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情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把情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以理激情,将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内容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以情激情,将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情感熏陶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以境激情,将学生实践活动中的情感培养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以行激情,将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的情感培育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实施"九爱"教育探索育人新径--小学生情感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结合点。在这一结合点上进行尝试,开展以爱为核心的情感教育———“九爱”教育活动,初见效果。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情感问题的本质是青少年对事物价值感的虚无或对自我价值和物质欲望的放纵.情感教育的追求和目标在于青少年情感体验内容的丰富化、自然化,情感唤醒和表达的规范化、理性化及情感能力的提升.教师的情感教育胜任素质是情感教育在动机、特质、知识、自我概念和技能等方面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情感教育胜任素质是推进情感教育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青少年从情感上接受法制教育,而且培养了青少年在法制教育中的心理品质。将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到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可采用团体式、小组式或个别式模式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意志力""责任感""生命教育"四个方面的教育,不仅能培养青少年的意志力、责任感,而且能提高他们的挫折应对能力和生命重视程度,更重要的是促使青少年提高法制信仰和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这符合新时代下法治国家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5.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是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开辟的一个新的途径,开展班级活动,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场景,目的是引导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说,班级活动是载体,在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解决心理困惑,影响其行为是开展班级活动的目的和立足点。如何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情感的交流和情感的共鸣及进行自我反思,这是本文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6.
唐迎珠 《考试周刊》2013,(60):183-185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心理健康教育备受关注,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幼儿教育更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在幼儿期就应该注意培养幼儿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塑造完整人格(王彦波,2006)①。幼儿社会性情感培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内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多处提到了"利用、借助故事和图书"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以游戏、活动为主,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体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特征。体验具有操作实践性,源于实践,重在过程。它从亲历的实践始,进  相似文献   

8.
抗逆力是近二三十年来欧美国家青少年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抗逆力的发现推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式变革。抗逆力是能力、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要点是激活抗逆力。借鉴抗逆力的研究成果,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由“关注问题”转向“关注优势”;坚持发展性辅导为主,障碍性治疗为辅的价值取向;把挖掘学生抗逆力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9.
自1999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2001年颁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来,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蓬勃发展,涌现出了大批的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并要求“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了更好地贯彻“十七大”精神,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开展了第二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TOP TEN”(十佳)评选活动,并在此对他们的先进事迹、先进经验进行宣传和表彰。 在首届“TOP TEN”(十佳)评选活动的良好影响下,今年各省、市教育行政科研部门积极推荐和参与。评选委员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权衡,慎重地评选出了第二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TOP TEN”(十佳)获奖集体和个人。由于时间紧、经验少,加上我们的视野不够宽阔,所以难免会挂一漏万。我们非常清楚,还有大批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先进工作者不知道有此项活动。我们会加倍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可能地使此项活动更加完善。 在此,我们向获得第二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TOP TEN”(十佳)获奖集体和个人表示衷心的祝贺!向所有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家、教研员、教师们致以崇高的敬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由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人们对青少年的成长就会理解为知识的增长和身体的健康,很少会想到“心理健康”。可以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在今天之所以会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与教育观念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1.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网络信息影响青少年的认知结构,影响青少年健康人格和情感的发展。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通过实施网络心理教育系统工程,创建权威的网络心理教育体系;加强对网络的使用监督,提高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加强网络管理的法制化,培养热心从事网络心理教育工作的优秀人才等方式,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精神,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引导儿童青少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创设和谐积极的学校、家庭及社会环境,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将联合举办"木铎心声"心理健康教育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13.
■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苏学恕/北京2001年3月■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活动” 《课堂教学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郑 飞/江苏2001年11月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几点理由》 常 勇/北京2001年11月 《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要求。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高科技、高效率、激烈竞争会使大多数青少年面临着升学和就业的心理压力,个人的择业竞争会使青少年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将知识的教学、理想的教育、情感的培养、心理健康的教育融为一体。只有这样,青少年才能面对挑战,战胜困难,立于不败之地。从这一个角度看,搞好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教育者的使命。搞好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德育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的需要。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德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构建互动心育网络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育”),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现代互动发展教育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在互动中自主建构而成的。据此,我们积极构建“师生互动”、“亲子互动…  相似文献   

16.
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诗句去赞美情感,歌颂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念。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使学生热情饱满、富有朝气、壮志凌云、记忆力增强,学生的心理潜能会得到高效率的发挥。而消极不健康的情感则会使学生垂头丧气、心灰意冷、偃旗息鼓。青少年的情感变化之迅速和频繁是如此的剧烈,作为在教育界工作的我,在教学中应如何渗透情感教育呢?又如何让情感教育发挥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17.
一、情感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无论在学习活动的准备阶段,还是进行阶段,或结束阶段,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也把情感态度确定为英语学科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之一。这充分说明了情感与英语教学存在息息相关的联系,其主要意义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之一,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他们的情绪情感对教育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对青少年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充分认识情绪情感效应的独特作用,把握青少年情绪情感的特征,尊重他们的情感需求,采取适宜的情感教育措施,积极开展情感教育活动,以切实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人际关系是情感唤醒的重要因素。人际交往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以及在人际交往中的挫败都会唤醒个体的消极情感。长期处在消极情感状态下不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容易导致个体出现一系列社会适应不良问题。小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缺乏、认知水平的有限,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阻碍,容易产生孤独、自卑等消极情感,从而对其身心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学校教育和教师应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护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家校合作等方面入手对小学生的消极情感进行适当调控,以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情感并不是附属于其他心理活动的“副现象”,而是个体心理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基本的动机系统,对动机和生理驱力起放大作用。”(斯托曼,1987)是人们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积极的情感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是其他心理因素不能替代的。情感在幼儿的各项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发挥作用,并影响其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