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所谓“智商”,即智力商数。智力测验者用以标示智力的发展水平。它的公式为:智力年龄、实足年龄X100一智商,(通常用英文字母IQ表示),如果一个儿童智龄和实龄相等,依公式计算,其商数为100,即标示此儿童智力相当于中等儿童的发展水平。智力测验者将智商在120以上者称作“聪明”,80以下者称作“愚蠢”,并且认为智商基本上是不变的。“智力,,,即智慧,相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全的程度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速度和质量上。往往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考、…  相似文献   

2.
诗仙: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因此,后世的人便把李白称作“诗仙”。  相似文献   

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主题有三个关键词: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三个词中,核心为“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研究者有一个大致公认的看法,即主要是指关注人,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志和利益。与其类似的概念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人文主义、人文思想、以人为本等。根据研究者对“人文精神”的公认看法以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相关表述,我们大致可以这样认识:“人文精神”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名称,如在文艺复兴时期称作人文主义,启蒙运动时期称作理性主义。  相似文献   

4.
扫扫「农盲」如果称没有文化的人为“文盲”,称不懂法律的人为“法盲”,那么,不会种田的农民该称作“农盲”了。某县农调队对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生产水平的调查时发现,农民中有60%的人不会正确使用农药,有70%的农民不会合理施用化肥,能根据市场变化安...  相似文献   

5.
学生:语文高考题第五大题,被称为是命题改革的“试验田”。该大题的三道小题难度较大,尤其有一种被人称作“语言情景题”的题目,我们弄不清什么叫“情景题”,也不知道这种题该如何解答。  相似文献   

6.
有人问:“师”前面为什么要加个“老”呢?据说有两种释义:一是说明老师是历史最悠久的职业.无与伦比;二是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因为“老”的词义解释其中之一是“敬辞”。如今,“老师”的称谓已走出教育界范畴,在社会上,如果被人称作“老师”,那将是对你最大的尊敬。也将使你感到莫大的荣耀。  相似文献   

7.
我们通常所说的智力、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发展,是指一般人都需要的“发展”,教学论谓之“一般发展”;至于说到“才能发展”,那是指各个人特殊才能的发展,如数学才能、音乐才能、文艺创作和绘画才能等等的发展。才能因个人而异,所以常称作“个性才能”;教学论把个性才能发展称作“特殊发展”。人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特殊才能看作是天生的东西,要不就看作是高不可攀的东  相似文献   

8.
制作“创意型”统计图时应该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它富有个性,如,统计与树木有关的问题时,可用树木的创意图来表示,即用众代表一定的棵数,故称作“树枝形统计图”;统计与书籍有关的问题时,用书籍的创意图来表示,即用 代表一定的本数,故称作“书状形统计图”;统计与水量有关的问题时,用水滴的创意图来表示,即用 代表一定量的水.故称作“水滴形统计图”等等.请欣赏如下几例:  相似文献   

9.
诗教的魅力     
诗教的魅力●王乃声董淑荣“诗言志。”运用诗进行教育,称作“诗教”。诗教,堪称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一朵奇葩。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明代王阳明也主张“每日轮值一班歌诗,其余静听,每五日各...  相似文献   

10.
初中《思想政治》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品质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又称作“心理品质教育”。这是课程设置上的一个重大变化和重要举措。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培养教育学生,不能简单地把学生看成是一个装载知识的“机器”,而应该把学生首先当作“人”来看待。...  相似文献   

11.
梁锦茂 《广西教育》2006,(7B):81-81
应该肯定,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或者学校对员工的管理,以单一的智商(IQ)因素作为关注和考量(或称作“控制论”、“系统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接受的,为历史的发展和推动曾经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但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市场经济时代,“IQ”论这种单一的考量管理模式已经失去了它以往的魅力,取而代之的将是“EQ”论的“人本”为先与“IQ”论的兼容管理。只有这样,老企业、老学校才能焕发青春;新企业、新学校才能抗得住颠覆,越战越勇。那如何“为先”?如何“兼容”?作为管理的实践,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尝试:  相似文献   

12.
在生活中,人们早已习惯于把手中花花绿绿的纸币称作“钞票”。但对于“钞票”一词到底从何而来,又起源于何时,恐怕就不一定有很多人能够说清楚了!  相似文献   

13.
有的人藏书,喜欢在书上加盖印章,通常多用私印。讲究一点的.则另镌专印。如“某某藏书”、“某某某藏书印”、“某某珍藏”、“某某曾读”等等。这类印章,称作“藏书印”。  相似文献   

14.
热胀冷缩
  自然课上,老师说:“夏天大气会膨胀,冬天大气会收缩,由此产生的现象,我们称作‘热胀冷缩’。”  相似文献   

15.
朱细英 《江西教育》2004,(15):69-69
抓“题眼”进行突破..“题眼”。是指题目中具有丰富内涵的字眼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字眼进行质疑,必然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探究心理。如教学人教版(以下同)第十一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可抓住“壮”字切入:看到这个“壮”字.你有什么疑问?霎时.教室里沸腾了。将其理顺后,按难易可概括为五个问题:(1)“壮”是什么意思?(2)什么样的人可称作“壮士”?(3)文  相似文献   

16.
詹姆斯狠劲皱眉头,低声说:“Shit!”凯文厉声说:“Shit!”他很愤怒。被詹姆斯和凯文称作“臭狗屎”的节目是倪萍主持的《聊天》。是当年我刚买DV时摄录的。  相似文献   

17.
真理的受骗     
真理之所以称作为真理,是因为它公正坦荡,磊落光明,而谬误之所以称作为谬误,则是由于它自私狭隘,诡计多端。某年的盛夏,骄阳似火,谬误找到了真理,它说:“老兄,这天气也太热了,咱们下河去洗个澡,你看怎么样?”  相似文献   

18.
干尸,过去多称作木乃伊。例如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辞海》解释说:“干尸,亦称‘木乃伊’,一种特殊的尸体现象。即保存外形的干瘪尸体。消瘦尸体在空气流通的环境里或干燥疏松的土地中,因其水分容易蒸发消失,最易形成。”(第501页)又称:“木乃伊,即‘干尸’。古代埃及人用防腐的香料殓藏尸体,年久干瘪,即形成木乃伊。”  相似文献   

19.
“无教师监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无人监考”。“无人监考”这个名词的使用并不缜密。考场里没有教师的直接监考,不等于没有同学之间的相互监督,更不等于没有学生本人的自我监督。请问,其他学生是不是“人”?考试者本人是不是“人”?看来,还是称作“无教师监考”的好。  相似文献   

20.
张映春 《德育信息》2002,(10):47-47
这里说的“难看的孩子”,是指那些长得不够漂亮,被人称作“长相不好”的孩子。在学校,这类学生为数不多,却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因为他们没有漂亮孩子广受羡慕的“优越感”,没有一般化孩子不被关注的“平常心”,也没有残疾孩子倍受关爱的“感激情”。他们常常被人有意无意地当“话茬”,作“谈资”,受到伤害,却有口难辩,也少有人过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