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属于语文深层的心理、情感被逐步重视,而本应培养的审美素质却很少被提及。针对青少年尤为感到爱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欲的特点,我在讲读课文中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美,认真渲染美,深入发掘美,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积极引进美,准确表达美,努力创造美。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介入,不仅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高尚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而且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语文美育有两个最基本的任务:一是审美情操的培养,即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二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启发学生去感受美,引导学生去鉴赏美,激励学生去创造美,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审美教育,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发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注重审美情操、品格情操的熏陶与培养。因此,在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和文体结构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4.
审美是音乐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成功的音乐教育,应充分体现培养青少年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评价能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特殊功能,从而提高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品位,培养高尚的情操,帮助学生形成美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5.
美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应当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渗透在一切教学活动中。在艺术院校英语教学中实施美育,一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为专业服务;二要发掘教材美育因素,让学生学会鉴赏美,感受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促使他们心灵趋向善,形成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6.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由于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从古至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古诗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抓住古诗这一教学内容,通过古诗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从古涛中获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现美、挖掘美、运用美,能创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精神;能够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8.
发挥教材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高艳珍美育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它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及鉴赏能力,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加强审美教育工作,对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情感、优良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历程。《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情操,美的人性;让学生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语文课才能上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10.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语文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认识语言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化品位,通过感受美,鉴赏美,最终达到创造美.  相似文献   

11.
李风莉 《时代教育》2009,(7):139-139
美术教学活动能塑造学生完美品格,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美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作为艺术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①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②侧重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③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成为精神生活丰富、心理结构健全、内心世界广博、精神情操高尚的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就要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力求做到:范读课文要有音韵美;讲解课文要有鉴赏美;板书设计要有艺术美;教态要有感官美.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源泉。美育的最主要任务是:教给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挚,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美的品质。”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目前,普通中学美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社会生活美和自然美具有充分感受和正确理解的能力,使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点,受到美的陶冶,使之具有端庄的仪表、文明的行为和高尚的情操。所以,学校对学生进行美育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全成长的重要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美的熏陶,激起对现实生活的无比热爱和健康向上的情感。审美活动中的“润物细无声”的陶冶,能使青少年逐步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所以,审美教育是陶冶青少年学生高尚情操的有效途径。一、以自然美陶冶学生的性情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自然界,无论是起伏的群山、蔚蓝的大海,还是落日的余晖、雨后的彩虹,都能给人们以愉悦。自古以来,人们就对自然界的美充满兴趣,一直以游山玩水为乐。后来,人们还把自然的美同人的道德观念、精神生活联系起…  相似文献   

16.
合理开发与运用教学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本文对如何发掘乡土文化资源,服务语文教育教学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孙秋艳 《语文天地》2009,(10):55-56
美育是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它担负着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任务。良好的审美教育能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发现美、创造美是艺术的灵魂。美术课程教育则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美、表现美。美术教育是指授予学生系统的美术知识,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其形成高尚的情操和文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的一言一行,要时刻以"美"的标准要求自己,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从而培养出学生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20.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段名言:“生活在书的世界之中,意味着领略思维之美,享受文化财富,使自身变得更加高尚。”思维之美越来越被教育专家和学者所重视,他们关注青少年的烦恼与困惑。答疑解疑都用了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和名言,它的目的不仅使学生能解决一个个烦恼与困惑,而且通过审美氛围的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和兴趣,培养他们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长大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美与思想政治教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美不仅是视觉的美,更是思想情操的高尚,他渗透在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