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缸体旋转式液压轴向柱塞泵的配流结构设计合理与否是影响该泵工作噪声和发热以及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围绕典型缸体旋转式轴向柱塞泵配流过程中产生的压力瞬变和流量脉动以及配流噪声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采用在高低压腰形槽的始端设置具有两种宽度夹角的双级三角阻尼槽、阻尼孔配阻尼槽以及多槽结构等设计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优化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
目的:由于液压行业对高速重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轴向柱塞泵中存在的润滑与泄漏的矛盾也越发明显。针对传统轴向柱塞泵中因结构产生的倾斜力、低功率密度、恶劣的摩擦副工况、较大的流量脉动等限制,本文旨在提出一种具有内力平衡、功率密度高、无纯粹的滑动摩擦副且工况优秀、能消除结构性流量脉动等优点的二维活塞泵,并通过对其工作原理的详细分析,探讨其具有上述优点的理论依据。创新点:1.提出二维活塞泵;该泵利用二维运动转换机构中活塞部件的二维运动,同时实现了吸排油功能和配流功能,提高了集成化;通过其活塞旋转1周可以使泵吸排油4次的结构设计,提高了功率密度;轴向与轴向对称的独特结构布局,实现了内力平衡,消除了传统轴向柱塞泵中无法消除的倾覆力偶;相对于传统轴向柱塞泵,吸排油与配流功能的集成减少了摩擦副的数量,且消除了纯粹的滑动摩擦副,打破了PV值的限制,意味着二维活塞泵有着实现更大流量压力分布的潜力。2.提出二维活塞泵运动转换机构中的锥滚子-凸轮接触结构,优化二维活塞泵运动转换机构的受力条件;3.建立二维活塞泵运动转换机构中锥滚子-凸轮接触副的通用型数学模型,通过运动学分析建立精确的凸轮表面模型(即二维活塞泵的运动学模型),为二维锥滚轮活塞泵的结构设计和进一步的静、动力学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4.消除结构性流量脉动。方法:1.通过对二维活塞泵结构与工作原理的理论分析,讨论其相对于传统轴向柱塞泵所具有的优点。2.通过跑合实验,验证锥滚子-凸轮接触结构具有的受力条件。3.通过运动学分析与空间几何关系变换推导,得到运动转换机构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接触副的通用数学模型。4.通过实验曲线与理论曲线的对比,验证接触副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与二维活塞泵所具有的消除结构流量脉动的潜力。5.通过滤波处理与模拟仿真,验证二维活塞泵能否消除结构性流量脉动。结论:1.二维活塞泵具有功能集成化高、内力平衡、功率密度高、无纯粹的滑动摩擦副且能消除流量脉动的优点。2.运动转换机构中锥滚子-凸轮接触结构具有更好的受力条件。3.建立的接触副数学模型可以指导二维活塞泵中运动转换机构的加工,且对二维活塞泵进一步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4.二维活塞泵能消除结构性流量脉动。  相似文献   

3.
水压柱塞泵配流阀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配流阀是柱塞泵中十分重要的元件。本文主要分析了水液压柱塞泵配流阀的结构形式、主要部件的参数计算和运动学规律,结合水介质的理化特性,讨论了配流阀的材料选择。  相似文献   

4.
分析液压轴向柱塞泵产生工作噪声和发热以及影响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研究液压轴向柱塞泵配流机构在配流过程中产生压力瞬变和流量脉动以及配流噪声的机理,提出采用在高低压腰形槽的始端设置具有两种宽度夹角的双级三角阻尼槽配阻尼孔结构的设计方案,可降低噪声、减少发热,提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轴向柱塞泵关键摩擦副零件材料进行选择,然后以A10V型的轴向柱塞泵为例,建立各个零件的受力模型,将所选材料与受力模型相联系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做强度校核。分析得出所选择的材料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6.
柱塞配流是柱塞泵的一种新型配流机构,它具备端面配流和阀配流泵的优点,同时又避免了两者的缺陷,其应用前景十分看好。闭死容积的研究是柱塞配流纯水液压泵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闭死容积密封长度的确定;水过程的作用时间;配流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与仿真。其结果有助于泵配流机构的正确设计。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排式轴向柱塞泵的特点,阐述了多排式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对关键零部件柱塞组件进行了分析,并以三排式轴向柱塞泵为例,进行设计计算,为设计出体积小、排量大、功率密度高的多排轴向柱塞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轴向柱塞泵配流盘的过渡区是影响轴向柱塞泵噪声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过渡区设计方法,旨在降低轴向柱塞泵的噪声。创新点:1.该方法设计的过渡区结构,使得柱塞腔与配流盘腰形槽之间的通流面积完全匹配柱塞腔预升压与预降压所需求的面积;2.优化倒灌流量在倒灌区间内的分配。方法:1.计算柱塞腔预升压与预降压所需求的柱塞腔与配流盘腰形槽之间的通流面积;2.将柱塞腔倒灌流量平均分配到倒灌区间内,从而降低倒灌流量的峰值。结论:1.该设计显著地降低了柱塞腔压力的正超调量和负超调量;2.减小了轴向柱塞泵出口流量脉动的幅值。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关键摩擦副零件滑靴的受力,导出了压紧力和分离力的计算公式;介绍了滑靴设计方法中的剩余压紧力法,包括零件材料、压紧力系数的选择以及滑靴关键几何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10.
教一门课几年,只要肯思考,创新,总会有不少的收获。现将我上液压课几年来的一些做法简单叙述如下: 1.简化图形: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等元件在讲述它们的工作原理时可以不同程度地简化成草图,突出主要轮廓,有的剖面线可以除掉,有的部分辅以彩色粉笔,表达意思即可,使图干净清晰,作图简化。 2.画出过程图:如轴向柱塞泵的伺服变量机构、压力补偿变量机构、转阀,或一般的如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等都有几个不同的过程或不同的状态,将每个过程每个状态全部都用图形表示出来,比较一下,就容易分析理解了。 3.根据视图画直观图:如轴向柱塞泵,画出斜盘、缸体、柱塞、配油盘等的直观图的草图,较易分析理解。 4.公式理论图形化:齿轮泵排量式中的πD、h,定量叶片泵排量式中的π((R~2-r~2)及(R-r)/COSθ、变量叶片泵排量式中的2e、πD等的含义,文字叙述难以理解,画图一分析就出来了。为了分析的方便,补充画图有时还要费点脑筋。有的如轴向柱塞泵排量式在原图上比较容易看出来。再如,液压缸换向过程换向“死点”概念,不画出缸、阀等图来分析一番,确实不行。  相似文献   

11.
利用自行研制的往复式摩擦磨损实验机对内燃机活塞环-缸套进行了摩擦磨损实验,主要测试载荷、转速以及润滑方式对摩擦副磨损的影响,应用称重法测量活塞环的磨损量,结果表明:在极限载荷下,活塞环的磨损量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加剧;若转速较低,难以形成润滑油膜,磨损加剧;必须使摩擦副处于一种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状态,才能降低磨损量。  相似文献   

12.
在建筑等工程领域中,需要张拉千斤顶给受拉构件中的钢筋施加预拉应力来提高构件的刚度和强度。张拉千斤顶的动力由高压电动油泵提供。从能量转换效率、工艺性可靠性等方面对四种高压电动油泵结构方案进行比较,确认叶片摆动油缸驱动双偏心轮式径向变量柱塞泵方案综合性能较优,能满足千斤顶在施工过程中的低压大流量和高压小流量工况变化要求,适合作为预应力施工机具高压电动油泵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对阀配流水压轴向柱塞泵进行运动学分析,给出了柱塞相对于缸体和柱塞相对于斜盘的运动分析表达式及仿真曲线。  相似文献   

14.
沃尔沃EC210B型挖掘机液压泵,是日本川崎重工生产的柱塞泵,该柱塞泵由两台斜盘式柱塞泵串联、并装有伺服系所要求的齿轮泵和相应的油泵调节器构成。通过对EC210B型挖掘机液压泵结构、控制原理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分析了该泵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这对该泵的维护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has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s of water hydraulic axial piston equipments.According to the effects o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water on water hydraulic components,a novel valve plate for water hydraulic axial motor has been put forward,whose moment exerted by the fluid field between valve plate and bearing plate is balanced entirely.The material screening experiment of valve plate is done on the test rig.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effects of some geometry paramete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water hydraulic motor have been studied.The silencing grooves on the valve plate in water hydraulic motor can reduce the pressure shock and the occurrence of cavitation effectively.It is evident that the appropriate structure should change the wear status between matching paris and reduces the wear and specific pressure of the matching pairs.The specimen with the new type valve plate is used in a tool system.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旋流式除砂器,此除砂器依靠液流流动进行除砂,不需要其它辅助装置,可以实现强制旋流,从而去除油水混合液中的砂粒,分离出来的砂粒直接沉入油井底部,不发生堵塞现象,此除砂器可以减少砂粒对抽油泵的磨损,延长修井周期,提高采油效率。根据所设计的旋流除砂器实际结构与尺寸,建立旋流除砂器的有限元模型。对旋流除砂器的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出旋流除砂器的速度及压力的分布规律及不同时刻沉降情况。对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处理与分析,可以对旋流除砂器的工作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证明此旋流除砂器结构简单、能耗低、除砂效率高,对油井井底除砂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7.
The power of hydraulic piston engines is much affected by the on-off valves which control the fuel injection of the piston assembly. Therefore, the opening time of the seat valve used as the on-off valve is optimized by minimizing the axial flow forces on the spool. A damping sleeve with orifices is proposed to change the valve internal geometry.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of the flow forces acting on the spool with and without the proposed damping sleeve are carried out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ces in the flow field and to minimize the forces’ effect. The simulated results fi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ll. Both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damping sleeve affects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along the spool cone surface and the jet stream direction significantly. The effects of the orifice’s width, height, and relative sleeve installation positions on the flow field and cavitation are assessed using simulation methods. As a result of the flow field changing, the damping sleeve can reduce the flow forces significantly and even reverse the forces’ direction at the cost of a little flow loss. The opening time of the seat valve can be reduced by 31% to 0.67 ms by using the proposed damping slee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