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从自媒体发展开始,新闻自由即是新闻活动的表现形式与空间,而媒体责任是新闻自由的新闻媒体赋予新闻自由的一种义务,因此,媒体责任与新闻自由不仅是新闻媒体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那么他们之间终究有什么关联呢?笔者针对我国新闻媒体发展的情况,窥探新闻自由背后的媒体责任,以此抛砖引玉,能够得到对新闻自由背后的媒体责任更为全面的了解,从而使新闻媒介的媒体自由与媒体责任得到更好的衔接,推动媒体我国新闻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INTERNET对中国新闻传播的意义--以新浪网"王志东事件"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炘炘 《现代传播》2002,(3):99-105
本文是一个个案研究 ,通过分析前不久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新浪网公司(www sina com cn)前CEO王志东先生去职事件 ,引发中国国内媒体和网络传播机构展开密集报道的情况 ,来观察中国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格局和运作特征。通过对国内主要传播机构和著名网站对此事件的报道情况的调查 ,我们发现国内报纸、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在利用网络手段传播新闻方面 ,分别处于不同的发展层次。本文发现 ,网络新闻传播在一定的情况和条件下 ,可以独自设置不同于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议程 ,如此次对“王志东事件”的报道 ;而网络传播确立独立议程的重要手段是设立新闻性专栏 ,给予特定新闻事件以突出的强调处理。这是网络新闻传播不同于其他新闻传播媒体的特殊手段。。本次调查对于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网站在国内网络新闻传播的参与程度的描述 ,将会随着网络业界的发展而改变。报刊媒体与网络传播的紧密关联 ,主要因为国内网络传播目前还是以文字形式为主。网络作为一个传递信息的平台 ,已经得到一致的公认。当这个信息平台用于新闻传播时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 :它究竟是一个信息平台 ,还是一个新闻媒体 ?当它作为一个“中性”的信息平台传播新闻时 ,我们发现 ,它几乎等同于一张没有社论版的报纸。网络传播在容  相似文献   

3.
从汶川地震看中国新闻媒体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内主要新闻媒体立即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第一时间选派大量人员奔赴灾区,完成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感动世界的抗震救灾全程报道,这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奇迹.<纽约时报>称:中国媒体第一次达到国际水平,<澳大利亚人>称:迅速、准确的官方消息.在外国媒体一向对中国新闻颇有微词的背景下,中国报道能有如此大的正面影响力、如此高的认可度,在值得骄傲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的突破和进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新闻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新闻活动策划”的字样,在新闻刊物上经常可以看到关于“新闻活动策划”的争论。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是热闹。从黑龙江新闻广播近年来的实践中,我们有这样一个体会,新闻媒体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策划,是提高媒体竞争力、扩大媒体影响力、提升媒体品牌认同的重要手段。而在新闻活动策划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如何在新闻活动中加强策划力,强化执行力,进而提高媒体的影响力,是媒体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9,(8):10-14
上海卢浦大桥发生少年跳桥自杀事件后,此事件的视频在网上广为传播,不但众多自媒体参加了视频传播,一些新闻媒体甚至顶级媒体的客户端或公众号也跟随其中,明显违背了新闻伦理和相关法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闻媒体在新的新闻传播生态中,再也不可能一统天下,因此无论是出于宣传目的还是商业目的,都需要与非机构媒体争夺覆盖率、粉丝数、流量等,因此放下身段,屡屡降格以求。这种现象提醒我们,一方面新闻媒体要加强自律;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对新闻传播新秩序和新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记协的一项调查表明,此次印度洋海啸发生后。第二天(即12月27日),国内每一家报纸都刊发了灾难消息。笔者认为,从媒体的一系列报道实践中,我们可以考量出相关媒体在应对和处理国际重大突发新闻时的能力。由于在所有消息都被插上翅膀、独家新闻资源相对稀缺的网络时代,在对同源、同质新闻的采集过程中,新闻媒体的自我运作空间极为有限,那么,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就会更多地体现在报道的策略和技巧上。本文试以南京四家报纸对印度洋海啸连续报道为例,来探讨地方媒体如何报道国际重大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7.
张齐建 《东南传播》2013,(3):131-132
在舆论监督和舆情引导中,地方新闻媒体作用巨大却很难发挥,地方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有意无意中背离新闻伦理,导致媒体公信力下降,使地方媒体在进行舆情引导时处于尴尬的地位。如何使地方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真正落到实处,使其从业人员注意恪守新闻伦理,从而使地方新闻媒体在保一方稳定、促一方和谐发展中起到应起的作用?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媒体对新闻的衡量和取舍受到了新闻价值观的深刻影响。不同国家媒体的新闻价值有着不同特点。本文通过对新华社与美联社评选的年度十大国际新闻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了中美两国新闻媒体的国际新闻的新闻价值观的特点,深化了对两国媒体传播体系和特点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抗辩事由即在民事侵权诉讼中被告免责或减轻责任的事实和理由。在新闻侵权诉讼中,真实抗辩原则、公正评论原则及特许权传播是最为主要的抗辩事由。这三项基于新闻本质特性的抗辩事由已成为国际共识。尽管在中国的司法解释及司法实践中,国际三大抗辩事由也有运用和体现,但还远未制度化,新闻媒体无法得到授权性法律的有效保护。司法对新闻侵权抗辩事由的规定及法律适用也缺乏清晰的标准,这需要我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新闻侵权诉讼中的国际三大抗辩事由不仅给我们的立法和司法提供了参考,也给我们的媒体工作者提供了镜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媒体、融媒体等多种新闻媒体形式的日益繁盛,传统民生新闻热线与新闻都市媒体受到了巨大冲击.面对5G时代的到来,如何进行都市媒体民生热线的新时期转型成为媒体改革的重点.民生是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新闻媒体是民众的耳目,想民众之所想,报道民众关心的问题,因此,做好民生热线转型是新闻媒体转型的挑战.如何转型?转型之后如何兼顾传统热线与新媒体融合?这些都是当下都市新闻媒体应该积极探索的课题.文章从传统都市新闻民生新闻热线媒体转型现状出发,进行对比研究,并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为都市新闻民生新闻热线转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民生新闻,是目前各新闻媒体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也是新闻媒体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重要依托。然而,民生新闻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一种瓶颈状态。怎样拓宽民生新闻的概念?如何使民生新闻突破发展瓶颈?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一、民生新闻的重要性1.民生新闻是媒体争取受众的有效手段。其内容上的贴近性以及形式上的亲和力,是受众关注度的重要保障。2.民生新闻是媒体保证正确舆论导向的坚强保证。网络时代,主流媒体面对的既是市场,更是舆论宣传的战场。媒体关注民生,群众才会关注媒体,有人关注,才谈得上舆论引导力。否则,所谓的"舆论导向",就成了自说自话、自我陶醉、自欺欺人。  相似文献   

12.
如今,媒体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受众市场成为媒体的必争之地。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媒体品牌中独树一帜,为受众所信赖和青睐?这要求媒体在新闻的竞争、信息的竞争、形象的竞争中制胜。我们知道,新闻和信息的竞争靠的是人才、技术、装备和资金,而新闻策划是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以胜人一筹的姿态挑战市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媒体形象的竞争,媒体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则离不开媒体公关的开展。那么,作为服务于媒体市场竞争的两种手段,新闻策划和媒体公关之间是否存在着一种异曲同工的默契,一种殊途同归的和谐呢?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闻媒体的日益先进,快速、实时已经成为新闻媒体要做的首要大事。然而在这样的信息大爆炸时代,新闻素材的选择也是媒体的一大挑战。基于区县级新闻不同于国内国际新闻的特点,我们必须要选择区县级新闻应有的核心,体现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新闻素材,以便更加贴近百姓。  相似文献   

14.
邓金才 《东南传播》2010,(10):I0002-I0003
新闻是媒体的立身之本,是媒体话语权的直观表现,这是媒体社会功能所决定的一个通则。广播电视作为新闻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当前党和人民实现喉舌功能的重要载体和方式就是通过新闻的宣传与传播。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网络等新兴媒体正逐步蚕食传统广播电视新闻传播龙头老大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了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五国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共8家媒体2015年关于博鳌亚洲论坛的全部报道,借助内容分析法,从新闻框架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中外媒体对博鳌亚洲论坛报道的差异及其对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形象的影响。此外,本文还深入具体文本,分析新闻媒体如何重新编排信息来建构报道的意义。以新闻与传播学的视角,评析博鳌亚洲论坛国际舆情对中国国际形象和海南博鳌形象的影响,分析舆情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新闻媒体领域不断发展的同时,对于新闻传播质量的要求也愈发增多,而在其中新闻采访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所以若想良好保障新闻传播效果,那么就应积极开展好新闻采访工作。而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之下,新闻采访的形式也愈发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也能够促使我国新闻采访工作获得更为良好的开展,从而为我国的新闻传播和制作等方面做好积极的保障。基于此,本文以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的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价值分析为出发点,而后探讨了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多元化的主要变化,最后对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的多元化发展的有效策略进行了一定探析。  相似文献   

17.
孙正 《记者摇篮》2014,(10):13-14
在政府工作报告和新闻媒体上,不断出现"突发事件"的字眼,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其引起的社会舆论具有无比巨大的威力,舆论引导出现偏差容易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问题不仅是政府处理危机公关的重要议题,也是新闻传播界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于当前的我国媒体进行了严峻的考验。那么突发事件究竟意味着什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我们该怎么办?本文试图从当前我国媒体对于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环境、重要性、艰巨性、优势以及存  相似文献   

18.
潘洪其 《青年记者》2015,(30):14-15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新闻史,也是一部中国时事评论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近十几年来,国内以党报、晚报、都市报、周刊为代表的新闻媒体,纷纷推出并扩大时事评论栏目或版面,时评逐渐成为媒体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阅读或参与撰写时事评论,也成为读者阅读新闻、参与媒体新闻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9.
潘茹 《新闻界》2006,(1):81-82
近年来,在地方广播电视媒体中,为了迎合本地观众的收听收视心理,新闻节目方言化成了许多媒体应对激烈竞争的一项基本策略,目前广东、福建、四川、湖南、浙江等省地方台的新闻节目中就存在着不少方言类新闻节目,而且收听率、收视率颇高,有日益扩大的趋势。针对新闻方言化日渐扩大的趋势,有人认为,这不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要求,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和社会文明进步;但也有人认为,用方言播新闻更加贴近普通老百姓,更富感染力。那么我们该如何理性地看待这种特殊的现象呢?一、激烈竞争促使地方广播电视媒体纷纷追求本土化近年来,随着中国新闻媒体改…  相似文献   

20.
国际新闻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外受众了解中国的窗口。国际新闻的错位特征,即事实、媒体、受众不在同一传播平台,使国家形象的塑造出现了国内与国外断层的现象。一方面,受众、媒体(国外媒体)远离事实,导致国外媒体对有关中国的报道不一定客观真实,导致"他塑"不稳定性;另一方面,事实、媒体(国内媒体)远离受众,国内媒体对国外受众的调查不够,国外受众对国内媒体的信任不够,导致"自塑"的不给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国际新闻传播塑造国家形象时,要充分认识到国际新闻的错位特征,力争通过国内媒体的报道影响国外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减少国家形象传播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和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