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培超 《上海集邮》2000,(12):37-37
2000年6月26日从北京寄胶州的外埠平刷邮资标签封,标签上无徽记,无“中国邮  相似文献   

2.
在同一邮件上贴用两枚邮资标签或盖用邮资机戳后补贴邮资标签,可能都是因为失误而采取的改正措施。此处介绍三件 (1)北京三源里投寄外埠平信 贴31克1.60元标签一枚,44克2.40元标签一  相似文献   

3.
北京邮局使用带有业务种类如“外埠平信”、“外埠平刷”、“挂刷”等标志及重量的邮资签条,规格为56×  相似文献   

4.
近期笔者在整理北京邮区邮资凭证标签实寄封时,发现几枚变异的邮资凭证标签。现分别介绍如下: 邮资凭证标签中仅有“邮政日戳”的邮资凭证标签实寄封(图1):该“标签”实寄封是中华财税信息网于2001年9月21日寄给安徽省合肥市的,到达日期为2001年9月26日。实寄封上使用的是第三代邮资  相似文献   

5.
笔者集得一个挂号实寄封,封背贴二枚长80×宽40mm的不干胶机盖邮资标签。该标签纸呈乳白色,盖有红色邮政日戳和邮资已付戳,一枚邮资2元,另一枚邮资0.5元(见图)。此种不干胶邮资标签目前似少见。  相似文献   

6.
中国邮政2003年发行邮政用品64套98图131枚(其中邮资信封43枚、邮资明信片87枚、邮资信卡1枚)。与2000年相比,总枚数减少39枚,下降  相似文献   

7.
扈伦 《集邮博览》2013,(8):60-61
1988年5月10日,名为"邮资标签封"的邮品诞生在北京市邮票公司。我国第一枚龙年邮资标签封(图1)开始印制,编号B-Y.B.F1,底图为双龙戏珠,盖有1.2元国际资费戳和邮政日戳。随后的6年间,除北京市邮票公司继续印制了4套邮资标签封外,鲜有跟随者。至1998年,先后印制了带顺序号的8套邮资标签封,另配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信卡的资费相当于国内外埠信函的资费,如目前为1.2元,而映日荷花普通邮资明信片的面值是80分,按规定是不能制作信卡的。如果制作成了信卡,那起码欠资40分,所以,映日荷花邮资图制作成的信卡比较少见。笔者收集到4枚,且枚枚有趣,令人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9.
1917年12月29日发自直隶北京,1918年1月2日到达江苏南通(通州),由书画篆刻名家陈衡恪亲笔画马并刻生肖印“戊午”,隶书“恭贺新年”(图见封二),寄给他的岳母范老太太的一张普通邮资明信片。这应是我国较早的一张贺年明信片了。 这张民国邮政明信片印绿色帆船1分邮资图。1917年中邮资调整,补贴半分邮票1枚,符合外埠明信片邮资。明信片销有邮戳6个。3个为“直隶北京六年十二月廿九”,其中两个销票。1个为“六年十二月  相似文献   

10.
第二轮生肖邮票已出至一半,由于邮资调整,邮电部门将“画”与“字”两枚票的面值对调,“画”图成了挂号邮资,“字”图成了平信邮资,与前5年正好相反,让人看着别扭。其实何必非要墨守“一平一挂”的成规,两枚都印成平信邮资有何不可? 自1994年以来,为庆祝两国建交,中外联合发行邮票已形成系列,效果不错,但名称却过于含混。比如今年的《花卉》和《珍禽》,多年以后的新集邮者在目录  相似文献   

11.
一,“郁金香花”邮资封每年五月头两个星期,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国会山周围的郁金香花盛开,世界上最大的郁金香花节就在这里举办。2002年是郁金香花节50周年,加拿大邮政于2002年5月3日发行郁金香花邮票一套4枚,四种名贵的郁金香花(“温哥华城”、“蒙特卡洛”、“渥太华”和“毕晓普”)展示方寸。同时采用同图邮资图发行4枚邮资明信片。2003年5月6  相似文献   

12.
寄信要缴纳邮资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寄信也可以少花邮资,这不是投机取巧,而是邮资设置的原因。 2000年12月1日中国邮政发行XK1《圣诞快乐》(图1)和XK2《恭贺新年》(图2)两种信卡,邮资图中标注的是“国内邮资已付(平信)”,当时国内刚刚开始发行信卡,信卡邮资和国内外埠平信相同,这个“国内邮资已付”就相当于付费0.8元,而现在信卡邮资应该是12元,这个邮资信卡还是可以寄的。  相似文献   

13.
"普16型天安门图普通邮资信封"(图1)是新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五套普资封,因其邮资图采用了普16邮票中8分面值的天安门图案而得名。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邮资封片简目录(1950-1999)》中将其编为PF5普通邮资信封。普16中8分邮票图案为天安门与华灯,天安门朝左边,刷色为褐紫色;而邮资图刷色为桃红色,信封正反面文字及线段均为墨绿色。可能是多次再版印刷的原因,发现有浅绿色实寄封。此套普资封发行于1974年4月至1982年6月,发行时间跨距长达8年,同时又是普资封大全套中枚数最多、且又是最后一套面值8分的普资封。在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资片封简目录》、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中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在整理藏品时发现了一枚贴有北京大宗邮资标签的实寄封。(如图) 此枚标签最特别之处在于它的惟一码、日戳、面值均右移至标签的右士角,且有局部漏印的现象。(林军)移位兼局部漏印的北京大宗邮件标签@林军  相似文献   

15.
前面曾提到,自1950年7月1日起本埠信函邮资按外埠的半数核定。但邮集中有一封一个多月后由北京寄燕京大学的平信(图7)明明贴了400元邮票(改五200元两枚,销“北京(十八)一九五○年八月十二日十七时”三格式点线收件戳),信箱开出后却被盖了T型欠资戳,并补贴了华北版天安门图普通邮票300  相似文献   

16.
1996年我国发行的纪念邮资标签封较前增多,共有10套16种,另有邮资机盖戳封1套14种。其中,湖南省集邮品公司的《第一届亚洲(艺术体操)锦标赛》邮资标签封在邮资部分加贴一枚20分邮票,不知何故。1996年发行的邮资标签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行的邮政部门多。1996  相似文献   

17.
最近收集到1枚贴有邮资标签的实寄封,由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于北京建国门邮局2002年10月11日寄往湖南常德,所贴邮资标签按王晋枫先生的《北京新式邮资凭证考》一文分类(见《上海集邮》2002年第10期)和柳承美先生的《北京大宗邮资凭证标签的型别》  相似文献   

18.
张春清 《上海集邮》2004,(10):12-13
邮资信卡(XK)是国家邮政局于2000年开发的一种邮政用品,至今共发行XK1至XK6共6套、HXK20041套,面值大多为80分,少量为“国内邮资已付(平信)”、港澳、国际信函资费。但在2000—2002年,上海、广东等11个省、市委制的广告邮资信卡中,出现了用普通邮资片邮资图作为邮资信卡邮资图的品种,既不符合专用邮资图不得混用的规定,又不符合邮资信卡按国内平信(外埠)收费的邮资标准,显然违规。  相似文献   

19.
罗伟 《集邮博览》2012,(9):41-41
一张明信片经过多少次投递?没有人统计过,况且这个问题显得有些无聊。 如图所示,这是一张由江西南昌市寄往广东深圳罗湖区的再平常不过的明信片,采用一枚带40分邮资JP72纪念邮资片,加贴1992年发行的“黑鹳”面值20分邮票一枚,满足当时明信片外埠邮资。该片是笔者在2001新年来临之际,寄给本班已就业学生的贺年片。  相似文献   

20.
1981年11月中旬,我国邮电部印制发行了“HP”系列第一套贺年邮资明信片,以便让集邮者在即将来临的1982年元旦期间使用。自此之后,这一系列贺年邮资明信片连续发行了10年,共10套,总计31枚。自1991年改为贺年有奖邮资明信片后,一直发行到现在。HP系列第一套贺年邮资明信片共两枚,邮资图面值均为4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