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火星上面有水已经是没有什么异议的了,因为不管是大量的火星探测飞船所临空拍摄的照片,还是人类派遣的火星车的亲密接触,都发现了水仍存在于火星的证据。这个发现不能不立刻激发起人类最大的亲切感和想像力,因为水不言而喻地让我们联想到生命!尽管存在水并不能保证会出现生命,但是至少为生命的出现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那么火星上面的水环境能不能为生命的出现提供足够的条件呢?这是人类最为关心的下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航天服(space suit),又称宇航服,是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最重要的个人救生设备。航天服可分为舱内航天服(IVA spacesuit)、舱外航天服(EVA spacesuit)和舱内舱外航天服(IEVA spacesuit)三大类。舱内航天服又称为救生航天服、救生全压服、发射航天服或再入航天服,主要用于发射段和返回段,保障航天员在座舱发生失压情况下的生命安全。舱外航天服主要用途是保障航天员在母航天器外的工作,可分为在零重力轨道出舱的舱外航天服和在星球表面出舱的舱外航天服。舱内舱外航天服同时兼具了舱外航天服和舱内航天服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用这道难题考考一位通晓天文学知识的朋友:最小的肉眼可见的天体是什么?提示:它比月球还远,在火星之外。答案是——灶神星,一个介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尽管只有523公里宽,几乎还没有亚利桑那州大,可灶神星依然是一个有着复杂地质历史并且与地球关系亲密的行星。3月份是它7年来最接近地球的时候,当它悄悄地滑过室女星座的时候,人们从地球上就看到了它。  相似文献   

4.
更正     
我很喜欢贵刊3月号的《它真的能帮助我们找到火星生命吗》这篇文章(第86页),文中介绍的机器人Zooe虽然简陋,但是却很实用,最重要的是它能肩负起寻找火星生命的重任。要知道人类在太空探索方面最重要的一个愿望就是能发现地外生命。但愿这个探测机器人能实现人类的这个愿望——起码能证实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相似文献   

5.
火星上究竟有没有生命,百余年来始终是科学界和社会公众的热门话题。美国国家宇航局于1996年8月7日宣称已找到火星上曾经存在生命的证据。但是,事情却远非那么简单……火星“运河”之谜火星与地球在相对运动中有时会特别靠近——彼此仅相距5600万千米,这称为火星“大冲”。1877年火星大冲期间,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基帕雷利用当时堪称一流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发现火星上有许多相当直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殖民的脚步将远至火星。如果人类真的建立了火星殖民地,那么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一些科学家认为,火星殖民地应从地球独立出去,并创造火星文明。这是因为火星独立将是一个趋势——即使最初的火星殖民者会遵从母国的法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后代会把自己当成火星人,而非地球上某个国家的人,因此最终他们很有可能反叛。并且,根据1967年103个国家共同签署的《外层空间条约》规定,地球国家不能将太空领土占为己有。因此独立可能是火星殖民地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中国青年科技》2005,(10):28-30
衣——造价昂贵,功能齐全航天服按功能分为舱内用应急航天服和舱外用航天服,两者差别很大。但要说明的是,飞船轨道飞行时,航天员一般不穿航天服。一般说来,舱内的气压、湿度、空气质量都是适宜人生活的,舱内航天服只是在发射、上升、返回或座舱漏气时发挥作  相似文献   

8.
在犹他州的这片红色沙漠上,准备前往火星搜寻地外生命的太空旅行者——最早将于2035年登上火星——在这里进行训练。[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1999年12月6日,美国航天局与计划在火星南极地区着陆的“火星极地登陆者”所做的第7次联络失败后,不得不承认,这个庞大的探索计划连同1.65亿美元都泡了汤。这也就是说,在短短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接连有两艘火星飞船遭到了厄运。尽管此次失误的原因尚未查明,但9月23日在火星上空焚毁的“火星气候探测器”完全是一个低级错误造成的:制造厂家用的是英制,但航天局的科学家却以为是公制,以至于让它降落到了60千米的高度——在那样的高度,火星的大气已经相当稠密,飞船经不起剧烈的磨擦……  相似文献   

10.
正火星是古往今来人们在宇宙中最关注的一颗行星,火星也是多国探测器扎堆前往的地方,火星还是人类外星移民的首选之地,这一切都归因于火星与地球有太多的相似之处……1.一天的长度火星的自转和地球十分相似,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37分左右,这意味着火星的一昼夜仅比地球稍长一点儿。而且火星也是自西向东转,所以火星上看太阳同样是东升西落,太阳是耀眼的白色,而太阳周围一圈呈现暗蓝色,这是火星稀薄的大气和太阳折射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知多少     
《科技新时代》2009,(1):109-114
Q在火星上从事哪种职业最好? A:如果你刚在这颗红色的星球上着陆,正在寻求一个全新的开始,那么可以在当地的太空装备店里售卖呼吸器,工作是轻松,但那是个没有发展前途的职业。火星上机会多多,关键是看你如何把握了。这里给你介绍些秘诀——从事建筑业吧,你会学到些实用技术,而且也只是在火星的表面工作。  相似文献   

12.
马强 《科技新时代》2008,(10):38-39
按照计划。美国航天航天局将在明年秋天发射其迄今为止最大的火星车——耗资18亿美元、SUV大小的“火星探测实验室(MRL)”。尽管MRL的承载能力是目前在火星上工作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的5倍,但一组瑞典科学家称,假如有他们设计的球形机器人的帮助,MRL的作用将被极大地拓展。  相似文献   

13.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也不是。可以明确地说,每一项宇航试验,每一次宇宙飞行都会使我们更接近火星。人类对这个桔红色的星球曾不只一次地编绘出种种美丽的神话。人们给火星想象出了许多合乎情理的东西,甚至还提出火星上有有翼动物。美国出版界还发布了发现火星上有类似埃及金字塔的消息。应当承认,在太阳系内除了地球之外只有火星的自然条件可能适合人类居住。迄今,在火星上寻找生命痕迹的一切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今后不再进行这种努力。我们知道,太阳赋与火星的热量只及地球的一半。火星上夜晚的温度为-100℃,白天即使在最好的气候条件下也不过零上几度。实验室里模拟火星条件的生物试验表明:有一些地球生物死亡,另外一些处于“冬眠”状态,还有一些却活下来了,而且还繁衍。低温、稀薄空气等恶劣自  相似文献   

14.
<正>航天服(space suit),也被称为宇航服,是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最重要个人救生设备。航天服可分为三大类:舱内航天服(IVA spacesuit)、舱外航天服(EVA spacesuit)和舱内舱外航天服(IEVA spacesuit)。舱内航天服又被称为救生航天服、救生全压服、发射航天服或再入航天服,主要用于发射段和返回段,确保航天员在座舱失压情况下的生命安全。舱外航天服的主要用途是保障航天员在母航天器外进行工作,分为在零重力轨道出舱的舱外航天服和在星球表面出舱的舱外航天服。舱内舱外航天服同时具备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送别叶利钦     
刘中伟 《百科知识》2007,(6S):20-21
“人应该生如明亮火焰,绽放最耀眼的光芒,最终火焰会熄灭,但却胜过卑微的小火星千百倍。”——叶利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它的一部分变成了洗衣袋,另一部分变成了试验卫星。这件被回收再利用的俄罗斯航天服在距离地面2800万米的太空中漂浮.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创造性的一次废物再利用尝试。这个临时飞行器被称作SuitSat.是俄罗斯的一位业余无线电操作员灵机一动想到的办法,他想到可以在国际太空站狭小的空间中合理地利用旧的航天服。为了对这个创意进行测试.国际太空站的成员在一件航天服中塞满了无线电发射器、一些数字化的录音(包括孩子的声音)、3节电池以及一件旧衣服.然后把这些东西抛出了太空舱。在接下来的两周里,安装在头盔上的天线不断地向全世界的业余无线电操作员播送着这些声音.直到电池耗尽。之后它会静悄悄地在地球轨道上运动,直到今年8月份按计划在大气层中坠毁。对SuitSat-2的试验将于明年进行。  相似文献   

17.
据国外媒体报道,下个月,太阳系中行星的位置将会对地球与火星探测器之间的通信造成影响。从地球的方位来看,火星将会位于太阳的正后方。而在这一位置,太阳将会对地球与火星之间的通信造成干扰。  相似文献   

18.
正在太空中活动,航天服必不可少。毕竟,穿着普通的衣服是无法在太空中活动的。航天服与普通衣服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是一个维生的系统。目前,我国航天员服装系列分为在轨系列、地面系列和服装配饰,共有10套。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就是在轨系列航天服啦!在轨系列航天服是保护航天员在太空不受低温、射线等侵害,并提供航天员生存所需的氧气和气压的个人装备系统。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它又分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主要由服装、生保系统和通信系统等组成。  相似文献   

19.
地球的姊妹星--火星,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知的和地球最相似的行星.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都对火星寄以厚望,希望在它上面能找到地球之外的生命,火星人也是科幻作品用滥了的题材.可是火星带给人们的只有失望.火星虽然跟地球有几分相似,可具体的条件就差远了.火星稀薄的大气,变化剧烈的气候等等,这一切似乎都在对生命说不.而其中最致命的不利因素就是火星上没有液态水.  相似文献   

20.
甘勃 《金秋科苑》2008,(21):32-32
“神七”任务圆满完成。“飞天”舱外航天服能顺利通过太空的严峻考验,舱外航天服试验舱自然功不可没——它能为舱外航天服提供一个与空间在轨飞行相似的环境。2008年6月出版的《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上发表的《载人航天环境模拟技术的发展》介绍了研究人员是如何设计这种相似环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