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主体性是主体在外显和内隐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主体性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个体心理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的教育。主体人格包括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主体性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着重论述了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并多方面去寻找实现主体性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与主体性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名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他关于教育要适应人的天性的发展和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标观,突显了人的自然主体性,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发展,初步奠定了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基础。对我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实施主体性教育,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主体性教育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是主体在外显和内隐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主体性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个体心理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的教育。主体人格包括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主体性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本着重论述了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并多方面去寻找实现主体性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的主体性是指研究对象的主体特征。苏联主体心理学只从本体论层面确立了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主体地位,却没有相应的方法论体系。躯体标记假设和行动研究为主体性研究提供了神经生理学依据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也不能自成体系。德国批判性心理学强调人的主体性,把主体性立场的心理学观点转化为实际的研究模式,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主体心理学研究思路。主体心理学、行动研究和批判性心理学从不同层次诠释了被研究者的主体性,向人们展示了心理学研究中的主体性发展进路。  相似文献   

5.
实施主体性教育能有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主体性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深化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需要。要正确把握高校自身主体性、教师主体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实施主体性教育必须树立主体性教育观,深化主体性教育改革,全面实施主体性教学。  相似文献   

6.
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现状,本文从心理学、教育学及经济学方面探讨在教学中建立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必要性。并尝试提出建立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的身心的全面、和谐、长久的的发展,其本质是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主体性教育理当成为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实施主体性教育,必须更新主体观念,开发主体能力,塑造主体人格,构筑人的生命周期内经久不衰的发展体系,从而实现主体精神的不断超越。  相似文献   

8.
储春 《学语文》2008,(2):6-7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现代化教育的本质规定就是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来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已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今天,“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发展主线”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理论——主体性学习理论日益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9.
以学生为主体探索服装专业课堂教学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装专业课堂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学生来说,随着他们认知能力的增长,情感体验与情感控制能力的加强,他们的主体性,通过教学活动获得了培育和发展。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不断提高的同时,他们的主体性也发挥着越来越强有力的、重要的作用,因此,服装专业教师应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充分把握、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基本策略,既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发挥学生主体性。  相似文献   

10.
解放教育的主张最先由巴西学者弗莱雷提出,他的解放教育学主要是一种阶级意识斗争的行动手段。而在当今时代,由于知识经济对人的创新能力的要求,主体性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人的主体生成意识的强调,解放教育学作为“完整的人”和谐发展的新途径又一次焕发了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主体性教育的开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逃不过兴与衰的规律。从反思主体性教育的发展遇到的困惑出发,意找到产生困难的原因,并认为以往的主体性教育带有“占有性”特征;从主体间性的“内核”出发来阐释其对以“主客二元对立”为基础的主体性的超越,并认为以此为基点的主体性教育是“共存性”的;最后从从主体间性的视角出发,来提出“学习共同体”建立的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12.
列维纳斯“他者”伦理中的“主体”不仅具有现代哲学中“主体”的一般内涵,同时还具有“为他性”、“伦理性”等多重特征。对教师的道德主体性有“道德代言人”、“立法者”、“道德完美主义者”这三个不同程度的要求。列维纳斯式的“道德完美主义者”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虽然难以企及,但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不仅为教师对学校伦理的本质及优化的路径提供了全新的思考向度,而且会不断涵养教师的精神气质,进而引领教师道德主体性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3.
从情态动词“能”和“会”的情态意义在主客观认知域上的对立倾向出发,考察二者在主观标记、言者主语和句子主语、条件的可否定与不可否定性、预设条件、自由形式和粘着形式等五个方面存在的主观性差异,得出“会”比“能”的主观性更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消费过程中主体性的缺失造成了现代社会中的严重消费异化现象。克服消费异化必须确立主体性原则,实现消费主体性的"去蔽"。消费主体性的伦理建构从主体的外部而言必须加强消费制度伦理建设;从主体的内部而言必须培育消费主体的道德意识,对消费目标、观念、行为及其关系等进行伦理省察。  相似文献   

15.
积极课程意识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课程角色的转变、教师主体意识的唤醒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它是教师以积极心理状态为依托、在课程领域内形成的专业意识形态,体现了教师对课程系统明了的认知状态、积极的支持态度、较高的反思水平以及主动的建构精神,具有生成性、正向性、个体性、缄默性等内在表征,需要在“内化——接受”、“转化——理解”以及“外化——建构”的过程中逐渐生成。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在哲学领域内出现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折,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都先后对主体间性问题作了探究。胡塞尔提出了先验的主体间性,认为“他我”是作为一种单子映现在自我中的。海德格尔用“此在”取代了胡塞尔的先验主体,开创了一种异于胡塞尔的“共在”理论。  相似文献   

17.
主体间性理论克服了二元对立的主客体关系,强调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交互作用,是主体性研究的深化,已经成为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尊重、协商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突出强调了区别于传统“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的教师主体地位,认为民主型教师、反思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应该是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下所有教师追求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主体性不否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历史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是第一性的,因而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也不否定历史主体的选择性。选择性是主体性的集中表现。历史过程是由主体的选择构成的,历史规律是通过主体的选择实现的。历史过程是历史规律的决定性与主体的能动的选择性的统一;主体性的实质是主体以自身的根据对自身活动的自觉的选择这样一种性质。坚持主体性原则就是坚持主全的  相似文献   

19.
对现实生活世界的疏离和互为主体性的缺失是传统德育模式的最大弊端。“双向主体性德育模式”紧紧依托生活世界,力求在“教师一学生”的双向主体性关系中,推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重双向互动,在情感交融的同时实现德育价值的体验和认同,以促进学生道德主体性的提升和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