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书出版之后,编辑对它的关注度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渐行渐远,甚至将它淡忘。近些年来,再版图书价值的挖掘与延伸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当图书市场的激烈竞争进入品牌竞争的时候,应当把再版图书作为品牌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品牌的维护与再创,使再版图书的“存活价值”最大化。再版图书经受住了时间周期的检验,经历了图书市场的淘洗,不必从头建立知名度,其价值更为可靠、可信。因此,挖掘再版图书的“存活价值”将获得低成本、高利润的效果,而忽略再版图书的“存活价值”,是缺乏品牌战略观念的一种短期行为。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世…  相似文献   

2.
葛浩文是我们所熟悉的一位美国学者,他以肖红的研究于1974年获得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博士学位。《肖红评传》就是他的博士论文。该书于1976年由美国杜尼公司出版,1979年由郑继宗译成中文由香港文艺书屋印行。此后有台湾和哈尔滨等版本,1989年作者又补充增订改名为《肖红新传》,由香港三联书店再版。作者认为这第五种版本是他“最后”的一个版本。这最后的涵意,一则有向肖红研究暂时“告辞”的意义,因为按作者香港的再版序中所说,他此后便开始了与肖红无关的研究工作;二则,新传的出版也标志着作者研究的一个里程。  相似文献   

3.
马不停蹄赶路人——记山西青年作家、摄影家王晋军李慧智盛夏骄阳烈烈,王晋军的事业也正红火。6月份,他所著的曾被澳大利亚驻华使馆作为“国家礼物书”的《澳州见闻录》,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再版。“七一”香港回归,王晋军作为特邀嘉宾赴港参加了香港的政权交接仪式,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很多出版社出现“啃老”现象,将老一辈学者、作家的作品翻检出来再版或者重印.但是“啃老”并不等于经典再造.经典再造的核心是内容文本,历久弥新;经典再造的魅力在于文化守望与深耕的创新.从经典再造到返本开新的过程中,所有经典的意义是由作者、读者、研究者(含出版者)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个时期,图书重印和再版的消息,被人们当作喜讯争相传告,确实不是偶然的。这既是连年“书荒”过后,新作品还来不及大量出版时的特有现象,也说明重印和再版的图书在全部出版物中应该占有的重要位置,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由余大中先生主编、书海出版社1991年9月第2版的《编写必备》,是一本旨在使编辑出版工作和文字工作更加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工具书。贾鸿鸣在《编写必备·再版序言》中说:“《编写必备》初版后,两万余册很快售罄。索要者的电报、信函仍纷至沓来,足见其社会效应。”该书第  相似文献   

7.
郑一奇 《出版史料》2004,(4):102-105
《中国史学入门——顾颉刚讲史录》1983 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84年修订,1986 年再版,1992年又作增订。全书15万字,修订增补前后近十年,可谓“十年磨一剑”。今年北京大学的朱孝远教授告诉我,他仍在向北大历史系的学生推荐阅读此书,认为这是一部具有“大家风范,绝无矫揉造作之举”的名作。作为此书的责编,深知此书所费之功夫,亦为此书之生命力而赞叹。  相似文献   

8.
好书不能“一版定终身”,而应不断再版重印。中外历代的许多名篇佳作,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为后世所承,为今人所用,都是和再版重印分不开的。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要时期,要求出版工作有一个相应的和相称的发展,为整个社会提供更多的好书。注重新书的出版,当然是我们工作的主要途径。但是,仅仅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够的。注重好书的再版重印,同样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使好书得到更广泛的积  相似文献   

9.
奚景鹏 《出版史料》2010,(1):127-128
我的藏书中有两本署名“陈毅”的著作: 一本是上海杂志公司于1937年11月20日再版的当代青年丛书、战时增刊本,陈毅著《怎样动员农民大众》,138页,小32开本,版权页印着“1937年10月16日初版”。  相似文献   

10.
书香旧影     
《爱的教育》这是一本对中国读书界影响非常大的少年儿童读物,也是一本非常适合成人阅读的普及型图书。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Edmondo de Amicis 1846—1908),1926年首次被夏丐尊先生译成中文,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该书在国外初版于1866年,至1904年已经有30多种文字的译本,再版300余次。在中国经夏先生翻译出版后,至1949年也有38版的重印次;“文革”结束后又陆续被发掘出来重译再版。书中究竟写了什么内容,能使它如此受读者欢迎,又有如此辉煌的出版业绩呢?我想用夏丐尊先生译序中的一段话作为旁证:“这书给我以卢梭《爱弥儿》、斐斯泰洛齐  相似文献   

11.
追忆逝水年华:从西南联大到巴黎大学许渊冲著,三联书店,2008再版续忆逝水年华许渊冲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未央歌鹿桥著,黄山书社,2008近日,"联大人"许渊冲的回忆录《追忆逝水年华:从西南联大到巴黎大学》由三联书店再版,其续篇《续忆逝水年华》亦由湖北人民出版社推出,几乎同时,另一位"联大人"吴讷孙(鹿桥)于台湾多次再版的小说《未央歌》,也由黄山书社引进发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坊间流传过多种有关西南联大的史实性与文学性作品,比如  相似文献   

12.
谨呈于读者之前的这本《编辑学理论问题》,是我和王华良合作《编辑学论稿》的增订再版.其中,保留了《论稿》18篇中的17篇,增加的18篇是从1989年以后发表的论文中挑出来的;总计35篇.易名原因,是有友人告曰“论稿”可能被理解为“教科书”,而我辈尚不敢忝列教科书,并无他意.谭天先生所赐《编辑学论稿·序》,今称“原序”,以示仍旧.付梓前,请宋原放先生赐再版序.我辈区区布衣,  相似文献   

13.
山西科技出版社兴社思路浅谈温洁茹近年来,山西科技出版社以医疗保健及出版具有浓郁山西地方特色的图书而闻明全国,在宣传和弘扬地方文化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子。以“抓重点书”、“抓再版率”、“抓版权贸易”、“优化选题”为主导,积极与国际图书市场相接轨,努力把具...  相似文献   

14.
“红顶商人不创造社会价值” 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现在想到要把20多年前初版的《企业家》和10年前初版《理解公司》再版?  相似文献   

15.
我觉得,作为川人及成都人,都应该读一读清末傅樵村的《成都通览》一书。往者可鉴,后者可思。这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原汁原味的清末民风;古色古香的“原生态”插画,一下就把你带到了百年前的成都。这本书1987年由巴蜀书社整理出版,最近时代出版社又再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一、词条中过时的较多,明显不符合当前形势。如“四大”,“大民主”、“大鸣大放”、“大批判”(见127页)“大字报”(见129页)、“大辩论”(见124页)、“四大”(见650页)等,有些已违反宪法规定,再版时应予删除。二、162页[动眼神经]词条,259页[果子狸]词条,未注明所属学科。动眼神经属<解剖>学科,果子狸属<动物>学科,应予注明,否则不易理解。  相似文献   

17.
根据分类实践体会,指出了《中图法》第四版“R2中国医学”个别类目注释存在的不足及错因所在,并提出修改建议,供再版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记者韩阳)11月20日情感教育国际论坛·《情感教育论纲》再版座谈会在人民出版社举行。《情感教育论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小蔓教授在其旧作基础上修改补充而成的教育类学术专著,此次由人民出版社再版发行。该书初版时在国内属开创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及文化系荣誉教授、东亚图书馆荣誉馆长、英国李约瑟东亚科技史研究所研究员,知名图书史、印刷史与文化史专家钱存训教授所著的英文版《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一书,自50年代后期出版后,曾两次重印,一次再版。1975年,该书中译本由周宁森翻译,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1981年再版;1988年,该书中文版第二次增订本由祖国大陆著名书史专家郑如斯教授增补,以《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与文字记录》为名  相似文献   

20.
科技畅销书往往是科技出版社的品牌图书 ,通过再版 ,其印数大、读者面广、影响时间长的特点更为显著 ,对于形成和突出出版社的出版风格具有重要的作用。图书的社会效益必须通过读者阅读后才能在社会上实现。科技畅销书通过再版 ,可以使图书的发行数量不断增加 ,读者群不断扩大 ,从而使图书的社会效益得到提高。另一方面 ,再版图书与初版图书相比 ,生产成本相对减少 ,而再版畅销书因为印数较大 ,生产成本相对更低 ,所以其经济效益更好。因此 ,科技畅销书通过再版有利于提高出版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科技畅销书再版的必要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