之路     
草原深处其实没有路.因为草原上根本就不需要路. 在草原上行走,只需要方向,方向便是草原的路.平坦而辽阔的草原,手随便往哪儿一指,那就是路了.你往哪儿走不是路呢,你往哪儿走会走不过去呢.无论夏天还是冬季,路在草原根本就不是个话题,路在草原那地方,是一种随着你的脚步而无限延长的飞毯.  相似文献   

6.
草原文化如何造就了草原文学?一是草原文化给草原文学提供了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二是草原文化为草原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生活宝藏和资源优势;三是草原文化给草原文学提供了纯厚的审美艺术情趣。草原文化是一种植入民族血脉的地域文化,草原文学就是为了表现地域文化而出现的文学样式。草原文学,正是从草原文化这个母体中诞生出来的。现当代的内蒙古草原文学,是古代草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饱含古代草原文学的独特风韵和民族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7.
"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美丽的草原总是让人心驰神往,草原书画院、草原书画网、草原岩画、草原版画等等异军突起,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热爱草原,关注草原.草原文化的领军人物促动了草原文化走出了草原,奔向世界.草原文化的发展无疑也会带动草原书画文化的日新月异,使得如今的草原书画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繁荣面貌.  相似文献   

8.
我国牧区实行草原承包经营制度以来因草原承包经营权的设置未将环境功能纳入视野,片面强调草原承包经营权的行使实现和在此基础上体现的经济价值,造成对草原的掠夺式经营.应正确认识草原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法性质,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明确草原承包经营权的生态化,以保障牧民合法权益,促进草原畜牧业多种经营模式的发展,实现草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全国草原文学艺术夏令营以<文苑>杂志为窗口,依托内蒙古地区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以"弘扬草原文化,展示草原风情,繁荣文艺创作"为宗旨,使全国各地的营员了解内蒙古,了解草原文化,并通过活动加强了<文苑>杂志编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培养和挖掘文艺新人,壮大了杂志的作者队伍,提高了<文苑>杂志和内蒙古大草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10.
呼伦贝尔市有广袤的草原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具有发展草原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认为呼伦贝尔市可以依托丰富的草原旅游资源,发展草原旅游业将成为该市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本文对呼伦贝尔市草原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发展呼伦贝尔市草原旅游业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过去对草原生态系统价值的认识仅仅局限在草原家畜的饲草饲料功能上,近几年人们逐步认识到其生态功能.在干旱地区,草原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并不次于森林和农田,草原面积大大超出了能够建构固定农田的面积.但长期以来人们总是重森林轻草地、重农轻牧,这种状况在我国尤甚.鉴于此,有必要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做一全方位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2.
草原     
草原大黎爱草原,因为草原是宁静的大海;爱大海,因为大海是波动的草原。在草原,总想之大海;望大海,又似身在草原。于是常想,草原是否就是绿色的大海,大海是否就是蓝色的草原;亦或大海是沉淀的草原,草原是隆起的大海。在草原,草原无边;望大海,大海无边。微风吹...  相似文献   

13.
草原情     
几度秋雨洒,几番春风稠,而今红颜成皓首,草原仍揣在我心头。忘记不了马群似海潮,忘不了边城月如钩,亲亲热热是绿油油的草依依恋恋是风中的柳。说一声草原心里热,梦中几多泪花流。 几度秋雨洒. 几番春雨稠. 尽管相隔千万里, 草原总牵着我的手。 忘不了额吉亲情暖, 忘不了塞外真情柔, 滋滋润润是无名河的水, 甜甜美美是马奶子酒。 想起那草原难放下, 相思几多梦中游。(通讯处:内蒙赤峰市委宣传部)草原情@王燃$内蒙赤峰市委宣传部~~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不仅拥有世界级草原,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有着广阔的生态旅游开发前景.本文分析了内蒙古草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对其作出评价,从而提出内蒙古草原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5.
张承志从1978年处女作《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开始,在作品中展现了草原的各色景象和人物,以及在草地上的各种事,给当代文学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张承志在自己的小说里把北方想象成了他的精神家园,并认为已在草原上发现了他一直在寻找的人性美和生命的伟力.张承志小说有着对内蒙古草原的厚爱,一些小说不同视角地展示了草原的上的人们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浪漫和自由的向往,并在描写草原上的爱情故事时曲折显示了自己的对理想的独特的寻求方式和特定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6.
草原,人类向往的故乡;草原,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多少次梦里我来到草原,将我的身心,投入到草原的怀抱.  相似文献   

17.
回族作家李万成的草原背景小说是其草原情结的一种情感宣泄.在对立叙述中表现草原地带独特的地域文化风貌,揭示坦荡而粗放的风俗民情,彰显蒙古儿女自然磊落的情怀,蕴含着作者对这方土地深沉的眷念之情.对立叙述的深层美学意蕴体现在对悲剧美和崇高美的定格上;深层文学意蕴则主要表现在文本的气力充沛和浓郁的“草原味”两个方面.立足草原文化的底蕴,他能否开辟新的叙述境界还需读者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8.
草原狼     
《课外阅读》2012,(22):69
草原狼属于犬科动物,机警、多疑,形态与狗很相似,只是眼较斜,口稍宽,尾巴较短且从不卷起并垂在后肢间,耳朵竖立不曲,有尖锐的犬齿,视觉、嗅觉和听觉十分灵敏,毛色有白色、黑色、杂色等等。千万年来草原民族一直认为狼是草原的保护神,狼是草原四大兽害——草原鼠、野兔、  相似文献   

19.
伊犁草原文化是中国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伊犁草原文化的研究对于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有着独特的意义.文章通过应用社会学角度,根据国内外学界对草原文化的研究成果,追踪梳理伊犁草原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文化社会学原理,对伊犁草原文化的含义作了初步界定,提出并分析了伊犁草原文化的五大基本特征以及伊犁草原文化给予我们的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16年的时间有多长?一个人能从青年走到中年。16年能做多少事情?一个人或许只做了一件事。距新疆和静县城288公里的草原小镇巴音布鲁克,有一位蒙古族女教师,16年来,她既当老师又当妈妈,无怨无悔地扎根高寒草原,用坚韧如铁的意志,为草原的孩子撑起了一片天。她,就是被中央电视台誉为"最美乡村女教师"的阿力太。心系学生,堪比额吉巴音布鲁克平均海拔2500米,这里辽阔壮美,但气候却极其严酷,一年中有8个月是漫长的冬季,极寒时最低气温可达-52℃,生活条件相当恶劣。阿力太生于斯,长于斯,也把爱心奉献给了这片草原。草原的牧民们把孩子托付在镇上这所唯一的学校里。为能照顾好学生,阿力太搬到学校宿舍,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