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容是我国近代卓越的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探讨其革命思想的始末,对我们更好地评价邹容革命思想及其革命活动,把握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特征和规律,都颇具意义。本文就邹容革命思想渊源作一些具体探讨,祈请同行师友教正。 邹容的一生很短暂,他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目前可知的只有《革命军》和几篇短短的书信、诗歌,《革命军》是他革命思想成熟的标志,所以对邹容革命思想来源的探讨主要是对《革命军》一书的探讨。 通过对《革命军》的剖析,不难看出,邹容的思想成份非常庞杂,凡是对反清革命有用的思想材料,他都兼收并蓄。概括起来讲,他的思想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一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二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主义和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三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反清爱国思想;四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民主和爱国思想;五是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和留学生中的反清革命思想。 一、关于邹容的思想与西方的渊源关系。孙中山不止一次说过:“中国人民的民权思想,都是由欧美传进来的。”①邹容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人物之一。他十三岁时,就向来到重庆的日本人成田安辉和井户川辰三学习日语和英语,②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外籍教师的接触,初步了解到西方的民主政治学说,他“习闻欧理绪余,浏览种种新籍时报”③开始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伟大思想表现在多个方面。毋庸讳言,在孙中山宏大的思想体系中,经济思想是其最具特色的部分。“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是孙中山思想的一大特点。根据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前后变化,以1894年为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两个时期经济思想的演变不仅体现了孙中山由一个改良主义者向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的历程,同时也反映出孙中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孙中山前期的经济思想比较集中地反映在《致郑藻如书》(1890年)、《农功》(1891年前后)、《上李鸿章书》(1894年)三篇文章中。《上…  相似文献   

3.
今年三月十二日,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五十周年。孙中山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坚持前进、反对倒退的一生。在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他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在爱国还是卖国、民主共和还是君主立宪、武装起义还是和平请愿等问题上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为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作了舆论准备,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伟大领袖毛主席高度地评价了孙中山在这场斗争中的作用,赞扬“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革命思想形成的问题,是史学界长期以来有争议的问题之一。笔者对史学界存在的某些观点如孙中山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时刻,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1],即孙中山一开始就是革命的这种看法持不同意见。我认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他寻求救国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在几经失败后,才坚定了他革命的信念。研究孙中山应把他与他所处的整个时代结合起来,从而较全面地认识孙中山早期革命思想形成的问题。孙中山早期革命思想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从改良主义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形成的过程,具体可从三个时期来认识:一、香港兴中会成立前孙中山的…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推翻清朝帝制,为中国独立、自由、民主,整整奋斗了一生。在近现代史上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是大家公认的。但是应当怎样评价他的哲学思想,哲学界却有不同的看法。如有的人认为,孙中山的世界观是二元论或唯心主义,这个看法就值得商榷。我认为,孙中山的自然观和认识论虽然有它的弱点,但却是唯物主义的,不是二元论;他的历史观从总体上说是属于唯心史观的,但包含了唯物史观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朱执信(1885——1920年)是孙中山的革命战友、资产阶级著名的理论家和活动家。他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的民主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高涨、失败阶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韧阶段的斗争,并为此而战斗了一生。尤其是在斗争实践中,他的思想,能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地向前发展,以致于到他的后期许多思想主张,不仅已经  相似文献   

7.
《三民主义》系列演讲是孙中山思想的结晶,其近代化思想亦包含其中。孙中山在演讲中对中国近代化的前提、核心和最终目标等作了全面具体的阐述。另外,他的“毕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于一役”、试图融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思想,则是其设想的中国近代化道路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8.
一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的一生是为改造中国而鞠躬尽瘁的一生。他的崇高理想就是要把中国“造成一个极合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驾乎欧美之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孙中山选集》下卷第497页)为了使这一“最新式的共和国”能“确立于世界文明国之林”,他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摸索出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才是改造中国的根本出路的科学结论。1922年他在《国民公报》上发表的《对外宣言》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发展文明,非仅关于财富一方面(即物质文明),并负谋人民之幸福与安全(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9.
一、“永远的革命者”孙中山鲁迅为纪念孙中山逝世而写的《孙中山先生逝世一周年》一文(载1926年3月12日《国民新报》)中写道:“中山先生的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过向近于完全的革命工作。”“他是一个全体、永远的革命者。无论所做的那一件,全是革命。不管后人如何非难地的缺点,究极他的全部是革命。”就是在日本,孙中山毕生的同志宫崎滔天在谈到孙中山时,也认为:“他是身着自由、平等、博爱甲胄的革命化身、革命战士。”[1]我所尊敬的前辈竹…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毕其一生精力,为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制度而奋斗,他睿智的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在《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入《建国方略》等文章和一系列的演讲谈话中,都阐述了要在中国建立一套完备、民主高效的监察制度的思想。一、孙中山的民主监察思想体现了他对西方社会制度的批判精神和融贯中西文化的务实态度。孙中山“幼读儒书,十二岁毕经业.十三岁随母住夏威夷岛,”①投奔其兄孙眉,在英美教会办的书院学习.十八岁回国后不久,又到香港先后就读于香港拨苹书室、中央书院、广州南华医学堂,香港西医书…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教育思想述评华东师范大学金林祥孙中山(1866-1925)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袖和思想家。在他一生的革命实践中,他以一个革命家和政治家的敏锐、思想家的深沉,始终关注教育问题。他曾亲自创办学校,为学生讲课,对一些...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一生致力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晚年积极进行革命武装的创建活动,在军事教育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时代要求的有价值的新思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国资产阶级军事教育思想体系。本文试对此问题作些理论上的探讨。一、借鉴苏联孙中山先生从1894年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起,先后进行过多次武装斗争,但都末使资产阶级革命获得成功。孙中山本身并无军队,他常年为借兵筹款到处奔波,历次举事所依靠的力量大多是会党、绿林和暂时依附革命的旧式军队,所以屡遭失败。二次护法失败后,孙中山把眼光转向了苏维埃俄国。在苏俄代表帮助下,他痛定思痛,认真总结以往失败的教  相似文献   

13.
流光易逝,转瞬间我从事孙中山研究已时逾30余年了。我对孙中山研究是怎弹发生兴趣的呢?追其缘由,主要是出于敬佩孙中山这一历史人物,同时根据工作的需要而产生的。说来话长,远在我读中学的少年时代,通过学习教科书和师长的教诲,在仅仅对孙中山有些朦胧认识时,就对他非常推崇敬仰。新中国建国初期,我在大学讲授《中国革命史》课程,对孙中山有了较多的了解。1956年调到研究所后,参加撰写《五四运动史》一书,所承担的课题即是有关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章节。从那时开始,孙中山的生平、思想、革命活动,便引起了我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孙中山是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他将其一生贡献给了持续不断的、未竟的三民主义革命,被尊称为中国革命之父。今天不分左右派别都认为他是为一切中国人所敬畏的革命家。因而,孙中山谢世后所开展的中国革命运动,可以说继承了其三民主义革命论,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样在对日观方面,我们也能够说孙中山的对日观不仅成为中国国民党,而且也成为包括共产党在内的新中国所拥有的对日观的存在类型,成为其源泉。  相似文献   

15.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比以至社会各方面的综合情况,“观”指观点看法。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先行者,他指导革命的思想和斗争策略,不是凭空得来,而是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认识形成的。孙中山如何看待中国的国情,在思想认识上有什么变化?下面谈点个人意见,以供讨论。一个人如何认识当时的国情,亦要看这个时期和他本人所经历的主客观条件。孙中山出生于1866年,到1905年同盟会成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辞中提出“三民主义”,并明确主张用武装斗争手段推翻清朝的统治,这标志着他民主革命思想的成熟。这段期间孙中山思想…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一位优秀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他为在中国实现三民主义的革命理论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不屈不挠地奋斗毕生。尤其是他的经济思想,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上一份非常珍贵的遗产。一、孙中山经济思想的伟大贡献我们之所以说孙中山的经济思想是中国近代一份珍贵的经济思想遗产,主要是因为孙中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生为救国救民而奔走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指导中国革命,孙中山在摸索中建构了一整套思想学说,集中体现为三民主义。他自称:“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三民主义系促进中国之国际地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经济地位平等,使中国永久适存于世界。”[1]正是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振兴中华的责任心使孙中山建构了三民主义学说。孙中山申明,他的三民主义是“集古今中外的学说,顺世界的潮流,在政治上所得的一个结晶。”三民主义的确如孙中山所说,是集合了古今中外的学…  相似文献   

18.
论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先致力外交”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孙中山得到武昌起义的消息后,没有马上回国而决定“先从外交方面致力”的主要原因,是他对武昌成为革命的“首义之区”没有思想准备所致。 美国学者薛君度在《黄兴与中国革命》一书中引用孙中山本人的话,得出结论说:“孙中山后来把这次革命的成功说成是纯粹的偶然事件。”①当时孙中山的确有此认识,他在《革命原起》中说:“武昌之成功,乃成于意外,其主因则在瑞澂一逃。倘瑞澂不逃,则张彪断不走而彼之统驭必不失,秩序必不乱也。”②孙中山这一看法曾受到一些人的批评或不赞同。张难先在《湖北革命知之录》中批评说:“这种看法,既低估了革命力量,又低估了群众的反清激情。”③李廉方则认为:“革命爆发的时间和方式诚然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这次革命的成功决非偶然。”④可是现在的学者,为维护孙中山的形象,往往对此采取视而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是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家,中华民国的创始人。他为了改造中国,振兴中华,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新中国奋斗了一生。孙中山在漫长的  相似文献   

20.
周国柱 《现代语文》2007,(6):90-90,84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伟大的演说家、口才家。他以演讲这个强有力的武器,宣传革命思想,联络有志之士,组织革命团体,发动革命斗争。在《孙中山文集》中,十之七八是演说辞、谈话录。他的演讲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语言风格明快典雅,再加上他"中华英雄"的人格魅力、潇洒谦和的君子风度和风趣幽默的口才机智,使他的演讲独具魅力,成为中国说学史上一笔丰厚而宝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