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明宇 《重庆师专学报》2007,26(1):F0003-F0003
去年11月8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授牌仪式在重庆文理学院新落成的红河校区恪勤楼多功能厅举行。专程莅校的重庆市文化局副局长肖敏,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遣产体护中心主任段明,副主任谭小兵,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牟延林,重庆文理学院全体校领导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工作人员、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师生代表等数百人出席了授牌仪式。  相似文献   

2.
《重庆师专学报》2008,(3):F0002-F0002
由重庆市教委副主任、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牟延林教授,我校副校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谭宏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学系主任李军教授,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副主任宋俊华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徐新建教授和南京艺术学院徐艺乙教授等国内知名学者发起,我校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主办的中国高校首届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于4月5日至6日在我校成功召开。  相似文献   

3.
《重庆师专学报》2007,26(4):F0002-F0002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主任牟延林教授的领导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大胆开拓,又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4.
《重庆师专学报》2013,(3):F0003-F0003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文理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大16开,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0—1182/C,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3—8004。设置栏目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学人类学、比较文明文化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政治学、语言与翻译、三皇五帝与传说历史、作家作品研究、渝西文化研究、文化·艺术·传播学、  相似文献   

5.
《重庆师专学报》2010,(4):F0003-F0003
6月28日至7月3日,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五届年会在广西南宁市广西民族大学召开。本刊主编、学校副校长、重庆文化遗产学院院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谭宏教授应邀出席大会。  相似文献   

6.
《重庆师专学报》2013,(6):F0003-F0003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是南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文理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大16开,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0—1182/C,困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3—8004。设置栏目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学人类学、比较文明文化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政治学、语言与翻译、三皇五帝与传说历史、作家作品研究、渝西文化研究、文化·艺术·传播学、法学与社会问题研究、学术研究综述、学术争鸣、心理学·教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与化工、农学与林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地球与环境科学、物理与应用物理、材料科学与应用、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技术大类等栏目。来稿要求论点明确、重点突出、文字精练、数据可靠。每篇论文按顺序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单位地址、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及关键词、中国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作者详细通讯地址等。  相似文献   

7.
《中文自学指导》2006,(1):F0003-F0003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化遗产研究中心设有传统戏曲、口传艺与民俗、非物质遗产保护对策三个研究方向。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4人,其中教授9人;兼职研究人员12人,其中教授11人。中心主任为康保成教授,主要学术带头人有黄天骥、叶春生、康保成、欧阳光、高小康等教授。  相似文献   

8.
《重庆师专学报》2014,(5):F0002-F0002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文理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大16开,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0—1182/C,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3—8004。设置栏目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三皇五帝与传说历史、文学、哲学·法学、语言学、作家作品研究、渝西文化研究、文化·艺术·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与化工、生命科学与技术、农学与林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物理与应用物理、材料科学与应用、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技术大类等栏目。来稿要求论点明确、重点突出、文字精练、数据可靠。每篇论文按顺序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单位地址、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及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作者详细通讯地址等。  相似文献   

9.
《重庆师专学报》2014,(1):F0002-F0002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文理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大16开,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0-1182/C。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3—8004。设置栏目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三皇五帝与传说历史、文学、哲学·法学、语言学、作家作品研究、渝西文化研究、文化·艺术·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与化工、生命科学与技术、农学与林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物理与应用物理、材料科学与应用、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技术大类等栏目。来稿要求论点明确、重点突出、文字精练、数据可靠。每篇论文按顺序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单位地址、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及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作者详细通讯地址等。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师专学报》2013,(5):F0003-F0003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文理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大16开,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0—1182/C,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3—8004。设置栏目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学人类学、比较文明文化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政治学、语言与翻译、三皇五帝与传说历史、作家作品研究、渝西文化研究、文化·艺术·传播学、法学与社会问题研究、学术研究综述、学术争鸣、心理学·教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与化工、农学与林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地球与环境科学、物理与应用物理、材料科学与应用、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技术大类等栏目。来稿要求论点明确、重点突出、文字精练、数据可靠。每篇论文按顺序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单位地址、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及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作者详细通讯地址等。  相似文献   

11.
土家族与苗族是重庆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他们在土司时代,积淀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从重庆土家族与苗族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归纳与分类。对于土家族与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原则、具体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思想教育研究》2007,(10):F0002-F0002,F0003
探索新模式"在线交流"受称赞重庆文理学院以"在线交流"为突破口,创建了"校领导与大学生多维沟通新模式",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07年5月22日教育部有关部门专门在重庆文理学院召开了"全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现场会"。图1:专题汇报会;图2:"100期在线交流"现场;图3:"在线交流"发起人,原党委书记、校长牟延林教授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图4:教育部思政司有关负责同志和校领导参与"在线交流"。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师专学报》2011,(5):F0002-F0002
日前,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结果揭晓,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王天祥教授主持的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地保护与文化迁移研究——以重庆为例”和刘壮博士主持的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的秀山花灯研究”顺利通过评审,获得“青年项目”资助(项目编号分别为11CG121和11CB088)。  相似文献   

14.
重庆文理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位于重庆永川市,校园占地21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学校实行“三标一体”管理并获得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IS014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重认证。学校现有教职工134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00余人,博士、硕士150余人,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3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12人,外籍教师11人,外聘专家教授30余人,兼职教授、高工80余人。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13000余人,成人教育类学员8000余人。学校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100%,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F0003-F0003
重庆文理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是2001年5月由原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渝州教育学院合并组建的渝西学院。2005年4月,学校更名为重庆文理学院。  相似文献   

16.
重庆文理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渝州教育学院分别创办于1976年和1972年;2001年5月两校合并组建为渝西学院;2005年4月,学校更名为重庆文理学院。  相似文献   

17.
重庆土家族婚俗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活化石"。文章通过田野调查与相关文献研究,探讨土家族婚俗特色及其文化价值,试图为土家族婚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一些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师专学报》2009,(5):F0002-F0002
9月9日,在京举行的“庆祝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我校“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在当代高校的构建与实践”喜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项目主持人牟延林教授接受了颁奖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项目组成员谭宏等一同赴京领奖。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精神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其活态载体的重要承载与传递者。因此对传承人现状的系统调查和评估,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内容。被国家2006年首批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铜梁龙舞",是集民俗、歌舞、彩扎工艺为一体的民间艺术系统,其中的彩扎工艺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因而基于系统方法和田野调查,探寻其保护、发展的机理,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打造"人文重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重庆文理学院是重庆市政府部门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是2001年5月由原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渝州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