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18岁的成都女孩刘亦婷被美国4所名牌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尔斯利学院和蒙特豪里尤克学院同时录取并获得全额奖学金的消息,吸引了全国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的眼球。刘亦婷的父母,在成都某杂志社供职的刘卫华、张欣武写出了《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一书,讲述被哈佛大学喻为具有“不寻常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刘亦婷的培养过程,成为许多家长的教子宝典。到2003年7月为止,该书第30次印刷累计100万册销售势头依然火爆。现在,一晃近5年了,哈佛女孩刘亦婷已经是哈佛毕业生了她到底怎么样了?《〈哈佛女孩刘亦婷〉之…  相似文献   

2.
1999年4月,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美国四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18岁的女孩刘亦婷.最后,刘亦婷选择了哈佛大学.于是,“哈佛女孩刘亦婷“成为近两年来教育界和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由刘亦婷的父母张欣武和刘卫华所写的&;lt;哈佛女孩刘亦婷&;gt;一书,讲述了被哈佛大学喻为“不建档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刘亦婷的培养过程.这本书一上市即成为畅销书,至今已经印刷达18次.在许多家庭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使用的口头禅就是:“看看人家刘亦婷,人家能够做到的,你为什么就做不到?“……  相似文献   

3.
常识的警告     
这个事实人们一定记忆犹新:四川女孩刘亦婷“一不小心”考上了世界名校哈佛大学,于是有人刻意写了一本记载她成长轨迹的书《哈佛女孩刘亦婷》,2000年9月登入非文学排行榜,发行量持续牛气冲天。许多望子成龙抑或望女成凤者,将此书看成是哈佛的录取通知书。其实被哈佛的喜悦冲昏头脑的人忘记了一个基本常识:哈佛大学录取名额这一分子不变,书的发行量即梦想藉此书登堂入室哈佛的人数这一分母越大,可能性的结果之数必然越小。  相似文献   

4.
1999年4月12日,《成都商报》登出一则新闻“我要到哈佛学经济”。报道称: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18岁成都女孩刘亦婷,并  相似文献   

5.
先过文化差异关从国内高中毕业直接考进哈佛,压力大不大?和许多读过《哈佛女孩刘亦婷》的读者一样,记者最关心的也是这个问题。“1999年9月,我刚考入哈佛时,最大的压力就是要过文化差异关。”刘亦婷说。美国学生平常说话有不少俗语,喜欢评论橄榄球、新书或新片。初来乍到的刘亦婷虽然语言表达没问题,但一碰到同学们谈论这些话题,她就只有旁听的份儿了。“那个时候,  相似文献   

6.
她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不寻常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 ,能同时被哈佛等7所世界一流大学所录取?●哈佛大学究竟有哪些吸引力 ,使她决定去啥佛大学经济系就读?●联系现实的教育 ,我们从中应当得到哪些启迪?“刘亦婷现象”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成武县教委陈延峰1999年4月中旬以来 ,四川成都市的街头巷尾都在议论一个刚满18岁的女孩。与此同时 ,成都乃至国家不少新闻媒介也把触角伸向这个小姑娘———刘亦婷 ,成都外语学校一名高三学生 ,从而使刘亦婷这个名字迅速传播开来。为什么一个中国女学生能有这么大影响呢?7所世界一流大学同时选…  相似文献   

7.
哈佛大学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私立大学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常使人们发出“先有哈佛,而后有美利坚”的感叹。经过近400年的发展,哈佛大学已经成长为一个规模庞大、资产超群的“帝国”。而1650年由马萨诸塞殖民地议会为哈佛学院颁发的“特许状”,即哈佛宪章,至今仍在哈佛大学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哈佛大学是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执美国高等教育、学术科研之牛耳;拥有数不清“第一”的大学。这里云集了各个专业领域最为出类拔萃的专家学者,至今哈佛共培养出34名诺贝尔奖得主,毕业的校友中有6人先后当选为美国总统。另外,还有许多人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和科学家。历史悠久的哈佛哈佛大学是美国最早的私立大学之一,以培养研究生和从事科学研究为主,其前身为哈佛学院。她的学生来自美国各地以及全世界100多个国家。1636年10月28日马萨诸塞海湾殖民会议通过决议,决定筹建一所象英国剑桥大学那样的高等学府。1638年  相似文献   

9.
读写新闻     
前几年,一本名叫《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书教育界引起轰动,刘亦婷几乎成为一个教育神话。中国电影出版社近期出版了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作者萧愚指出刘亦婷根本就不是一个“具有不寻常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学生。她能进入哈佛关键是因为抓住了美国大学在中国招生的一些漏洞。其中起了决定作用的是一位名叫拉瑞的美国人,他是刘亦婷的推荐人。读写新闻  相似文献   

10.
哈佛女孩刘亦婷成才之一: 1999年,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美国4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18岁成都女孩刘亦婷,并免收每年高达3万多美元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本刊陆续选发刘亦婷父母刘卫华、张欣武的教子经验,希望能对你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从成都中学直接跨入世界一流名牌美国哈佛大学,刘亦婷睁大双眼认真地感受哈佛带给她的一切。哈佛的见面礼:野外生存训练1999年的8月1日,刘亦婷离开父母登上去美国的飞机。虽然在此之前她去过美国,但是那只是短暂的访问,这次是一名大学生了,感觉和上一次截然不同。当她踏进了几个月来无数次在想像中来到过的哈佛校园的时候,她才恍然意识到,哈佛,我真的来了。  相似文献   

12.
缪娟 《小读者》2011,(11):31-31
1997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去美国访问.在哈佛大学作演讲。一个三岁的小女孩站在电视机旁一动不动地看着新闻.然后跑去跟一旁的外婆说:“外婆,外婆.我也要上哈佛大学。”就这样。她第一次有了“哈佛梦”。她就是为了上哈佛大学而创建“模拟联合国”的陈雅琢。  相似文献   

13.
本月,一本名为《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的书,对《哈佛女孩刘亦婷》进行了全面的质疑。该书作萧愚揭露,刘亦婷在没有艺术特长,没有大赛奖牌,没有SAT成绩,课外活动贫乏,其他方面都乏善可陈的情况下被哈佛大学录取,完全是反素质教育的典型。此言一出,引起刘亦婷家长强烈的网上声明,也引发中国教育界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又一次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14.
据《成都晚报》载 :刘亦婷从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中毕业直接被哈佛大学录取。刘亦婷没有想到 ,哈佛给她的见面礼———野外生存训练。这种活动在美国非常流行 ,哈佛这一传统活动据说有上百年的历史 ,专为一年级新生设计的。野外生存训练 ,每个人要背一个50公斤重的背包 ,每天徒步走20公里 ,只有两个高年级同学担任领队 ,野营的地点是新英格兰的大山里。无独有偶 ,某媒体在《吃苦 ,日本孩子的“必修课”》一文称 ,在一个既无电源、又无淡水的荒凉小岛上 ,一群日本小学高年级的学生 ,亲自扎营、搭蓬 ,他们踏着积雪 ,四处寻找水源、捡拾柴草、…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07,(2)
当年,哈佛牧师立遗嘱时,把他的一块地皮和250本书赠给了当地的一所学院,这所学院竟发展成现在闻名全球的哈佛大学。哈佛大学一直把这批赠书珍藏在哈佛楼里的一个图书馆内,并规定任何人不能携出馆外。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楼。此前,一名学生碰巧把一册名为  相似文献   

16.
新课堂读书俱乐部给成长的你最贴心的关怀。热点本期《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你在哈佛还好吗?在哈佛,刘亦婷感悟到了谎言与真理;被伙伴推荐为学生会主席;边打工边学习,忙并快乐着。在本书中,刘亦婷给我们讲述了多姿多彩的哈佛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她的父母深入细致地介绍了在本书“点到为止”的具体方法,比如:优秀素质体系怎样从无到有?怎样培养创造力?怎样掌握各科学习能力、记忆方法及考试方法以增强学习能力?怎样有效地辅导孩子学习?如何实行强身健体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近日笔者读了刘卫华、张欣武著的素质教育培训纪实丛书——《哈佛女孩》。书中写的是一位中国四川成都女孩刘亦婷被美国四所名牌大学(包括世界顶尖级大学哈佛大学在内)同时录取的真实感人的成长学习经历,虽皆平常事、却事事珠玑,本文姑且放下。笔者在惊叹中国学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同时,更感叹于美国四所名牌大学发给刘亦婷的录取通知书。四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里,表达的几乎同是一种真诚、友爱、平等、尊重、赞赏与激励。笔者回味良久,感触良多。还是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其中哈佛大学的一封录取通知书吧:亲爱的刘小姐:我很高兴地通知你,哈佛大…  相似文献   

18.
继《哈佛女孩刘亦婷》一炮打响后,近日又有《我家笨笨上剑桥》、《轻轻松松上哈佛》、《耶鲁男孩》、《牛津圆梦》等图书陆续问世。望子成龙的家长,无不将此奉为圭臬,如法炮制,恨不得立马也造就出个“哈佛女孩”或“耶鲁男孩”来。 然而,“千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在一片叫好声中,有一个5岁的青岛小女孩,却勇敢地站出来大声说“不”。据报载,她的妈妈是《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热心读者兼身体力行者。按照刘亦婷的培养模式,这位妈妈每天捧着名著追着女儿,读给她听。小女孩终于忍无可忍,捂起耳朵哭喊道:“我讨  相似文献   

19.
于悦是江苏省海安县海师附小少先队大队长,一个聪明活泼、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曾经读过《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她对这个同时被美国四所名牌大学录取的大姐姐由衷地钦佩。于是,"哈佛女孩"成了她心中的偶像。为了实现这个"哈佛梦",她不懈地追求着……  相似文献   

20.
【回眸】三年前,四川省一位中学生因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而一夜成名。记录她成长轨迹的书《哈佛女孩刘亦婷》一时风靡大江南北,其父母的育子之道成了无数中国父母手中反复研习的“宝典”,目前已连印30多次,卖出超过120万册。此后,类似的“北大女孩”、“耶鲁男孩”以及《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等有关教育书籍大受家长欢迎。但是据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的调查显示,从《哈佛女孩刘亦婷》在2000年9月首次登入非文学排行榜以来,总共有16本素质教育类图书84次冲入每月排行榜的前30名。而从今年初开始,这批图书销售却出现了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