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体育工作者包括解说员、体育新闻播音员、电视体育记者、体育节目主持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节目不断更新,体育频道播出了。体育事业的繁荣,促使电视体育工作者的队伍发展起来了,观众欣赏水平也在日益提高,新的形势要求我们改变旧的工作方式,走出一条新路子。 高水平的电视体育节目要求有高水平的电视体育新闻工作者,而高水平的体育新闻工作者首先需要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质。体育是最能升华爱国主义情感、显示民族凝聚力的。无论中外  相似文献   

2.
李欣  彭晖 《新闻前哨》2003,(8):61-62
近年来,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节目数量大增,节目形式多样,各种各样的体育竞赛丰富着荧屏,喜欢体育节目的观众能够很方便地收看到体育节目。但是在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这样一个问题:电视体育节目对体育的竞技性的关注较多,而对从事体育的主体“人”的关注不够。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电视体育节目的概况1.电视体育节目的起源和发展电视体育节目最先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1931年9月27日,日本早稻田大学在日本广播协会的协助下,向普通观众转播了日本东京户塚球场举行的棒球比赛,这是最早利用电视播出的体育节目,解说本场比赛的播音员松内则三是最早出现的体育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4.
媒介的专业化传播已经成为世界传播发展的一大趋势,电视频道的专业化最核心要求就是节目主持人专业化。2008年奥运会即将来临,作为奥运赛事重要传播支柱的电视体育节目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体育节目主持人的专业化等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的焦点。本文从电视频道的专业化发展趋势,探讨我国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的专业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伴随着电视媒体的市场化运作、大众文化背景下受众需求的转变以及主流媒体的导向支持,在电视节目的浪潮中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具有个性特点发展道路.可以说,电视体育节目是对电视本位与体育本位的双重回归.面对新媒体时代全新的媒介格局和受众需求,我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道路势必走向全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体育解说员的专业素质及其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寿文华 《现代传播》2004,(5):127-128
体育解说是对体育比赛现场实况进行报道的一种播音创作活动 ,它要求解说员情绪活跃 ,反应敏捷 ,语言组织迅速 ,多采用快速介绍、评述语言表达样式。目前我国体育解说员的专业素质与迅速发展着的体育直播以及广大观众的欣赏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提高体育解说员的专业素质 ,已成为此类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问题。一、目前我国电视体育解说员专业素质中的普遍性问题1995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开播 ,标志着我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体育赛事转播的不断增多 ,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 ,需要更多优秀的体育节目主持人、解说员和评论员。…  相似文献   

7.
电视体育节目中的女性主持人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在节目中扮演的角色也从辅助配合逐渐转变为节目主要参与者。女性主持人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成为体育节目变革的契机,这也是女性开始摆脱与体育文化相关的刻板印象的标志。女性主持人正确的角色定位是体育节目未来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摆脱美女文化的外在吸引,成为节目实质性的存在是女性主持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采访宁辛,缘于8月22日那个生气勃勃、青春涌动的大运会开幕式。伴随着黄河水的气势、兵马俑的壮观、新北京的风貌,我听出电视中传来的是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主持人宁辛的声音。虽然只闻其声未见其人,但是对她的嗓音依然是那么熟悉。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宁辛成为出现在我国电视荧屏上的第一位体育节目女主持人。11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的新人如今依然活跃在电视体育节目中,好比主持人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究意是什么赋予了她这般活力?带着这个问题,我访问了她。我和宁辛面对面坐着。她的衣着大方得体,一袭短发流露出一种体育人…  相似文献   

9.
随着体育事业和电视传播事业的发展,电视体育节目的播出量越来越大,电视体育节目对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电视体育节目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还处于摸索阶段,因而对电视体育节目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找出电视体育节目的特点,从而使各电视台办好体育节目,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欣赏水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我们需要怎样的体育节目主持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棣 《声屏世界》2000,(3):32-33
体育运动被称为是和平时期最广泛的群众总动员。电视作为最广泛、最普及的大众传媒,自然越来越多地将体育比赛引进电视节目,以提高收视率。电视和体育成为一对互相影响共生共荣良性发展的亲密伙伴。在这种发展中,体育节目主持人成为两沟通影响的桥梁,作用巨大,一大批解说体育节目的主持人脱颖而出,有的更是一夜成名,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11.
电视节目主持人个性化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电视节目推出主持人以来,电视主持人这支队伍迅速壮大,同时,伴随着电视节目的细化和多元化,观众需求电视荧屏更加符合个性化欣赏标准和欣赏习惯,所以说,个性化主持人的出现是观众意志的反映,是电视媒介适应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主持人的个性化发展大致遵循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
窦字 《新闻传播》2010,(9):40-41
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伴随着电视媒体的市场化运作、大众文化背景下受众需求的转变以及主流媒体的导向支持,在电视娱乐化的浪潮中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娱乐化的发展道路。可以说,电视体育节目的娱乐化是对电视本位与体育本位的双重回归。面对新媒体时代全新的媒介格局和受众需求,我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娱乐化之路势必走向全新的方向——互动.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的电视台、电视频道和电视节目越来越多,播音员、主持人的队伍也急剧膨胀。据粗略统计,央视主持人达数百人之多, 省台10个频道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已近200人左右,而且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随着整个队伍的发展壮大,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培养和业务管理却相对滞后。比如选拔和聘用主持人的数量、程序、标准该如何把握?用什么办法提高这支年轻队伍  相似文献   

14.
在不断发展的电视事业中,体育节目的发展是最快的。电视体育节目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发展到今天专门的体育频道、体育台。电视体育节目所拥有的观众也是最多的。人们往往为了观看一场体育比赛的电视转播而废寝忘食,有的单位甚至更改工作时间。 电视体育节目中实况转播和实况录相是最为主要的节目之一。随着我国承办的国际体育比赛和开展的国内体育比赛不断增多,电视的实况转播也日益增多。从1985年3月19日我国进行第一场体育实况转播到现在,电视体育比赛实况转播的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主要可分为七个大类,分别为体育新闻类节目、体育直播类节目、体育谈话类节目、体育杂志类节目、体育娱乐类节目、体育评论类节目、体育健身类节目,但这七类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现状却不尽相同。而一种体育节目的兴起与另一种体育节目的衰落,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或解释电视传播的有效性问题。能够反映传播有效性的一个直接指标即传播效果。传播效果一般指  相似文献   

16.
唐棣 《青年记者》2000,(1):34-35
体育运动被称为是和平时期最广泛的群众总动员,其影响力不可低估。电视也越来越多地开设了体育节目,以提高收视率。但是,广大电视观众对体育节目的现状并不满意,对主持人亦颇多微词,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解说型与广播时代1.四代人两种风格综观我国电视体育节目发展的历史,我们大约可以这样概括:四代人两种风格。四代主持人包括:以张之为代表的第一代,以宋世雄为代表的第二代  相似文献   

17.
敖大玮 《记者摇篮》2006,(11):55-57
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只有15年的发展历史,较电视事业的发展来说,主持人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显得相对薄弱和滞后,还不能适应和满足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对电视主持人的要求。实践也证明,目前在我国荧屏上近万名的主持大军中,优秀的主持人仅占很少的比例。作为电视节目的直接体现者,节目主持人究竟能否在社会发展迅速多变,观众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经受住由新技术的广泛采用而引发的又一轮传播领域革命的洗礼,这支年轻的、尚未成熟的队伍,由于面临社会的、体制的、观众的、技术的以及自身的多方面考验而令人倍加…  相似文献   

18.
体育节目发展至今,大致可以分为体育直播、体育新闻、体育综艺三大类,并且体育新闻深度报道和体育TalkShow类节目也可以单独提出来加以细化。不同的节目有自己的运作方式和节目卖点,不同类型的体育节目也要有不同类型的体育节目主持人与之相适应。对于体育新闻深度报道节目,主持人一  相似文献   

19.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传播业态形成,传统媒体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边界逐渐消解,更加考验一名体育节目主持人的"大心脏",要成为一名"大家、专家、杂家"要经得住挑剔,做大量的功课和积累。本文从新时期电视新闻主持人播报的新要求、电视体育评论的总体目标"专家型"、"动态的"大型活动现场、现场体育报道创作的"更高、更快、更强"就体育节目主持人专业能力塑造进行再探讨。  相似文献   

20.
体育的基本功能逐渐从个体的满足衍生到服务于社会,并对社会生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体育节目及主持人对受众群体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研究分析体育节目主持人合理全面的素质结构,对培养此类专门人才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