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望、闻、问、切”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枝瑰丽的奇葩,它可以帮助医生全面、准确地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并以此为据对症下药,解除疾病。因而。“望、闻、问、切”四诊法,被历代中医大夫广泛使用。在班主任工作中,把四诊法与教育学生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样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战国时期的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历史教学中,也可以把学生当作“病人”,把教师当作“医生”,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断学生的病情。  相似文献   

3.
李成秋 《师道》2000,(1):48-48
望、闻、问、切、谓之“四诊”,是我国传统中医诊治疾病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班主任要使班集体健康发展,班集体成员健康成长,也有必要“望、闻、问、切”.  相似文献   

4.
“望、闻、问、切”作为中医了解病情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医生全面、准确地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并据此对症下药,祛除病痛,甚至起死回生,因此为中医大夫广为应用,达到良好的治病救人的效果。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把“望、闻、问、切”四法与了解学生、教育学生,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效果。一、留心观察,“望”清其表。所谓“望”就是教师通过细致的观察,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和情绪变化,从而及时、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有人认为:“班主任和学生天天在一起,对每个学生情况了如指掌。”其实,一个班主任要真正对全班、对每…  相似文献   

5.
“望、闻、问、切”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的杰作。而在当今日益蓬勃的语文教学改革中,这四种中医沿用的诊断方法也有了用武之地。弃医从文后的“望、闻、问、切”不但能  相似文献   

6.
中医诊断,有所谓“望、闻、问、切”法.在教学活动中,为了掌握学生学的情况,也可借用“望、闻、问、切”.通过“望、闻、问、切”,及时地调整教学的内容、方法和速度,争取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望、闻、问、切”是我国中医诊察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把这四种方法综合运用到班级管理中颇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病的传统方法,又称为“四诊”。医生运用这四种手段来收集疾病的症状,通过归纳分析,就可以了解疾病的成因、病变的部位、性质及其内在联系,最后确定治疗措施,下药除病。  相似文献   

9.
"望、闻、问、切"是中医了解病人病情的手段,它能帮助医生全面、准确地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对症下药,解除病痛。在班主任工作中,如果把"望、闻、问、切"与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10.
《说文解字》中记载了有关医学诊断的字,望、闻、问、切。望、闻、问、切是中医传统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又称为“四诊”。《说文》记录了古人对疾病的初期诊断情况,为后世临床和深入研究疾病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原始文献。  相似文献   

11.
“望、闻、问、切”本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作为教师,如果也能正确运用“望、闻、问、切”来诊断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对症施教,将使每一堂课中学生的学习效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同时也将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矮子爬楼梯——步步高。那么,在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四诊”在机修教学中的应用双辽职业中专李明纯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称为“四诊”。“四诊”不仅应用于医学,在机械修理教学中也一样适用。我在机修教学中进行了“四诊”的应用尝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望:即望诊,指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判...  相似文献   

13.
望、闻、问、切,谓之“四诊”,是我国传统中医诊治疾病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校长要使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学校各部门健康运转,也有必要“望、闻、问、切”。  一曰“望”,即通过视觉去观察。“有诸内,必形于外”,师生员工对外界事物反映比较敏感,喜怒哀乐都挂在脸上,表现在行动上。作为校长,不但要善于从他们的一举一动中洞察出他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防微杜渐;而且还要善于看清方向,“不为浮云遮望眼”,正确把握好办学的路线和方针。遇事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切忌目…  相似文献   

14.
温泉 《文教资料》2013,(20):91-92
我国中医诊法中的“望、闻、问、切”经历几千年的实践检验,孕育着切实可行的认知人体生理状态的诊理诊法,堪称医学之瑰宝。在声乐教学中合理运用“望、闻、问、切”法,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正>“望闻问切”俗称中医四诊,它是传统中医诊断疾病和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其实,教学中也需要教师有望、闻、问、切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要通过“望”读懂学生的活动,通过“闻”尊重学生的表达,通过“问”促进学生的思考,通过“切”解决学生的疑惑。数学教学中,教师善于“望闻问切”,既能因材施教,又能使学生主动因材适教。下面,以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图形的平移”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引用古代传统中医学“四诊法”,阐述了“望、闻、问、切”四种传统中医诊疗方法在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通过笔者工作体会及引用相关事例进行例证的方法对“四法”的内在联系、系统运用进行了分析论证,论述了其效果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望、闻、问、切”是我国传统中医辩证诊治的重要一环,被称为“四诊法”。四诊法不仅对病因能追根溯源,对症下药,而且对化解师生矛盾也很有借鉴意义。一、勤“望”:直面矛盾,及时化解师生关系是在互相尊重、相互协作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但由于教师与学生在年龄、经历、  相似文献   

18.
在中医学上,“望、闻、问、切”是一种传统的诊断病症的方法,把“望、闻、问、切”四诊法应用于电脑故障的检修方法上,有利于我们更准确、更有效的把握好解决问题的思路,其中的大部分计算机故障,完全可以采用简单的方法来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工作的“四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像中医大夫行医治病需要“四诊”一样,身兼科任的班主任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必须适时适势、恰到好处地施用“望”“闻”“问”“切”等“四诊”。这样,不仅能健康学生的身心,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还能卓有成效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20.
战国时名医扁鹊在长期的行医实践中,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他运用此法给人治病,诊断准确、疗效颇佳。笔者认为,望、闻、问、切“四诊法”,如果运用到教学中,也有利于教师组织和驾驭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