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夫子善钓     
大家常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钓鱼人也不例外。大多男钓鱼人的后面都有一位女人做后盾,或母亲、或妻子、或女朋友、或女儿。今个儿,我们钓鱼人部落就请来几位和钓鱼有缘的女人来做客,听听她们怎么说.看看她们怎么做。  相似文献   

2.
我们这地方有一种迷信:男人出门去钓鱼,碰到的第一个人如果是女人的话,肯定会被“剃光头”。如此,女人钓鱼那就更加不得了。可我不信那个邪,妻子第一次跟我去钓鱼,就在木棉水库钓得一条大鳙鱼.被众人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3.
钓鱼总的来说是男人的天下,可是在世界上最佳的钓鱼者却是一位女人。 来自美国德克萨斯的四十三岁女子狄波拉,自一九八六年起已创造了二十项世界纪录。狄波拉现时所拥有的世界纪录,不论是男是女都以她钓的鱼最大,最多,令不少钓鱼男好手汗颜。  相似文献   

4.
因爱而钓     
拓温民 《钓鱼》2014,(15):1-1
询问一位钓鱼人他为何喜欢钓鱼,也许各人会有各人的答案。《大河奔流》就是一部力求寻找答案的著名钓鱼类影片。实际上,每一位钓鱼人都有属于他或她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顾珠英 《钓鱼》2010,(3):59-61
两个钓迷,一拍即合 我的那位俄罗斯同事左拉蒂娃,经常翻看我带去的《钓鱼》杂志。她告诉我,她业余时间喜欢到河湖上垂钓,而且还是伊尔库次克市钓鱼协会的一名副会长哩!她说,在俄罗斯有一支庞大的垂钓队伍,单就伊尔库次克市,就有钓鱼组织40多个、垂钓爱好者2000多人呐。  相似文献   

6.
欣逢百期,往事依稀,旧情复起,那些曾经有过的故事,又似昨日。怕晒黑就甭搞钓鱼一些老读者还记得那位曾在《中国钓鱼》杂志工作过的女记者─-张晓玫同志,不时有人还向编辑部问讯过她的行踪。晓攻是《中国钓鱼》杂志创刊后第二年调入编辑部的。她是老三届兵团战士,走运的是最后赶了个末班车考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她没钓过鱼,从来也没想过要钓鱼,但她一接触钓鱼杂志工作却很投入。那几年,无论是在北京或者是其它地方,只要有钓鱼活动,她都积极去采访。夏天钓鱼活动最频繁,但烈日的暴晒也是令人最难抵挡的,这对当时未婚嫁的姑娘来…  相似文献   

7.
喜爱钓鱼的名女人不多,喜爱钓鱼并上瘾的名女人更少。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女演员张金玲就是这凤毛麟角中的一位。 说起钓鱼,张金玲到现在还对于洋老师“耿耿于怀”。原来,3年前的一天,正歇了  相似文献   

8.
邓亚萍有三大业余爱好:唱歌、钓鱼和开车,这三个爱好虽然没有打乒乓球那么显赫,却也各有小成。唱歌——就是唱卡拉OK,曾经在全国运动员卡拉OK比赛上获过三等奖;钓鱼呢,也曾在各式各样的钓鱼比赛上露过脸;而开车则是她热衷的另一大爱好。 “我一直就很喜欢车。”一见面  相似文献   

9.
妻以前是强烈反对我钓鱼的。她的道理也很充分:在钓鱼区买张票得花10元钱,钓的鱼有时值不了10元,再加上经常买些渔具,最多不过打个平手;再说,鱼钓多了放在冰箱久了也不好吃,还不如买鱼吃;何况家境并宽裕,花钱费精力有时还累病了,钓些鱼回来,吃小完只能送人,到底划哪一头?放着一大堆家务事不做去钓鱼,我一个人在家里又是带孩子又是做家务,这星期天过得可累啊!说着说着,这鼻涕和眼泪就快滚下来了。说来也怪,男人不怕女人吵,不怕女人闹,就怕女人眼泪掉。也罢,不  相似文献   

10.
垂钓数十年,心态各异。而我的母亲却始终如一。母亲是喜欢我去钓鱼的,却又反对我钓鱼。现在想来,这并不矛盾。母亲善良、纯朴,目不识丁。她支持我钓鱼,是因为当年我整日里埋在办公室,缺少运动;她反对  相似文献   

11.
伏治友 《钓鱼》2010,(12):48-48
去年夏日的一天,在本地某鱼场钓鲫鱼的时候,发生一件怪事:由于天气不算太好,同去的五个人中,四个常钓鱼的人钓的鱼均不多,而第一次钓鱼的一位女士不但在数量上超过他们,而且钓上来的鱼个个都是大家伙。这令大家很不理解:论钓技,她可说一窍不通;论钓位,她那里并不比别人有优势:论钓饵,她用的和大家一样。找不出原因,大家只好一个劲地和她开玩笑:这个说她是狗戴帽子碰中的;  相似文献   

12.
江洋 《钓鱼》2003,(24)
在“红健杯”第三届全国女子钓鱼比赛中,从黄土高坡走出来的巾帼钓手张淑妙虽已年过半百却老当益壮,和年轻的女钓手们同池竞技,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让她当之无愧地获得了“青松奖”第一名的荣誉。然而,更让张淑妙开心和幸福的是由丈夫、山西大江渔具的总经理郗大江亲自为自己颁奖。说起张淑妙钓鱼,还结缘于渔具。1987年在山西太源花鸟鱼虫市场和丈夫郗大江共创了一个20平方米的小渔具店。因为地理条件,加上山西人不吃鱼的习俗,钓鱼者寥寥无几,而女人钓鱼,更是凤毛鳞角。为了把渔具店经营好,推广钓鱼运动首当其冲。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在山西…  相似文献   

13.
法律热线     
[案例分析]以继承为条件的赡养不应该有一位农村老妪,老头去世已快十年了,她一直和大儿子在一起生活。2007年3月大儿子也  相似文献   

14.
彦雪 《钓鱼》2004,(23):M002-M002
在我国9000多万钓鱼人中,有男,有女,这其中自然也有钓鱼家庭。一个家庭中,男人爱钓鱼,女人在男人的耳濡目染下,对钓鱼会逐渐从埋怨到喜欢,甚至也和男人一样爱上钓鱼,从此跟着挥竿舞饵。  相似文献   

15.
半个钓鱼人     
谢立娟 《钓鱼》2005,(8):34-34
我是个不会钓鱼的女人,但我却喜欢去看钓鱼,因为我老公经常去钓鱼。刚开始时我看他钓鱼,见他一脸专注的神情,仿佛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根本就忽略了我的存在,我常常在等待他钓鱼时不知不觉中睡着了。待收竿时,他才会想起身边的那只“睡猫”,然后拖着迷迷糊糊的我向家的方向走去。这种甜蜜而又浪漫的故事常常发生,我也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6.
如今,人们几乎不再直呼其名。每当介绍她时,总称她为聂卫平的贤内助,甚至不惜在这个称呼前冠以种种赞美之词,以表示对她的尊崇和爱戴。中国世俗的观念是女人的命运必须依附于男人,“嫁鸡随鸡”、“夫贵妻荣”的积习至今仍被当作真谛沿袭。妻子为丈夫作出牺牲被视为天经地义,一旦丈夫飞黄腾达,妻子尽享荣华富贵亦被认作顺理成章。这似乎是一个女人不可抗拒的法则。然而,她不是这样的女人。在她看来,女人应尽可能地维护自我,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应有独立的理想,追求和价值,既不可作为男人的附属品而存在,也不可靠男人的殊荣而炫耀。所以,每当她被人们介绍而省略其姓名时,她便有一种说不出的悻悻然:为什么不叫我孔祥明呢!  相似文献   

17.
李智 《钓鱼》2013,(12):62-62
掐指算来,妻子跟我学习钓鱼已经有五个年头了。初学钓鱼的时候,她既不会使用长竿,也没有掌握遛鱼的技巧,因此我把对象鱼定为了相对好对付一些的鲫鱼。一开始垂钓的时候,我就教她使用钓鱼王公司的经典产品疯钓鲫(本味香),因为这款经典饵料不但为老钓手、职业钓手创造了辉煌,更能为初学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很多初学者不可能像老钓手那样,可以一次把饵料和到最佳状态,妻子也是一样,在和饵的时候,或干或稀,每次都要几经周折,  相似文献   

18.
我像酷爱钓鱼一样酷爱《中国钓鱼》,因为我太爱她了,除了能外出垂钓的时间外,总忘不了要看看她。随着订阅时间的延长,杂志数量的增多,内容不断的丰富,使我学习《中国钓鱼》的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充实。刚订阅《中国钓鱼》杂志时,基本上是看过完事,后来发觉有不少文章对我提高钓技有直接帮助,所以就看了一遍又一遍,还用红蓝  相似文献   

19.
幸福其实就是自己的一种心理感受,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女人的幸福也是如此。男人们都很纳闷,到处都能听到他们的埋怨,现在的女人到底在想些什么,她们究竟想要什么,为什么现在的女人都不知足呢?女人要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什么才是女人真正的幸福?是汽车,洋房还是一个爱她的男人给她的稳定生活?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答案。近日编者在网上做了一个调查,调查对象是22-35岁的女性网民,学历在大专以上。根据统计显示,一个女人认为的幸福包括几大基本因素,一是健康,二是房子,三是钱,四是亲情,五是婚姻。至于大家所津津乐道的爱情,很多女人认为它虽…  相似文献   

20.
女人味也仿佛是不可言说,有女人味的女人,本身散发的魅力,不仅吸引着男人,其实也同样吸引着女人。一个女人说,在一堆人中,她总是比她的丈夫更先发现那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