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唐诗人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历来以诗风雄健清丽为人称道。一曲“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二首》)更被评家誉为唐人绝句压卷之作,倾倒无数后来者。王昌龄的七绝,按题材主要可分三类:边塞诗、宫词与闺怨诗以及送别诗。其中前两类,自古倍受推崇,评价很高。而约占七绝总数三分之一的送别诗,除《芙蓉楼送辛渐之一》等极少数  相似文献   

2.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诗人,他不仅创作了大量雄浑豪迈的边塞诗和委婉含蓄的宫怨诗,而且还创作了大量内容丰富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诗人一生坎坷,忧伤感是其送别诗的基本格调.王昌龄的送别诗多方面地展示了诗人的生活和心灵,表现了他的忧伤之情、真挚友情、高洁情操、归隐之情和诗人奋发向上的壮志.王昌龄的送别诗以他独特的风格,丰富了唐诗的表现力,从而成为唐诗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  相似文献   

3.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创作的诗歌以三类题材居多:边塞、闺怨和送别.《闺怨》是他细腻温豌、幽怨深情的闺怨诗的代表作,在心理的描写刻画方面尤其出色.本文分析了这首诗心理刻画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王昌龄在唐代诗名很盛,以“缜密而思清”著称,被誉为“诗家夫子”。他擅长七言绝句,可与李白“争胜毫厘”。他现存的一百八十多首诗中,绝句占了一半;而送别又是他七绝诗中的一个主要题材,八十余首七绝诗中,送别诗又几乎占了一半。而《芙蓉楼送辛渐》又是他送别诗中的上品,因此历来被人们所推崇。这首短诗不象一般的送别诗那样,单纯地抒写送别时的伤感和凄凉,而是借送别来申述自己的志趣,表明自己不改初衷,坚贞顽强的情怀。构思巧妙,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送别诗,这些送别诗帮助今人领略到盛唐时期的人文景观。以不同的构思手法和表现形式展现出当时人与人之间的真挚的情感。与其他诗人相比,王昌龄的诗韵独具特色。笔者从意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对其送别诗做了概要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王昌龄之多别离诗,且常抒写离愁别绪,大概与他屡见贬谪的经历和好交游的性格有密切关系。本文对王昌龄的送别诗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诗作主要有边塞诗、赠别诗和宫怨闺怨诗三类。他笔下的月亮意象几乎可以和任何题材的诗歌交相辉映,可以和任何内容相连在一起,在对边塞将士内心世界的揭示,对送别之人惆怅、愁苦心情的描写,对宫闺怨女愁心的细腻刻画及其七言绝句整体特色的体现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王昌龄的带月诗还常用月亮的盈虚、明昏来表现无常世事。在结句中好用月意象,并结合多种意象来写月,也是他七绝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8.
送别诗是唐诗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笔者尝试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送别诗整合教学,让学生对送别诗这类题材形成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近三十年(1977—2007),学界对王昌龄诗歌的研究,可谓成绩斐然。不仅研究者众多,研究成果繁富,而且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均有了明显的深进和拓展。就其诗歌的体裁而言,研究者视点主要集中在七言绝句和五言古诗上;就其内容而言,则多着力于边塞诗、送别诗、官怨诗等三大题材上。梳理近三十年王昌龄诗歌的研究概况,不仅可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其诗作提供借鉴,而且可为今后更深入研究诗人及其诗论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繁花似锦的盛唐,王昌龄是一位相当有特色和成就的诗人,尤以其七言绝句艺术精湛而得名,与李白并称为“七绝圣手”。本文从王昌龄诗歌中爱国、闺怨、送别赠答三类题材作品,对其七绝的艺术特色进行解析。从一个特别的面来再次审视诗人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1.
对王昌龄与李白的思想性格及七绝的内蕴与艺术特点进行比较,看出二人之诗题材各有所重,但送别诗都写得很好。在艺术上,李诗长于“淡妆”而显自然之美,王诗长于“浓抹”而又返归于自然之美。淡妆浓抹总相宜,同是七绝“神品”,同是盛唐雄浑秀丽诗风的极致。  相似文献   

12.
送别,是中国古典诗歌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仅以唐诗论之,王维、李白、王昌龄、岑参、高适等都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句,在此无需一一赘述.本文要赏析的,是"诗圣"杜甫的一首七律<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相似文献   

13.
正"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因为离别而伤心不已,潸然泪下。在唐诗这片璀璨的星空中,送别诗永远是一颗耀眼的星座。近年来高考中诗词赏析题中送别诗题材也较多出现,可见高考对于送别诗有一定的重视。送别诗中的意象选取较为固定,而根据选取意象的空间、虚实、乐哀等不同,我们可以将送别诗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学生在诗歌赏析中如果能够正确把握诗歌中的意象,  相似文献   

14.
送别诗的发生学研究,旨在探究送别诗发生的理论依据.重土轻离是送别诗产生的重要原因,然而,送别诗的发生却必须从分离道别开始,离别是送别诗发生的必要条件.人类对于分别意识的觉醒并且事实上存在各种各样的离别,才有可能发生送别诗.送别之际的赠物、赠言、赋诗乃至各种送别仪式,为送别诗的发生准备了充足的条件.离别时刻感情的震撼点燃了送别诗创作的激情之火,苦闷的发抒使送别诗的发生成为现实;而祖饯祝辞在传达集体意识上的局限性与诗歌在表情达意上的优越性,决定了送别诗一旦涉足送别题材领域,就成为送别文学中的一种不可替代的体裁.  相似文献   

15.
送别诗是六朝题材诗中显赫的一支,特别以其独特的美学风韵,丰富了六朝诗歌美学,在六朝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领略一首首六朝送别诗,优秀之作所展示的人情美、山水美、场景美尤其引人瞩目。六朝送别诗略带悲怨或清新或绮丽的美学风格正是从其别具姿态的人情、山水、场景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魏晋是送别诗趋向成熟的时期,是六朝送别诗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对六朝乃至唐宋送别诗有很强的示范意义。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结构示范性,表现为形式上采用多章结构与组诗结构;题材示范性,表现为内容上大量以公宴、赠答、玄言等题材抒别;动机典型性,从应制与集体赋作导致大量的同题赋别现象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7.
唐代以前的诗歌,不乏以送别为题材的作品,但这些诗作大都带有悲哀感伤情绪,其情调一般都是低沉的。真正使送别诗以刚健高昂的格调、动人的情致和全新的美感出现于诗坛,是从初唐、盛唐开始的。本文仅以几首唐代送别诗为例作一些分析探究,以突出唐代送别诗的显著特点,进而彰显唐代送别诗独特的风格和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18.
唐代以前的诗歌,不乏以送别为题材的作品,但这些诗作大都带有悲哀感伤情绪,其情调一般都是低沉的。真正使送别诗以刚健高昂的格调、动人的情致和全新的美感出现于诗坛,是从初唐、盛唐开始的。本文仅以几首唐代送别诗为例作一些分析探究,以突出唐代送别诗的显著特点,进而彰显唐代送别诗独特的风格和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19.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七绝诗创作方面成就卓著,堪称“七绝圣手”。他的七绝,题材广泛,构思新奇,因内容不同而特色各异。尤其是宫怨诗与闺怨诗,代人抒情,含蓄婉转,细腻传神,充分体现出诗作的阴柔之美。本文试就王昌龄的宫怨诗与闺怨诗作一下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送别诗是唐人诗中一个重要的题材,历来受到人们的传咏。送别诗无论是叙友谊,还是叹离别;无论是记别,还是抒情,都不仅与诗人的个性特征有关,而且与时代精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