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困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更加强了对台湾的严厉控制,将台湾的政治、经济、化全部纳入“战时统治”。台湾新学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吴浊流的《亚细亚的孤儿》(以下简称《亚》)便是在严密控制的环境下秘密进行写作的。《亚》于1943年开始创作,1945年完成,是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亚》是台湾日据时期思想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台湾新学创作的里程碑,被誉为台湾新学史上的“一部雄壮的叙事诗”。突出地体现了台湾新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教学》2005,30(1):67-67
据2004年5月26日《新民晚报》台湾消息,我国台湾“农委会”畜产试验所2004年5月24日公布了这4头小克隆奶牛的照片,并介绍说这4头从外形到花纹几何完全相同的奶牛全部是以一头奶牛的耳细胞为供体细胞克隆而成。这已经是台湾第三次成功进行的牛的克隆。2001年台湾诞生了第一头克隆牛“畜宝”,只成活了6天,  相似文献   

3.
2000年 6月 17日~ 6月 27日,我作为顾问,随天津中华职业教育社组织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赴台访问考察团一行 11人,应台湾中华成人教育学会的邀请,赴台湾进行了访问考察。考察团的主要任务是访问台湾有关学校、单位,考察台湾开展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情况,同时就两岸成人教育、职业教育领域的学术问题进行交流。对台湾的访问,使考察团了解到台湾的教育体系,尤其是成人和社会教育体系及职业教育体系,了解到台湾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目标,其中很多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台湾的教育体系   台湾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4.
在台湾新文学的发展中,1945年的光复无疑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从此,台湾结束了长期被殖民的屈辱,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为着适应这一沧桑巨变,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于1945年10月25日光复这一天,就创办了全台第一份报纸《台湾新生报》。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报纸一问世,就开始零星地刊登文学作品,并于1947年5月4日开辟“文艺”副刊,由何欣主编,共出13期,至1947年7日30日停刊,历时三个月。仅隔一天,该报于1947年8月1日又将“文艺” 更名为“桥”,由歌雷(史习枚)主编,共出…  相似文献   

5.
1996年2月至3月18日国内外大事记2月1日,为纪念江泽民主席关于台湾问题的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中共中央台力、和国务院台办负责人发表谈话,指出任何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都是注定要失败的。2日,我国今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激增,比去年增加31.8%,是...  相似文献   

6.
《安徽教育论坛》2004,(4):77-77
应台湾“海峡两岸教育化交流筹备委员会”的邀请,安徽省教育学会组织高中学生赴台湾参加了2004年8月1日至10日的“两岸高中生2004年夏令营”活动。  相似文献   

7.
有关台湾民主国的几个问题汪志国台湾民主国是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由台湾绅民于1895年5月25日成立的一种地方性的临时抗日政权。它不仅在台湾地方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且在中国历史,乃至亚洲历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绝大...  相似文献   

8.
我省教育学会应台湾海峡两岸教育化交流筹备委员会的邀请,由学会负责人率我省10所中学校长或副校长,共13人,于10月16日至25日共10天,赴台湾参加了“2006年21世纪创造力教育研讨会”和参观访问。这是我省首次组织中学校长赴台湾。  相似文献   

9.
台湾职业教育概况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职业教育概况及其特点职业技术教育专家访问团应台湾广兴文教基金会董事K“于广亚先生邀请,以杨金土同志为首的职业技术教育专家访问团一行12人,于1995年12月13日至19日赴台湾考察访问。现就所了解的一些情况和感受报告如下。一、职业教育体系台湾的职...  相似文献   

10.
1.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11月11日中国政府代表签署中国入世议定书。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继中国入世决定通过后,台湾以“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单独关税区(简称中国台北)”的名义加入世贸组织。2.2001年12月4日,是我国的第一个法制宣传日,主题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确立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3.2002年1月1日,欧元现钞…  相似文献   

11.
198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后,清朝政府同日本国签订《马关条约》,台湾从此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50年之久。期间,日本殖民当局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和“同化”政策,妄图割断台湾人民同中国大陆的历史文化联系,将台湾人民同化为日本的“忠良臣民”,将台湾变成他们永久的殖民地。然而60年的今天,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步日本殖民者的后尘,大搞“台独”的“去中国化”活动,以实现他们搞“两国论”的迷梦。历史将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12.
一、残暴的殖民统治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明治28年)夏,日军入寇台湾,进占台北。五月二十五日(6月17日),日台湾总督桦山资纪,于旧巡抚衙门举行始政典礼。十月四日(11月20日),日台湾总督府开“全岛平定祝贺会”于台北;发布台湾住民刑罚令、台湾住民治罪令、台湾住民民事诉讼令、台湾监狱令,筹设台北监狱,压制台民。台湾总督府代表日本政府,统治台湾达半个世纪。总督由现任陆海军大将或中将充任,隶属日本内务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属于恢复国家主权问题的香港和澳门问题已基本解决,属于国家统一问题的台湾问题,就成为世纪交汇点上的中国梦。在此,我想就我党对台湾的政策以及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变化谈一点拙见。我党对台湾政策的形成和演变1949年12月7日,蒋介石反动政府逃往台湾,并以此作为“光复大陆”的基地,从此造成两岸骨肉分离达46年之久。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我党的一贯政策。纵观历史,我党对台政策的形成和演变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年——1979年):坚持“武力”和“和平”的两手策略,但以武力为主,口号是“解…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温州对台研究的需要,中共温州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于2006年7月12日正式批准成立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台湾研究所,从事对台调研和教学科研工作。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李非教授出任名誉所长,定期指导台湾研究所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基督教在台湾传播的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的发展态势作了扼要的论述。其中,荷据时期基督教在台湾的传播是中国基督教史上的第一页,开创了在华办学传教的先河。鸦片战争后英国和加拿大传教士以手术刀开创了基督教在台湾传播的新纪元,是基督教在台湾基本绝迹200年后的复兴。这一时期基督教“三自运动”开始展开,教案时有发生。日据时期,基督教在台传播转入低潮。在以上三个时期,可以发现,传教士传教手段虽时有变化,但均以武力为后质。现实利益是华人入教的基本考虑,反对外来侵略仍是教案发生的主要原因。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后,台湾基督教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却卷入了错综复杂的政教纷争。  相似文献   

16.
赖和散论     
赖和散论郭蕴斌一个世纪前的1894年,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了。就在这年的4月25日,台湾新文学的奠基人、现代作家和诗人赖和在台湾省彰化县诞生了。他真乃生不逢时,出生的第二年,一纸《马关条约》使台湾从此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赖和,本名赖河...  相似文献   

17.
世界华语教学研讨会在台湾举行台湾世界华文教育协进会主办的“第四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于1994年12月27日至30日在台北市剑潭青年活动中心召开。应邀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近400人,来自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马来...  相似文献   

18.
一受北京市教育学会的委派,我于1994年3月27日至4月2日赴台湾台北市参加“世界经济发展中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全民教育发展之展望学术研讨会”。该研讨会是由原台湾省“教育部”教务处长、现台湾教育会会长赵金祁教授发起、召集的。与会代表有来自大陆地区上海、北京等9个省市25个单位的27人,香港20人,澳门16人,台湾各地代表105人,共计168人。他们大部分是大学教授、研究员和中小学校长。参加研讨会的大陆代表是上海教育学会负责组团,临行前在上海培训二天。该团是自1979年两岸关系发生变化后,大陆派往台…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1月11日,台湾以“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单独关税区(简称中国台北)”名义加入WTO。台湾加入WTO以后,农业将受到巨大影响,为了因应“入世”所受的影响和冲击,台当局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之间的学术文化与经贸交流,树立徐州的楚汉文化品牌,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徐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徐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承办,徐州师范大学、徐州市文化局、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台湾楚汉文化研究会协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楚汉文化研讨会,2006年9月3日-6日在江苏徐州隆重举行!这是海峡两岸文化界的一次盛会,也是徐州市文化界的一件盛事。研讨会开幕式由徐州市代市长曹新平主持,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炳才、省政协副主席陆军、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副局长贺之军,江苏省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