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先勇是台湾文坛的翘楚,夏志清先生评价他为当代短篇小说家少见的奇才,他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以其含蓄、隽永的风格留给读者以无限遐想和深思。文章试图从零度叙事策略和象征手法两个方面论证其含蓄美。在叙事手法上,白先勇惯常使用旁观式的叙述角度和沉静理智的叙述语言;在艺术手法上,白先勇偏爱象征手法,他的作品暗藏着一个象征谱系,这些共同构成了其作品含蓄的艺术特征,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
从色彩运用的独特视角 ,在色彩的象征、对比及流变三个向度上 ,分析了色彩在白先勇作品中所发挥的艺术功能 ,进一步解读了白先勇小说的意蕴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白先勇有相当一部分小说在本质上都可以说是一首怀古诗,他小说中人物的命运与整个历史的命运休戚相关,其作品有着强烈的历史感和沧桑感,选取中晚唐时期的几位家世或时代背景与白先勇相近的诗歌作者的作品,逐一寻求他们与白先勇作品之间的“呼应”关系和传承“渊源”。  相似文献   

4.
台湾当代作家白先勇以小说家名世,早期他以现代派的身份步入文坛,在《金大奶奶》、《玉卿嫂》、《寂寞的十七岁》等作品里,不难看到这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品渐渐流露出现代与传统并存,兼收并蓄的特点,直至达到二者交融共生的境界。这在《游园惊梦》和《永远的尹雪艳》中表现明显。这一特色在作品技法上表现为象征、意识流手法与中国传统小说白描,及传统审美理念的契合。  相似文献   

5.
白先勇在小说创作中表现出对人终极命运的极度关切,有比较浓厚的宗教情结。他的作品中融入了浓厚的佛教意味、道教色彩和基督教情怀。在多种宗教色彩的相互渗透中。他试图从宗教的视野关照生命的本相。  相似文献   

6.
作为白先勇代表作的短篇集《台北人》,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现实感。同时,由于白先勇身份的特殊,与其他作品相比,这部短篇集所流露出的感伤意蕴也尤为浓烈。  相似文献   

7.
论白先勇的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先勇的文学批评具有善于把握作品总体风格特色、偏重作品艺术技巧、艺术表现的分析以及富于"创作室批评"特征的特点,有较强的主观性,在理论上、系统上有嫌不足之处。但他的那种追求直观感悟,注重文学艺术本体特征的批评思维方式,却也为我们树立了一种清新健康的文学批评观。而他的"创作室批评"特点则为我们寻求白先勇的文学理念和美学趣味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白先勇的文学批评本身就是其文学世界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它的色彩象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非茨杰拉德描写物质和精神追求破灭的最成功的作品。在小说中,大量使用意象手法,尤其是成功地动用以色彩为载体的象征手法来表达作的思想感情,是菲茨杰拉德和他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台湾现代派小说家白先勇的作品弥漫着浓重的“失落感”。其悲情叙述主要通过他手中的妙笔创设出一个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来进行。从某种程度上说,白先勇小说中色彩的运用大大拓展了其小说的蕴涵,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其创作思想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0.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最成功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色彩的象征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入木三分,这是这部小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集宁师专学报》2020,(2):26-30
赴美留学是白先勇小说创作的一个分水岭,去国后的小说创作相较早期作品有显著提高。在这一过程中,珀西·卢伯克《小说技巧》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小说技巧》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首先是整体性的,它促进了白先勇理论自觉性的形成,其对于形式的强调也让白先勇将创作目光更多聚焦于形式之上;其次这种影响也是具体的,《小说技巧》中提到的绘画法、戏剧法、视点转移等理论都被白先勇吸收并贯通到他的小说创作里,这使得他的创作技巧逐渐纯熟。  相似文献   

12.
在白先勇那些富有生命力的作品中,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得以继承和重新组合、排列,而且成为创新的酵母.在白先勇小说中,传达人文精神主要有三个策略,即:撷取"古典",以求高远;"原型"变奏,以求转化;取法象征,以求深厚.这些策略提高了作家创作主体的思辨水准,提升了作家作品的风格境界,从而形成了白先勇小说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谪仙记》在白先勇的小说作品中是有特殊意义的一篇作品。它不同于以前的留学生题材的小说,其中有对命运拨弄人的深刻阐释。作品中的蜘蛛象征着无法挣脱的时间之网、命运之网、历史之网。李彤与命运的关系犹如眼镜蛇与魔笛,一个是竭力的挣脱,一个是魔力无穷的制住。其中“中国”与“谪仙”有很强的文化象征意味。文中的色彩也有文化的象征意味。对于个人命运与文化命运的深切关注,显示了白先勇博大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14.
顾城作为20世纪80年代杰出的"童话诗人",他的诗歌呈现出清新明丽的纯净特质,这与顾城善于运用丰富的色彩来描绘内心的理想王国是分不开的。诗人在作品中融情入色,以色象征,以表现内心复杂的思想情感和矛盾冲突的生存体验。  相似文献   

15.
陆琴 《文教资料》2011,(30):111-113
色彩不仅可以象征事物,还可以象征一些抽象的意念。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学生作品的主观表现性.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平面装饰意味,使得学生成为色彩“魔术师”。  相似文献   

16.
白先勇一贯主张将写作题材与写作技巧的高度统一作为批评小说的重要标准,正是在这一前提下,他的一些小说创作呈现出强烈的戏剧化特征,而这既与他“将传统融入现代”的艺术追求相一致,又正是白先勇小说独特的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象征手法的运用是霍桑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特点,其中色彩象征较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黑色"、"红色"、"粉色"和"棕色"等颜色词在小说《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的象征意义,阐释了色彩象征在控据人类本性过程中的作用,展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白先勇和张爱玲同为中国20世纪优秀小说家,二人都具备强烈的悲剧意识和悲剧文化心理,都深受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其作品总体上都呈现出“苍凉”的审美境界。但是,他们的悲剧艺术却形成鲜明的对比:白先勇体现的是悲天悯人,张爱玲则是恐惧冷酷;白先勇割舍不掉文化乡愁情结,张爱玲则显示出对文化的超然态度;白先勇在中西交融中倾向民族感伤的古典美,张爱玲则显示出对世界性存在思考的知性美。  相似文献   

19.
都市景观在白先勇的笔下并不具有自足性的意义,而是他的历史人生哲学的承载者和体现者。以白先勇笔下的上海、台北、香港、芝加哥、纽约五座都市为例,通过对都市意象的文学文化分析。阐释白先勇笔下的都市作为人类欲望和焦虑的象征,更多地显示出一种存在的悖论。  相似文献   

20.
白先勇是一位吸引了海峡两岸不少读者的作家。一九三七年生于广西桂林,父为国民党著名将领白崇禧。先后曾随家人迁居重庆、上海,南京、台湾省,现在美国一大学任教。初中时,白先勇曾发表过作品,后在台大求学,与同学合办《现代文学》杂志,这是他的文学生涯的关键一步。后又赴美进行创作研究,获硕士学位。自一九五八年起,白先勇已发表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