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跃方 《小学生》2012,(11):52-52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它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而且体现了教书育人辩证的教学思想,也符合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规律。那么作文指导该如何从内容入手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一、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叶老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1.开展活动为丰富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小学作文训练中,“积累”的指导尤为重要。“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何来?“课内和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如何扩大和丰富? 第一,生活积累。一切材料都来自生活。如果每一次作文前,都需要组织活动,从活动中获取作文内容,这于小学生作文训练并无多大益处。作文材料的来源,既要注意“丰富生活”,更要注意指导让学生发现并通过记忆记载自己平常“丰富的生活”,才能真正解决文源问题,同时培养“积累”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眭明会 《陕西教育》2010,(10):42-42
要写好一篇作文.就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自己熟悉的事物中选择材料.从自己身边生活着手,把每天看到、听到、想到的写出来,从而起到激发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师都知道"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它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而且体现了教书育人辩证的教学思想.那么,作文指导该如何从内容入手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 没有材料可写,这是作文中最大的困难,如何解决呢?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可见,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作文情景,丰富儿童作文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大自然广阔的天地,为小学生创设了丰富多彩的写作环境,因此,应尽可能将学生带出课堂,去看一看山川河流,树木花草,鸟兽虫鱼,日月星空,风霜雨雪……让学生写生活日记,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彰显学生的个性,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留心生活,读背练改,积累习作材料;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表达,彰显自我风格;让学生自主选择,不拘一格进行习作训练;指导学生观察,善于发现,丰富习作内容。  相似文献   

7.
<正>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指出:"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可小学生的习作说空话、假话的顽疾仍然存在,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脑海中可供写作的材料不多,即使学会了一整套的表达方法、技巧,学生也终因无米而难为炊。要想让学生说真话、吐真情,表述具体、生动、形象,教师指导习作时就必须从内容入手。只有从内容入手,学生的观察、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训练才能得到落实。那么内容是什么呢?是学生对客观存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它来自学生的生活实践。一般来说,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习作内容  相似文献   

8.
中学作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生活点滴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从学情入手,基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分析、理解、感悟抒发情感的技巧,从而丰富写作的内容,提高作文品质。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所谓“从内容人手”,即让学生弄清要写的内容,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那么,如何“从内容入手”呢? 1.培养观察能力,捕捉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文章就是写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把生活中的材料变成文章,第一步就要靠观察,观察是认识事物的窗口。观察有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直接观察指的是亲眼见、亲耳听、用手摸、用心想。既要观察自然界的万物,也要观察社会生活广角。间接观察指的是通过博览群书,观看影片、声像、画面,对客观事物产生间接…  相似文献   

10.
“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为我们进行作文教学指明的方向。教师要帮助学生开拓写作源泉,丰富写作内容,除了组织和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之外,笔者认为,还应通过加强作文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这一渠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充实写作知识,提高作文的表达能力。作文怎样与其他学科横向联系呢? 与品德的联系。品德课的显著特点是寓思想教育于生动的典型事例之中,用事实来说理,用事实来感染人,教育人,塑造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这与作文训练的目的要求极为一致。根据这一特点,作文与品德相互配合,相互渗  相似文献   

11.
作文在中学生语文中的位置非常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说,决定了学生的语文成绩,其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也高。那么,如何从内容入手来指导学生的写作呢?笔者认为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搜集材料,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还要引导学生多阅读文章,间接积累写作材料。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真实写作。另外,还可以通过开展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素材库。在写作之前,教师还要让学生多交流,从多个角度进行灵活多样的写作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决胜中考。  相似文献   

12.
李淑琴  李慧琴 《成才之路》2021,(14):130-131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其应用于语文作文教学中,有利于丰富作文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观察、思考生活的能力,并延伸课堂内容,丰富学生的作文积累。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将写作和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并提升自身的写作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文艺理论认为:文学来源于生活。学生的作文虽然不同于文学创作.但它也离不开生活。新课标也强调,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可以说.作文的内容就是生活的内容.作文教学可以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只有研究、了解、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了解、观察、感悟生活.  相似文献   

14.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言之无物”的现象,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作文教学严重地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离开了生活,缺乏感受与体验,作文便只是空中楼阁。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生活越充实,心中蕴含的内容越丰富,写出来的作文就会生动具体,令人耳目一新。要解决作文中普遍存在的“无话可写”的问题,就必须丰富学生生活,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写作材料,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笔者就生活化作文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获取鲜活…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指导学生作文,可从内容入手。从内容入手,首先要着眼于平时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其次要重视平时的积累,积累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是习作创新的源泉;还要贴近学生生活,要让学生知道作文即生活。  相似文献   

16.
郑芳红 《语文天地》2013,(11):63-64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也符合中学生作文的心理规律。具体实践可按"三步曲"来尝试。一、丰富生活,让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传授作文的方法。要指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要指导和鼓励学生写日记和片断,进行写作单项练习,积累写作素材。要认真分析课文的写作技巧,指导学生认真模仿范文写作。对一些无话可说,语无伦次的学生要从说入手,以说促写。在作文批改和讲评中,要充分肯定其优点。让其获得写作的成就感。经过多方努力,培养了写作的兴趣作文已不再成为“老大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作文指导应从内容入手,这是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将作文的形式与内容定位在了辩证统一的基点上,更切合初中学生写作的心理特点,破解了学生无内容可写、无材料可用、无话可说、无情可表、内容与形式脱节的写作瓶颈.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具体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现笔者就结合作文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从内容入手,丰富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20.
纵观五、六两册教材中作文训练的要求,不难发现:尽管各次训练的内容不一,但在要求上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内容要具体。怎样才能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呢?一、观察积累,丰富“写具体”的材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周围事物及观察分析能力,通过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