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人类的生活与生产都或多或少受到周围河流的影响。在地理学科中,河流是地理比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历年高考中,都会出现与河流有关的试题,其中很大一部分涉及到河流流向的判读。河流的流向是由地势的高低决定的,河流总是从高处流往低处;但关于河流流向的考查一般不给出地势特点,需要从图表中的显性信息提取出隐含信息,从其他方面确定河流流向。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河流流向的判定方法方面做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正>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恭喜你们即将进入新一阶段的地理学习。八年级主要内容为中国地理,其中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将是学习重点。我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包含众多自然地理要素,如: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植被等,各自然要素相互联系、影响。其中“中国的地势特征”对我国河流流向、水电站的开发影响显著。那能否通过学习我国河流的特点分析主要地势特征呢?掌握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分析方法以及河流水力资源开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下面将通过观察我国主要河流的流向和水电站的分布,对如何判断区域地势特征的方法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3.
一、条件探索型条件探索型是指从给定的结论反思探索该结论应具备的条件。它要求我们从结论出发,执果索因,逆向思维,逐步探寻、推理,得出应具备的条件,进而进行解答。例1图1所示的湖泊(或湖群)中为咸水湖的是图1解析咸水湖为内流湖,湖水不能经河流流出,只有河流流入,故应先判断四图中河流的流向。河流从地形上看是谷地,而谷地在等高线图中向高处凸出,可进一步判断出四图中地势的高低,也就知道了河流的流向,故答案选B。例2图2为一典型热力环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地面A、B两地温度的高低。(2)请举出符合右图热力环流的实际例子。解…  相似文献   

4.
一、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1.昼长;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3.天气状况。二、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即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1.太阳高度(即纬度);2.天气状况;3.地势;4.空气密度。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晴天多;③地势高;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三、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1.纬度;2.地形、地势;3.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状况、洋流等);4.天气状况。四、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五、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六、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一)自然原因1.水系特征:(1)流域广,支流多;(2)中上游植被破坏严...  相似文献   

5.
空气同其他物体一样,也是热胀冷缩的。温度高的区域,空气稀疏,冷的区域,空气稠密,这样就形成气压高低不一样。高处的水向低处流,空气也是由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跑。冬天,由于屋子外面比里面冷,室内空气比较稀疏。所以,尽管把门窗关上了,冷空气还是容易从窗缝或门缝挤进屋子里来。  相似文献   

6.
风起云涌     
《聊斋志异》中有句:“下笔风起云涌,能为载记之言。”大风起来,乌云涌现,来势迅猛。后人遂以成语“风起云涌”形容气势雄伟,也比喻事物大量迅速发展。风是一种自然现象,简单地说,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由于地球上的地势高低不一,地面气温有别,这就引起了各地的气压分布也不均匀,即冷的地方气压高,热的地方气压低。因为高低压之间  相似文献   

7.
张明 《地理教育》2009,(6):25-25
一、洋流对等温线与等盐度线的影响由于暖流水温比所经过海区的水温高,寒流水温比经过海区的水温低,因此,不同性质的洋流将会使表层海水等温线发生一定的弯曲,呈现出以下规律:①“暖高寒低”,即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海区;②“凸向即流向”,即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③“低来寒、高来暖”即由低温海区流向高温海区的洋流为寒流,由高温海区流向低温海区的洋流为暖流。  相似文献   

8.
一、韩江流域地形概述祖国东南沿海由钱塘江到珠江之间,相当于浙闽粤山区地方,在地形上是自成一格的。2,000米高度的杉岭、武夷山所成的东段南岭山系明确了东南地区和赣江、长江流域的分水。向东的斜面是一块由中山和低山组合成的山地。本区由于丰富季风雨供给产生了十多条独流入海的河流。这些河流受新构造运动影响,由一共同隆起中心作扇散开,向四周沉降地带流出,例如钱塘江向东北流,闽江向东南流,东  相似文献   

9.
邹瑜 《科学启蒙》2010,(6):40-40
中国的大多数河流都是从西向东流人大海,这和中国的地势有关。中国的整体地势呈阶梯状分布,西高东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相似文献   

10.
解立堂  刘剑 《科学教育》2006,12(4):41-42
1天上下雨地上流大气降水是陆地水体的主要直接来源。2水往低处流陆地水在重力的作用下,由地势高的地区流向地势低的地区。3山青水秀山区植被充分发挥着涵蓄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4大树底下好乘凉植被具有调节大气温度、增加大气湿度的功能,表现为对气候的影响。5雨后(晴天)天空格外蓝雨后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最容易被空气分子和粒径较小的尘埃散射。6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的白天,天空仍然是明亮的大气对太阳可见光的散射作用。7高处不胜寒纬度相同的各地海拔愈高,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量愈少,温度就愈低。8人间四月芳菲…  相似文献   

11.
盛艳琴 《职教论坛》2003,(16):42-42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自然恰当的课堂教学导入设计,会像磁石般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1.复习导入,温故知新。先复习旧课,再提出与新课相联系的知识,起到承上启下,以旧带新,巩固知识的作用。这种导入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如讲授《亚洲呈放射状河流,复杂多样气候》时,先复习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再问上述特点对河流、气候分布有何影响呢?自然而然地引出新课,起到了温故知新的作用。2.图像导入,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2.
沈国明 《新高考》2007,(4):43-49
一、难点突破 1.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 我国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第一。西高东低。面向海洋的地势,有利于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深入内地,带来丰沛的降水,并使我国东部季风区面积广大;第二,西高东低,阶梯状的地势,增大了同一气候带内的气候差异,加强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第三,高大的青藏高原,不仅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而且阻碍印度洋暖湿气流深入西北内陆,并且影响大气环流,对东亚气候和世界气候都有着重要影响。对河流的影响:第一,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的河流多从西向东流以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居多,从而沟通了东西之间的海陆交通;第二,阶梯之间高差大,致使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我国东部的第三级阶梯,地势较低平,这里成为人口稠密、农业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级阶梯,地势起伏较大,多高原、盆地和山脉,交通条件不如东部,但却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区;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独特,经济活动也具有特色。  相似文献   

13.
搜房记     
最近我急切地想要换个新公寓。原因有很多:现在住的地方太吵了;赚的钱快要负担不起新涨的计程车费;想换换四周的景色。所以我告诉房东一个月内就会搬走,然后就开始找房了。刚来北京时的两次搬家都轻而易举——事实上那两次我都是一眼就相中了房子,所以非常顺利。  相似文献   

14.
根据洋流的性质分析,洋流可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种类型:比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洋流称为暖流;比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洋流称为寒流。暖流和寒流的划分是以相对水温为标准的。所以,寒流的实际温度不一定都比暖流低;反之,暖流的温度也不一定都比寒流高。一般来说,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比流经海区的水温高,称为暖流;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地球上增温最强的地方是阳光几乎垂直投射的地方,即在南北两条回归线之间的地区。自此向南北两极,阳光愈来愈倾斜。在两极附近,阳光几乎沿切线射入,那里没有增温,阳光只是照耀地面。所以,南北极是极为寒冷的地方。那么,是北极冷还是南极冷呢?北极,是四周被欧、亚和北美大陆包围着的海,中间为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全年气候寒冷,只分为冬夏两季,夏季没有黑夜,气温也常在0℃以下,像格陵兰北部,7月份平均气温在-15℃左右;冬季没有白昼,气温更加寒冷,最低气温在-30℃~-40℃,最冷的地方是…  相似文献   

16.
<正>题目(2013年北京市高考地理试题)读图1回答1-3题。1.图中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2.东北平原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17.
风从哪里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描写庐山瀑布的著名诗句。由于庐山香炉峰山上、山下水位差大,水从山上流下来时,就形成了壮观的瀑布景观。风和瀑布有相似之处,瀑布是由于地势的高低不同而产生的水位差造成的。风是由于空气压力高低不同而产生的气压差形成的。一个需要“位差”,一个需要“压差”,没有“差”两者都不会产生。在大气环境中,不同地方、不同时间、不同高度,气压的高低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气压高,有的地方气压低,这就产生了气压差。气压差能促使空气流动,产生大小不同的风。由此可见,气压差的存在是产生风…  相似文献   

18.
一、世界地理概况1.图示归纳世界海陆分布概况2.列表比较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地形类型海拔地表起伏特征山地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较大平原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起伏很少,平坦广阔丘陵较低(一般在500米以下)起伏不大,坡度平缓高原较高(1000~2000米)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盆地无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3.列表比较七大洲的地形特征大洲主要特征亚洲中间(高原、山地)高,四周(平原)低(平均海拔约1000米)非洲地形以高原(高原大陆)为主,东南高,西北低南、北美洲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72续…  相似文献   

19.
杨镇 《成才之路》2012,(15):95-95
河流是气候和地形的产物。影响河道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地势,其次是地质构造、岩石耐侵蚀程度、弯道环流和水平地转偏向力(以后简称地偏力)等。本文主要探讨常规情况下弯道环流和地偏力对河道走向的影响。在一条河流的不同河段,影响河道走向的因素有很大差异。山区的河流属河流发育的初期阶段。山区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流水的侵蚀作用强于沉积作用,下切侵蚀胜于侧蚀。所以河道剖面呈现“v”字型。弯道环流和地偏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侧蚀上,因此这两者对山区河道走向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运动场上     
我是一个围棋运动员,在围棋的运动场上拼搏奋斗了近10年。也许,在人们的脑海中,运动场就意味着中间绿色的草坪加上四周红色的跑道。而我,作为一个久经赛场的运动员,却要告诉人们运动场更丰富的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