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涛  刘秀杰  张圣武 《内江科技》2009,30(5):122-122
本文通过CFRP加固混凝土梁与预应力CFRP加固混凝土梁的破坏类型对比、理论计算、影响因素的研究可知。施加预应力可以充分发挥CFRP加强性能,对受弯构件的开裂荷栽、极限荷栽及抗弯刚度大大提高,从而使其高强度的特点得以提前发挥。提高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静  刘向东 《科技通报》2015,(2):230-232
泡沫混凝土在应用中存在强度偏低、开裂、吸水等缺陷,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泡沫混凝土会产生开裂,需要研究泡沫混凝土的刚度软化与剪力传递关系模型,准确描述混凝土结构长期变形及受力行为的徐变耦合特性,掌握服役期内的结构的长期变形及受力状态,为建筑结构防护提供参考。传统模型中仅考虑未开裂部分混凝土的徐变及开裂混凝土对整体刚度的影响,在裂缝的存在,使得混凝土结构刚度降低。提出一种基于裂缝坐标系下泡沫混凝土刚度软化与剪力传递关系模型,分析泡沫混凝土徐变产生及载重分配的机理,得到单轴受压条件下本构关系,按等效应力-应变关系来计算变化的切线弹性模量,在裂缝坐标系下,较准确地描述了泡沫混凝土的平均盈利比率变化与温度和刚度软化之间的关系,经算例验证表明,计算结果可靠,计算精度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混凝土T梁在施工过程特别是预制环节中,易产生裂缝.通过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实例,介绍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徐变是混凝土结构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持续产生变形的主要因素。为探明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在混凝土徐变作用下的长期变形及其影响,本文以某铁路混凝土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桥混凝土实验室测试数据和实地环境资料建立徐变修正模型,使用Midas Civil平台开展数值模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服役时间增加,混凝土徐变不仅导致主梁下挠,还会进一步导致拉索和主梁内力重分布。计算结果显示桥梁服役20年,主跨跨中下挠量达到87.89 mm;近塔端拉索索力显著减小,幅度达到11.43%,边跨远塔端索力小幅增长1.67%;索塔处混凝土主梁负弯矩峰值涨幅达到18.9%,易引发主梁开裂,需重点进行裂缝监测;索塔支座反力涨幅达到11.28%,是支座养护的重点部位。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结构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详细分析了混凝土早期裂缝的起因及开裂机理,接合多年的预应力桥梁的施工经验和多座预应力连续梁桥对混凝土裂缝的成功防治,提出了预应力桥梁砼早期裂纹有效防治的可操作性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现有的商用计算程序大都不能满足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计算的需要,原因是一般的计算程序不考虑梁的轴向变形,荷载的分布形式比较简单,同时墙单元采用薄壁柱来计算,计算出来的刚度比实际结果要大。为了改进这些不足,更好满足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计算的需要,编写了空间结构计算程序。二、力学模型此程序采用空间力学模型,梁、柱采用空间杆系单元,墙采用壳单元。梁、柱单元两端各有六个未知数,分别为u,v,w,θx,θy,θz,单元刚度矩阵为12×12的方阵;墙单元采用4结点20个未知数的等参元,每个结点含有5个未知数,分别为u,v,w,θx,θy,单元刚度矩阵…  相似文献   

7.
武江 《科学中国人》2014,(2S):33-33
本文根据对某工程混凝土管道开裂检测结果,以钢筋裂缝展开应力为基础,应用裂缝荷载的意义及极限弯矩与裂缝荷载弯矩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结合混凝土管道损伤状况及裂缝特征,确定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承载力计算公式。分析混凝土排水管道开裂的原因,总结埋地混凝土管道破裂特征及计算模式,为今后类似工程事故提供给一种检测、计算、分析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桥梁箱梁预应力梁张拉拆模后出现竖向裂缝和沿钢铰线分布的斜裂缝,通过现场调查和承栽力验算,分析预应力梁裂缝原因并提出治理建,还议针对公路施工预制梁现场经常出现的由于施工原因而造成的混凝土裂缝,对其进行分类,并对各类裂缝出l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种常见的处理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浦海翔 《科技风》2011,(17):159-160
本人参与的重庆世纪广场项目,框架核心筒结构,施工过程中,在南北塔一到二层现浇梁拆模后发现部分梁出现开裂,其裂缝形态基本均为竖向裂缝,开裂梁平面分布位置主要在筒体周围并与筒体相连。后经检测鉴定为收缩应力开裂,不影响结构安全但影响结构耐久性。本人结合实例总结出一些混凝土施工经验及裂缝控制措施;在后续施工中针对裂缝产生的因素提前预防,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建筑领域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建筑对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混凝土工程结构中对裂缝的控制更为严格,建筑结构所承受的荷载以及其跨度更大,建筑设计中对结构的刚度以及其变形控制的要求更高等等。在此条件下,原有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建筑的需求,而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就由此应运而生,并成功的被应用在许多大型建筑工程的梁结构施工中,现本文通过分析预应力混凝土梁在大跨度的建筑结构中的作用,以某建筑的梁结构施工工程为例,来探讨高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为同行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相关案例。  相似文献   

11.
介绍27m跨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包括预应力筋布置、预应力损失、裂缝及变形计算等,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5,(17)
以某悬臂浇筑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为例,分析了裂缝的分布特点,通过箱梁框架模型的计算,分析了产生这类裂缝分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先张预应力空心板、预应力混凝土梁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发展很快,因其具有使用年限长、变形小、造价低、施工方便等优点,因此有着极强的竞争力,采用相当普遍。但是,有些板梁在施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开裂,以至增加养护、维修费用,缩短桥梁使用寿命。产生裂缝的原因除了混凝土、钢筋存在质量缺陷外,还与板梁设计环节、施工质量、气候环境等外界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结合盘营客运专线中铁九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大洼制梁场32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工程实例,介绍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客运专线铁路双线简支箱梁静载试验的方法和数值分析方法。试验与理论分析表明:梁体静载试验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可靠,箱梁刚度和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桥梁施工是公路建设中经常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技术被充分采用,有效地解决了许多技术性难题。具体来说,预应力结构利用了混凝土材料具备的高强度物理性能,可防止桥体发生裂缝问题,降低结构重量,进而拓展桥梁的实际跨径。且采用预应力技术施工的公路桥梁刚度较大,桥体整体结构性相对更好,对于使用和维护都形成较大的便利。经过近几年的施工经验累积,预应力技术已非常成熟,在公路桥梁建设中有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以改善结构功能,解决其它结构材料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工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预应力混凝土也存在混凝土结构的通病即裂缝问题.本文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开裂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为以后施工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阐述了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的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关键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方法等方面的进行全面分析,对施工中裂缝的控提出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18.
在无粘结预应力扁梁-密肋楼盖体系的应力张拉过程中,对楼板的变形、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变形和应变进行了现场测试,分析表明楼盖体系中建立了有效的预应力效应,并指出楼板平面内刚度对扁梁中的预应力效应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26)
通过对不同混凝土强度的两组共6根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抗弯承载力对比试验,分析了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和体外预应力与碳纤维布联合加固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和破坏形态、应变状态、刚度和延性。分析结果表明,体外预应力与碳纤维布联合加固可以明显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使得加固梁的使用性能,加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桥梁施工建设中,由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结构体系伸缩缝少、刚度较好、变形不大等特点,使之具有抗震能力强、养护简便等优点,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作为较常用的桥梁结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深入分析掌握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相关问题,对于提升桥梁施工质量,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畅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