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以协同创新促进大学学科发展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学科发展的目标应从追随别人的问题、别人的发展,更多地转向更加自觉地服务于国家的重大需求、解决国家所关心和急需的重大问题上来。近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这份规划中最引人注目的词汇非"协同创新"莫属。自去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以来,这个词汇在高等教育界已深入人心。今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发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当前,各高校正围绕贯彻  相似文献   

2.
2011协同创新中心首批认定名单公示,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在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质量上迈出关键步伐。4月11日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一个值得标记的日子。经过长达一年的"培育期",在众多高校的翘首企盼中,首批14家通过"2011计划"认定的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名单出炉,并开始在教育部网站公示。首批14家协同创新中心涵盖量子物理、化学化工、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多个国家发展重大需求领域。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该计划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科技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与"211  相似文献   

4.
"2011计划"已经成为党和国家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这一计划强调的协同创新理念已经对高校原有科技工作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深刻认识协同创新的重要意义,如何深入推进协同创新的各项重点工作,如何营造协同创新的良好环境,已经成为高校科技工作内涵发展的重要前提,也决定了今后高校科技工作的竞争与合作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高教三十条"和"2011创新计划"适时颁布实施。这也旨在促进高等教育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推动高校科技的协同创新,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随着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人们  相似文献   

6.
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及其战略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同创新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重大战略选择。面对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求以及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高等学校必须从协同创新的前提、关键、途径、基础和保障5个方面入手,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担当更大重任。  相似文献   

7.
现有的各种支持计划、创新基地、合作平台已经推动了高校资源的部分整合和有组织的创新,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比如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开放度有待提高、科教结合有待加强等。"2011计划"的推出,有助于探索适应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一、面向重大科研需求,创新组织形式是趋势协同创新中心必须以解决重大问题为导向,把协同创新的目标聚焦在国家重大需求中产生的关键核心科学问题上。  相似文献   

8.
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财政高等教育协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于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按照"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分为四种类型:以自然科学为主,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面向文化传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型的科学类别,特别是作为应用类型的财政科学,应顺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在探索协同创新模式过程中,为政府改革财税体制、制订相关政策,提供基础性、技术性的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蕾磊 《大学生》2013,(13):55-57
计划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重头戏“2011计划”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成果。“2011计划”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我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实施该计划的核心任务和重要支撑就是要推动高等学校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强强联合,建设面向文化建设、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等四个方面的协同创新体,促进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艺术院校在协同创新方面有天然和独特的优势,具有较强的  相似文献   

11.
以"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和互联网的创新、融合与运用,从而导致工业、产业乃至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引发的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迹象已经呈现,西方发达国家都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这场新的变革.在此时代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培养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以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了"协同创新"理念,这一理念无疑为我国高等学校由外延发展到内涵建设转型指明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本文基于此,对近年来学者在协同创新与高校转型发展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把大力加强协同创新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吹响了高校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的号角,既是对高等学校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一种期待,也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到强的新征程。为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这是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13.
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创新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重大战略。在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创新的背景下,面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协同创新对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高校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公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在国家竞争力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新兴产业中发挥协调创新的作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第三个重大战略工程,高校应结合发展需要和实际条件对生源选拔进行改革,为人才培养夯实生源基础。  相似文献   

16.
协同创新理论探讨及区域发展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等为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路径。开展协同创新既是当代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使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构建区域发展协同创新机制,对于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12年3月22日至23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以部署实施《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根据《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我国将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力的学术  相似文献   

18.
国家"2011计划"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已经在全国高校全面铺开。各高校积极响应,纷纷制订适合学校发展的协同创新计划。协同创新的主体是高校,关于协同创新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协同创新对高校的固有职能的反哺作用研究不多。本文主要研究了协同创新对高校固有职能的反哺作用,即协同创新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反哺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12年3月22日,国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联合颁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随着"2011计划"的全面推进实施,创建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发挥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实现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依靠创新驱动的转变,已成为高校为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协同创新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阶段所肩负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20.
开学前,吉林省各级教育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精心布局,井然有序地做好新学期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正常开学。今年年初,吉林省提出要建设高等教育强省,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深入实施国家和省级"2011计划"项目,加大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投入力度,建设7个协同创新中心;实施增强高校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