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如果按题材内容划分,我国古代诗歌大致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以及咏怀诗等。不同类别的诗歌,其鉴赏角度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2.
正读懂诗意,是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要求。鉴赏时应该借助古代诗歌蕴藏的各种信息,找到小而精的切入点,才能准确理解全诗。一、看诗题,分清类别,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诗题往往是全诗的眼睛,是诗歌的灵魂,对理解全诗有指向作用,是解读诗歌的切入口。依据题材的不同,古代诗歌分为山水田园诗、送别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咏物诗、爱情诗、哲理诗、闺怨诗等。有不少诗  相似文献   

3.
朝鲜诗家曹伸在其诗学批评中大量运用摘句批评,涉猎内容广泛,包括摘句批评诗人做诗喜好、诗眼、诗歌意境、诗歌题材、诗歌风格等,并摘句消融了传统诗学观点,审美视角独特,论诗特色鲜明,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朝鲜诗家李溪在《星湖僖说》中对韩愈的诗歌进行了审美批评,批评的内容涉及韩愈诗歌的本质、诗歌的风格、诗歌的创作手法、诗歌的意境等,给爱好韩诗和研究韩诗的人提供了域外的诗评视角和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5.
朝鲜诗家李瀷审美批评视野中的李白诗歌论,包括李白诗歌的源流、李白诗歌的意象、李白与其他诗人的比较等内容,构成了较为完整的诗歌理论批评体系,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李白的域外的诗评视角与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朝鲜诗家李瀷在《星湖僿说》中对韩愈的诗歌进行了审美批评,批评的内容涉及韩愈诗歌的本质、诗歌的风格、诗歌的创作手法、诗歌的意境等,给爱好韩诗和研究韩诗的人提供了域外的诗评视角和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7.
王成 《绥化学院学报》2011,31(1):98-100
朝鲜诗家李溟对李白诗歌的审美批评,包括李白诗歌的源流、李白诗歌的意象、李白与其他诗人的比较等内容。构成了较为完整的诗歌理论批评体系,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李白的域外的诗评视角与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爱情怨女诗简介】爱情诗:自《诗经》以来,以爱情生活为题材的诗歌。怨女诗:分为闺怨诗和宫怨诗,闺怨诗多是抒写闺中妇女对丈夫的思念或抒写独居等内容的诗歌;宫怨诗多是描写帝王后宫与世隔绝的大量女性的生存困境的诗歌。  相似文献   

9.
一、教师如何引导欣赏古代诗歌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欣赏呢 ?(一 )必须理清诗歌的分类1 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的角度看 ,诗歌可以分为 :叙事诗 ,说理诗 ,抒情诗。2 从体裁上分 ,诗歌可以分为 :旧体诗 ,新体诗。3 从主题上分 ,诗歌可以分为 :送别诗、望月诗、伤春诗、悲秋诗等。(二 )需要学生准备文学作品在假期中布置一项作业 :按分类寻找古代诗歌并熟读成诵。开学后每天语文课前十分钟要求学生轮流讲解假期积累诗歌中的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讲解内容包括 :析题、作者简介、相关背景、语句讲解。(三 )教师引导入境教育家叶圣陶说 :…  相似文献   

10.
<正>诗歌鉴赏是历年高考语文考查的重点与难点,综观多年的诗歌鉴赏题得分情况,得分率普遍偏低,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往往是考生读不懂诗歌,无从下笔。如何提高考生诗歌的鉴赏能力呢?笔者认为,鉴赏诗歌,读懂诗题对提高考生的鉴赏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正所谓"万诗题入手,抓题作文章"。那么,诗题具有什么作用呢?应当怎样读懂诗题呢?一、诗题的作用(一)诗题显示结构类别古代诗歌内容,可分为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诗、边塞诗等。诗题往往能显示诗歌的结构类别,鉴  相似文献   

11.
孔敏 《学语文》2013,(5):42-43
诗歌鉴赏是阅读能力中要求最高的题目。也是考生失分较多的试题。那么怎样才能迅速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题。从而顺利地完成鉴赏呢?以下几种做法值得一试。一、关注诗题、诗眼、诗注在诗歌阅读中。我们触目所及的首先是诗题,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会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揭示诗歌的内容。读懂题目有助于了解诗歌的内容体式,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相似文献   

12.
悠悠千年,流传下来的诗歌数不胜数.按题材内容分,古典诗歌可分为登高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史怀古诗等.如果我们能够指导学生学会分类鉴赏古诗,有意识地积累不同题材的诗歌,明确它们的鉴赏侧重点,学会不同题材的诗歌的鉴赏方法,相信对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下面,笔者将以登高诗为例,谈谈同类诗歌的鉴赏.  相似文献   

13.
苏轼的诗歌中有一百二十多首有序言,其诗序的实质就是直接以“文”的形式作为“诗”的一部分,就是“以文为诗”。苏轼的诗序内容丰富、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同时,诗序与诗歌正文在内容、用韵、意蕴、风格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在诗歌整体中,超越诗序与诗歌正文的内容意义与审美风格才会呈现出来,诗序只有在诗歌整体中才能实现其价值与功用的最大化。“文”成为“诗”中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苏轼就这样以诗序的形式对“以文为诗”作出了发展。而苏轼笔下的诗序之所以有如此风貌,既根源于宋代的文化思潮,也是苏轼精神主体之彰显、内在素质自然流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王成 《河西学院学报》2011,27(3):16-18,118
朝鲜李瀷与清代赵翼对李白诗歌创作的理论评述包括如下内容:李白诗歌的语言特点,李白的《古风》诗,李白与杜甫、韩愈诗歌的比较等,给我们提供了域内、域外两个诗评视角。对此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拓宽李白诗歌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5.
<正>一、积累必要的鉴赏知识1.分清诗歌类别中国诗歌源远流长丰富多样,依据题材的不同,可以把诗歌分为不同的类别,有山水田园诗、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和赠友送别诗等。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方面各有特点,了解不同题材诗歌的一般特征,有利于正确理解诗歌内容。2.积累相关知识诗歌往往蕴含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诗歌的意外之象更需要仔细品味,这就需要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化常  相似文献   

16.
本文联系清代农学诗的创作及民间风俗景物,探讨此类诗歌在主题、内容及形式技巧等方面的特色,对具有突出成就的诗人及诗歌创作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评定清代农学诗在诗歌领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诗,古代与歌不分家,合称诗歌。当代诗与歌分别却很明显。诗与歌都比较讲究形式的完美,其中字数、顿数、格律、音韵等除表情达意外,主要目的在于形成一种音乐的旋律感,我们称它为诗歌的外节奏。所谓“外”,即它不是由诗的内容直接派生出来的,而是为表现内容寄生上去的。  相似文献   

18.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质朴晓畅等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3.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节奏美、含蓄美、意境美。   4.学习借鉴诗歌思维和语言技巧。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   3.感受诗中的思维灵感和语言美趣。   4.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铺设跳…  相似文献   

19.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作为六艺之一,是传统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诗歌教学在情感教育、道德教育、语言教育、知识教育、审美教育等方面,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诗歌教学的目的 我国素有“诗教”的传统。那么“诗  相似文献   

20.
文类解说 我们有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 商周时代就有了文字记载的诗歌,诗歌是我国最早形成的文体之一.在漫长的发展流变中.中国古诗逐渐形成了多种形式或内容的诗歌:古体诗、近体诗、词、曲……,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长短句……,乐府诗、田园诗、山水诗、边塞诗、隐逸诗、怀古诗、酬唱诗……,绮丽繁华的诗、古拙平淡的诗、奇思妙想的诗、浑然天成的诗、壮怀激烈的诗、温柔缠绵的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