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那薇 《下一代》2012,(4):14-19
“教育唯真,和美唯家”,把学校打造成一个温馨的家,相信是很多校长的梦想,也是我努力践行的“真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长的快乐,让每一位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每一个家长都能收获教育的成果。让走进学校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在这所校园里,有一种力量在浸润自己,每一个人都那么舒展、快乐。”而这种力量,就是我要努力为之的“大气”所在。  相似文献   

2.
在与一些同仁交流时,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孩子真难教,要么是太顽劣,要么是悟性太差;上课时教师激情满怀,可学生却无动于衷,预期的效果总是难以达成.对此我并不认同.成功的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样有思想的传播和智慧的启发. 一、相信学生,相信教育 孟子说:“人皆可为尧舜.”这就是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相信自己,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不断完善自己,最终就一定会成为有用之材.  相似文献   

3.
拜读了《中小学管理》今年第7-8期中《给青年校长的复信(七)──说下属落后是自己无能》一文后,笔者有几点看法想与作者黄兆龙先生及同仁们商榷一下。该文的基本观点,笔者是赞同的。但对于“我一直恪守一个信条:决不向上级汇报自己下属的毛病或缺点(‘打小报告’),因为这只能暴露自已无知、无能,缺乏职业道德”这个观点,笔者是不赞同的,因为:①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看问题应当一分为二,不能把它绝对化。譬如,某教师有“手太长”的“毛病”,扣下学生学杂费、保险费,直至调动时还拖延不交,想据为已有。校长对其再三催促也…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一样,每个人都渴望得到领导的赏识、关注、尊重,体现个人价值.在对教师进行师德、品性、纪律、规范等教育时,若只是一味地采用生硬的“官方语言”对教师念“紧箍咒”,相信教师接受起来绝对是不愉快的.若校长经常地采用讲故事的方式与教师谈心,委婉地指出教师平时工作中的不足,并鼓励教师扬长避短的话,相信每位接受过校长谈心的教师,心中会是充满温暖的,定会以加倍努力工作来回报学校.因此,笔者认为,—位有水平的校长,应努力成为善于讲故事的人.  相似文献   

5.
在不彻底的认知研究范式下,学生仍被认为是不成熟、有待接受教育的人而不拥有自己的教育观念。在这种认识指导下的教育实践中,学生要么放弃自己的教育观念而曲意附和教师,从而丧失了主体性;要么坚持己见或走向与教师对抗,从而被视为异类,使教育走向低效。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的确存在自己的“教育观念”,并对自己行为产生实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提到研究,教师首先认为那是专家的事情,自己只是普通的一线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有关教育研究方面的培训,理论资源也较缺乏,搞不了研究。难道说教育教学科研真的就那么难吗?  相似文献   

7.
"师爱":教师素养的情感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师爱”的特点  教师爱学生是当师生通过接触、了解和不断交流之后 ,出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悦纳其学生的内心体验 ,是心甘情愿的付出 ,是一种想到自己学生的存在就产生的愉悦或关切、关注。[1] 师爱是教师的感情在教育上的反映 ,它具有丰富的特点。(一 )“师爱”的广泛性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署制定的优秀教师知识和技能标准中指出 ,“优秀教师热爱青少年 ,一心扑在学生身上 ,承认学生有不同的特征和禀赋并且善于使每个学生都学到知识。他们的成功在于相信人的尊严和价值 ,相信每个孩子的内在的潜能。”[2 ] 在学校教育中 ,教师应当平等…  相似文献   

8.
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教育理念。语文教育首先应该是情感教育。基于言语的情感教育,是语文情感教育最独特之处,也是通过语文教学活动进行情感教育所独具的优势。“言语是记录人生体验的心灵符号。无论你愿意与否,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言语记录心灵,要么是文本的,要么是话语的”,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讨论师生关系的班会上,16岁的晓斌这样说:“每个老师都说希望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但这绝对不可能,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一道厚厚的幕布,老师想穿过这道幕布,而学生却始终与老师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我相信在多数情况下,这句话是真的。尽管每位教师都真诚地希望学生进步,尽管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  相似文献   

10.
让自己成为“休闲者” 让自己成为“休闲者”。我尝试着实现“三不管”、“三管”的领导方式。所谓“三不管”,就是“财务不管”、“人事不管”和“常务不管”。具体地说.我兼任两所学校的校长。涉及两个独立法人和三个校区。在每个学校里,都有具体分管财务审批签字、分管招聘和考评教师以及对学校工作进行常务安排的副校长。这些副校长在工作中遵循了处理问题的基本规则,很少向本人“汇报”或“请示”。我认为,“汇报”或“请示”的前提有两条,一是这个问题的处理的确应该由校长完成,副校长处理有些勉为其难;二是副校长承认自己无能。副校长经常向校长“汇报”或“请示”的原因可能只会有三点。第一,处理问题的权利还没有全部到位;第二,校长对助手处理问题的结果经常表示出不满意;第三,助手的确无能。  相似文献   

11.
《好教师就是好教育》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就是书的标题。我非常认同作者的这个观点:好教师就是好教育。程红兵,上海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市语文名师培养基地带头人,他用自己的行为与业绩告诉我们,不要动辄就埋怨社会,把一切不如意都推给“体制”。  相似文献   

12.
许多时候,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无知无能的被动的受体,看作是只能接受教师指令的工具,无视、弱化学生的个性特征与主观能动性。其实学生都是一个个极具个性的充满活力的人!教育要呵护学生的内心情感学生的情感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恰恰说明了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们应该顺应这样的变化,不能用旧有的框架与模式来面对今日的学生。教师应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解读学生的内心,呵护学生的情感。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曾用“交换日记”的形式(教师给学生的生活日记加上长长的批语,发给学生,并为学生保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摆脱烦恼,走向美…  相似文献   

13.
“苏格拉底的无知”不是假装无知,他是真诚地认为自己无知。不过,这种“无知”不是经验性的无知,而是一种求知态度,即认为人类永远无法占有绝对真理,但又始终不渝、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苏格拉底的无知”引导了一种理想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不是权威,不是真理的拥有者,学术标准面前,师生平等。因此教师不是在传授真理,而是在向学生传达这种“无知之知”的求知态度和求知方法。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变得自足,然后自主地追求真理。  相似文献   

14.
金二木 《江苏教育》2007,(17):49-49
教育家办学的话题范围太广。我想重点说一点,这就是:教育官员首先要成为教育家! 提到教育家办学,一般讲的都是校长,似乎办学者仅仅是校长。其实,办学者至少包括管教育的官员、校长和教师三个层面的办学主体。在提倡“教育家办学”的理念下,这三个层面都应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家,三个层面的人都要努力像教育家那样去完善自己的办学行为。  相似文献   

15.
一提到“另类”,很多人可能马上想到“叛逆”“反潮流”等字眼,不易接受,甚至有些反感。那么,什么是“另类”教育方式呢?下面是我在教育工作中的自认为有些“另类”的教育片断。片断一:让学生学会经营自己的长处宋代诗人卢梅坡有诗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还有俗语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学生也同样如此。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用简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而应该独具慧眼,善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使学生学会经营自己的长处。我教过的学生中有个叫葛磊的男生,学习成绩非常糟糕,每次考试都拖班…  相似文献   

16.
提到德育,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比较有板有眼的生硬,作为一所以德育为先的百年老校,我们的思路是让德育“活”起来的关键是首先得让学生“活”起来。不是简单地通过教育、灌输,而是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接受教育。我们学校结合百年校训“诚勤朴爱”提出“激活德育,体验为先”的实施方案,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来接受教育,从而让德育“活”起来。,讲究体验教育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常言道:“校长应是教师的教师。”笔者认为,校长不一定要是教师专业知识上的老师,但一定要是教师人生、事业等方面的导师和引路人。校长对教师的管理,不应是严密监控和制度束缚,也不应是无所作为和顺其自然,而应是一种引导,引导每一位教师实现专业发展,走向教育成功。引导,应是人格的吸引和心灵的感召教师最看不起无知无能的校长,最恨缺德无行的校长。因而,缺乏人格魅力的校长根本不能对教师产生非权力性影响。校长要想真正有效地引导教师,就必须苦练内功,涵养人格,使自己具有宽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渊博的学识、深刻的见解、机敏的智慧、…  相似文献   

18.
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女士说:“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表现自己的舞台。每个人都希望能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精彩.而学校就应该是那个搭建舞台,为学生拉开大幕的‘人'”。高等师范教育承担着我国基础教育师资的培养任务,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针对现存的弊端,积极推行诸如“实行学分制”等各种教育制度改革的实验。  相似文献   

19.
人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人进行的。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己任,既让每个接受学校教育的人都能得到发展,也让每个从事学校教育的人在工作中同样得到发展;学生是学校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校长对学校的领导,是教育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哪里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师们,你幸福吗? 主持人(上海市北郊学校校长):当前教育和教育管理越来越倾向于“以人为本”。如果教育和教育管理不能了解人的需求而且是每个人具体的要求,那么“以人为本”是一句空话。人的最大的要求是什么?是幸福。而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教育者和管理者都应该十分关注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的每一个体的生命质量和人生幸福。今天我们在此讨论的话题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问题,我认为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是重要的.这关乎学生的幸福。为此,我请来了一些教师和校长一起来展开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