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有一份在世界上极少见的独特报纸,曾被毛泽东赞誉为“天下独一无二的报纸”,也被周恩来称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报纸”。它就是由新华社出版发行的《参考消息》。《参考消息》于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创刊。1957年之前,一直是我国党政军领导同志参阅的秘密内部刊物。1956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从1957年3月1日起以四开四版日报形式出版《参考消息》报。几十年来,《参考消息》以不同于公开报纸的独特报道内容和浓厚的参考特色,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在国内影响很大,在国外名气也不小。2002年,《参考消息》发行量为320余万,是中…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5,(17):22-28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参考消息》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期间刊登的全部1014篇以"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报道进行报道倾向、编译形式和文体风格三个维度的考察,旨在对该报关于重大社会议题的报道策略进行全面而准确的阐释。研究发现,《参考消息》相对温和新闻生产策略也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特定社会议题脱敏和预防舆论"板结"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7年1月25日《参考消息·北京参考》报道“一场消防水龙头爆裂的事故.使1万多摄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照片意外‘现身’。”该报道的标题是《上海惊现万张经典照片——阮玲玉、胡蝶、黎莉莉等明星“重见天日”》.说的是民营企业上海王开摄影有限公司(2005年由国营企业“王开照相馆”改制而成)的事。2007年3月5日《参考消息.北京参考》刊载新华社记者王立武文《专家倡议尽速保护徽州文书》,指出“徽州文书正在大量流失.黄山市民间遗存徽州文书约10万份.但这些契约、票据、官文、告示、信函、礼单等珍贵文书,目前不仅在黄山市不少旅游商店公开叫卖,  相似文献   

4.
错在想当然     
山水 《新闻前哨》2011,(3):96-96
读《参考消息》2010年8月20日13版图说,法国开始驱逐吉普赛人,普字错,应为卜(文内共四处)。再读《参考消息》2010年8月21日3版右二条,同一新闻的连续报道,吉卜赛人,无误。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框架分析法,选取《参考消息》美国大选报道为样本,从报道体裁、稿件来源、版面设置、报道主题四个方面分析其新闻构架.通过分析,认为其为公众呈现了存在严重缺陷的美式民主,和平崛起的中国形象和期盼以合作为基础的中美关系图景.《参考消息》对美国大选的报道立足于中美关系,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于美国的态度以及国家利益诉求,十分到位地扮演了党和政府喉舌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崔力文 《新闻世界》2010,(12):94-95
本文借助新闻框架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参考消息》的涉台报道是怎么塑造台湾形象的,力图对《参考消息》的报道框架有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当晚,新华社的前身红中社成立并发布新闻。大会期间,红中社还抄收中央社播发的蒋介石在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编印出来供代表们参阅,这就是新华社历史上最早的“参考消息”。  相似文献   

8.
《参考消息》的“眼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6月召开的第57届世界报业大会,发布了最新“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名单”,中国20家报纸入选。其中,《参考消息》在世界日报中排名第9,居国内日报发行量之首。应本刊之邀,该报范伟国副总编写了“《参考消息》的‘眼力’”一文,虽然介绍的仅是编辑业务的一个方面,但却不难看出,《参考消息》能进入全球日报发行量前10名,实属其实力、实干的必然。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面对共同的信息源和众多的公共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对信息的判断、选择、梳理、整合等信息处理能力,使新闻报道分出了上下高低,使媒体显示出了不同的功底和实力。相信这篇文章一定会给读者带来诸多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9.
2007年6月4日在南非开普敦召开的世界报业协会第60届年会上,协会公布了2007年世界日报发行量排名前100位的报纸。我国有25家报纸入选百强。中国共有25家报纸进入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行列,是上榜报纸最多的国家,也是日报总发行量最高的国家,继续保持了世界报业第一大国的地位。其中,排名最前的是位列第五名的《参考消息》。  相似文献   

10.
新闻标题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键的点睛之笔,是吸引读者和受众的“招牌”。好的标题能抓人眼球、引人思考,激起受众继续探求新闻内容的兴趣。《参考消息》作为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国际时政文摘类报纸,标题制作一直秉承自身特色、精益求精。本文列举了《参考消息》时政版面一些优秀标题案例,据此简要分析和总结国际时政类新闻标题制作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1.
刘晋  王秀铭 《青年记者》2007,(14):23-24
考察信息的流动是否像考察风的方向一样使人捉摸不定?不是的,在当今世界上,信息的流动几乎同我们称之为风的空气的流动一样可以预测。一个或一系列事件时常打乱信息的流动,就像一场暴风雨打乱气象云图一样。但是在这些扰乱下面,存在着像季候风一样有规律的、可以重复的模式。J·凯泽就曾试图从他广泛而有代表性的研究中考察信息在世界上流动的规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参考消息》是新华社主办的一份历史悠久的参考性报纸,多年来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欢迎.但对于《参考消息》的早期历史,或许知道的人就比较少了.2006年9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四卷本的延安版《参考消息》影印本,其中收集了从1944年至1945年间的500多期《参考消息》.这些《参考消息》是由在延安时期担任新华社英文改稿专家的外国友人林迈可带到国外的,后由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收藏,并授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国内影印出版,为进一步研究《参考消息》的历史提供了新的史料.  相似文献   

13.
20年前的9月14日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徐璐”抢跑”.到大陆进行了两岸分隔38年之后的第一次新闻采访.轰动一时. 当年的中共决策层.面对不期而至的来自台湾民间媒体的采访要求.从促进台海交流、增进双方了解的大局出发.以乐观其成的心态和开放自信的姿态,给予了充分的配合和帮助,并明确指示“自由采访::台湾记者想采访谁,到什么地方采访,都要尽量满足,开放。” 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完成破冰采访之旅的两位记者日后回述道:”亲眼看到真实的大陆之后,不禁令我们感到过去几十年中.台湾当局所做的反共宣传是多么的僵化。”而他们的报道,经过大陆《参考消息》的转载,让平时看惯了大陆记者文风的读者们,闻到一股新鲜之风。 《自立晚报》抢先大陆行促使蒋经国加快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案的实施。自此.”台湾社会要求与大陆交流的力量.如万马奔腾,沛然莫不能御。”台湾老兵返大陆探亲、台商投资大陆、汪辜会谈达成“九二共识”、“江八点“提出、连宋络绎访问大陆……事实证明.尽管20年来两岸关系中有着这样那样的挫折和不和谐音,但由两岸新闻交流开启的台海民间交流之路越走越宽.目益成为保障台海和平的稳定器和促进两岸共同发展的推进器。 20年回眸,如何进一步发挥两岸媒体在促进台海和平互动中的角色.值得两岸同仁深思. 仅以此文纪念2007年中国记者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吕宁 《新闻记者》2006,(10):58-59
新闻编译,从字面上来看似乎就是把国外媒体的新闻翻译成中文。但进一步探讨,可以发现,新闻编译又不止于普通的翻译。因为经过编译后的成品,最终要刊登在我国的媒体上。因此,新闻编译其实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属报纸前十名的单张报纸平均利润下降率达到-56.57%。只有一些专门类报纸如:参考消息、环球时报、计算机世界、中国计算机报、中国证券报等的利润有增长。也就是说,如何维持一定的利润水平是当前报业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传媒》2008,(11):49-80
经历了从革命战争到改革开放各个历史阶段的洗礼,创刊77年来,《参考消息》从“内刊”到报纸、从“内部发行”到公开发行两次转型,以它的独特魅力和特殊作用影响了中国几代人。《参考消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窗口”,一直发挥着转达外部信息、提供决策参考、“种牛痘”增强免疫力、“经风雨见世面”等特殊作用。它作为中国人的“耳目”,通过独家转载外电、外报、外刊、  相似文献   

17.
似乎餐巾纸     
方英文 《今传媒》2004,(1):42-42
我最早知道的一份报纸叫《参考消息》,也是我至今读得最多的报纸。我印象里,即使在乱哄哄的“文革”年代,《参考消息》也没有停过刊。我是在我祖父那儿发现《参考消息》的。我祖父是镇上医院里的医生,名闻四方,一旦办公室里没有了病人,他便开始读《参考消息》。我觉得这张报纸并不好看,原因是它上面全是黑压压的文字,没有图片。  相似文献   

18.
张绮 《当代传播》2006,(2):108-109
在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各家报纸想尽办法赢得爱众的目光,仅就报纸的版面编排而言,“钢筋铁骨大窗户”的版面编排形式似乎成为竞争的常规武器,有些报纸片面夸大图片的作用而大肆发挥所谓的“图片效应”,这无疑加速了报业市场的同质化。而反观处于我国报纸发行量之首的“百万大报”《参考消息》的版面,却能很明显地感觉到它与众不同的独特的版面编排风格。本文从其版面入手,总结其版面编排经验和所呈现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9.
已经是深夜一点多钟,我照例进行睡前阅读。当看着《参考消息》上的一篇题为《布什:快乐的“语言艺术家”》特写时,忍不住几次笑出声来——好在是一个人,笑声没有给旁人造成深夜骚扰……  相似文献   

20.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天上掉下来已经过去两年半的时间了,如今美国宇航局又正式宣布要在今年7月13日再次“重返飞行”;接着又发布因发现存在故障,发射日期又改为7月26日。“发现”号能预期升空吗?世界舆论、各国公众都在密切地注视着。新华社驻美国洛杉矶分社记陈勇接到总社编辑部命令;说要加强一下已在现场采访的同事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