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论宋代诗僧创作的杰出成就--以道潜、仲殊、惠洪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僧人创作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与唐五代相比,宋代诗僧广拓了文学创作领域,在诗、词、散文、小说等方面都取得杰出的文学成就。其中道潜以诗闻名,惠洪以笔记散文奠定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仲殊则是词僧之冠。三位诗僧都能在某一领域立定脚跟,颇有造诣,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治文学史者宜予注意。  相似文献   

2.
画意诗情     
凄婉神伤, 读之恻然——李商隐的景物诗伊人李商隐(813-858年)诗继承、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成就很高。就内容而言, 有政治诗、咏史诗、写景咏物诗和爱情诗几方面。他的诗广纳前人所长,融齐梁诗的华丽浓艳,承杜甫七律的沉郁顿挫,学李贺诗的诡异幻想,形成了他深情、缠绵、绮丽、精巧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庄子文章的风格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丰富的想象力等方面,简要分析了庄子散文的文学艺术成就,揭示了庄子散文对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戏剧是在散文、诗歌高度繁荣后才发展形成的一种文学体裁,因为有了诗歌创作丰富经验,所以古典戏剧艺术成就是非常巨大的,甚至可以说已臻极致,古典戏剧艺术主要表现在“主脑”,“关目”与“语辞”三个方面,这些成功艺术技巧不仅使我国古典戏剧达到辉煌的创作高峰,也为现代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论李商隐诗的象征艺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商隐不仅在写作中大量运用象征手段,而且在象征艺术方面有许多创造。他能娴熟自如地运用整体象征手法。个性化和朦胧化是李商隐象征喻象的重要特征。李商隐诗“深情绵渺”的独特诗风和诗歌“多义性”特征的形成,都与其有意识地创造性地运用象征手法有密切关系。此外,李商隐诗中的象征还与比兴、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抒情手段存在密切关系。理清这些关系,有助于加深对李商隐诗象征艺术成就和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一为了弘扬中国古代文化,加强对唐代文学的研究,我们需要一部收录尽量完备、编纂体例精当的《全唐小说》。唐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处于繁荣时期。诗、词、赋、散文(骈文与古文)、小说、变文等各种体裁都有不少优秀作品出现,不过,相对地说,以诗、散文中的古文和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在文学发展史上,各自形成了一座高峰,足以代表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7.
庄子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代宗师,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散文中,《庄子》散文放射出灿烂的光芒,本篇文章从艺术角度的三个方面作了论述,使读者领略到《庄子》散文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苏雪林与中国新文化运动有着很久的紧密关系,她集作家、学者、教授于一身,不仅在教育界辛勤耕耘,而且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台湾当代著名作家余光中的文学成就之超卓令人惊叹。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探讨其文学创作成功之启示,认为余光中对于永恒的精神生命之不懈追求,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创作原动力;求新、求变的创作心态,促使其创作风格不断变化;从古典诗、现代诗吸取艺术技巧,对现代散文艺术创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苏雪林是继冰心之后,享誉国际的中国文坛耆宿,从二十年代的成名作小说《棘心》、散文集《绿天》问世,到后来的屈赋研究、学术考据,她的生平横跨两个世纪,创作生涯八十年,著作等身,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本文通过对苏雪林散文集《绿天》的分析与评价,探讨其早期散文创作的艺术风格,领略其散文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李商隐是晚唐成就最高的文学家。诗歌和骈文都写得很好,有独特的风格,以绰丽华美见长。他的诗歌创作着重在创造具有浓厚象征色彩的朦胧意境,他的散文创作则以格律缜密、色彩华艳的四六骈文名扬一时。通过他的诗文,我们可以窥见李商隐大胆地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明确反对文学创作的师圣明道,主张缘情体物、抒写性灵的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陈平原的《中国散文小说史》和顾彬的《中国文学史?中国古典散文》都设有欧阳修散文论的章节。两家所言实际上反映出古代散文研究的两种普遍存在的突出倾向,即一是从研究现代散文的经验出发来研究古代散文;一是从西方美文的观念出发来研究中国古代散文。前者看重古代散文中和现代散文面目相似的作品;后者径直以所谓边缘性、附带性、分散性、私秘性作为中国古代散文的特性。这些似乎都有悖于从古代散文创作实际、批评实际出发研究古代散文的基本原则,因而,所得结论未必尽能深中肯綮。  相似文献   

13.
仫佬族文学创作,虽然其作家文学发展史并不长,但新时期以来仫佬族文学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诗歌创作有新突破,小说创作发展迅猛,散文创作引人注目,仫佬剧创作成就丰硕。仫佬族文学创作队伍不断扩大,创作数量不断增多,形成具有多元文化审美意识的文学群体,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阮忠是近年来在古代散文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学者之一。围绕古代散文研究,他先后出版了《散文概说》、《庄子创作论》、《汉赋艺术论》、《先唐散文论稿》、《唐宋散文创作与批评》等著作,内容涉及广泛,视角观照独特,无论是文本解读还是理论阐释,无不体现了他缜密的思考和宏博的学识。在对先唐散文的系统观照中,阮忠善于打破固有的认识,提出自己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从文化与文学的通感中挖掘古代散文的艺术灵性,  相似文献   

15.
《汪榕培学术研究文集》是汪榕培先生的收官之作,也是其典籍翻译研究领域思想和成就的总结和梳理。全书紧紧围绕"传神达意"的典籍翻译思想,即展现了该思想体系的形成、发展及成熟,也通过古典散文、诗歌和戏剧的翻译实践,阐释了该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并为该思想在典籍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性提供了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6.
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书院在中国古代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上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典型代表,它在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创造过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文学是客观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唐代前期文学创作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形成了文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的时代。相应地,此期的文学研究在文学理论、诗格研究与散文文体变革等方面颇有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18.
孙天桐 《成才之路》2014,(28):65-65
广告在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它与中国的古典诗词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古代广告与中国古典诗词 许多人都认为广告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实际上,我国古代就有广告的存在。而且,广告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关系还十分久远。还记得大诗人李白的《客中行》吗?诗中写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相似文献   

19.
龚显宗是台湾知名作家和学者,有深厚的家学渊源和不俗的师承关系.多年以来,他在文化教育、文学创作、学术研究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对台湾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推动、对诗话研究及童谣研究的系统性建构及其研究视野的跨界与国际化等,都给当今学界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赵元任是中国20世纪有重大影响的语言学家和语言教育家,是语言方面的奇才。他还在音乐、戏剧、文学甚至摄影等艺术领域的许多方面都进行过卓有成效的实践,从而充实了他的学术研究内容。他把语言研究的成果运用于音乐作品的创作,把音乐知识和理论运用于语言的研究。30年代以后,他专门从事语言学研究,成为全世界公认的汉语言文字研究最有成就的学者。由于他的成就,学术界称他是“跨学科研究的楷模,是一个多专多能的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