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藏界》2008,(12)
瓷器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承载着中华文明。但瓷器由于坯薄,釉面光滑,稍不留神就容易损坏,一件价值高昂的瓷器可能瞬间即成为与其价值相差甚远的瓷片。为了使残破的瓷器能充分体现其原有的价值,还其本有的历史、科技、艺术等诸多价值,就必须将其修复、还原,使之发挥更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乃至经济价值。复古堂文物修复中心至今为止已修复了很多曾经残破的古代瓷器。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07,(1)
近日,由中国文物学会监制的海峡两岸20件国宝珍瓷高仿品首次对外公开发行,让人们第一次能亲眼目睹两岸国宝瓷器。这批高仿瓷器为什么引发了公众如此浓厚的兴趣?它的收藏投资价值在哪里? 20件瓷器均是稀世国宝,仿制工作长达3年时间。  相似文献   

3.
曾繁义 《收藏》2001,(8):37-38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的古代瓷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在造型、色泽、装饰等方面具有高超的工艺水平,蕴涵了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相似文献   

4.
《收藏》2020,(7)
正长沙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窑址主要分布在湘江东岸的望城区铜官镇和石渚湖沿岸。现存窑业遗迹包括挖泥洞、作坊、货仓、码头、窑工生活区、墓葬区等,涵盖了从原料采集、加工,到瓷器制作、烧造,再到产品销售的整个瓷器产业,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长沙地区的瓷器烧造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从东汉至唐"安史之乱"之前,长沙窑属于岳州窑外围窑区。"安史之乱"后,南迁的窑工带来了北方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浅绛彩瓷的价值取向,目前收藏界及研究者存在一定的歧义。2008年,沈阳的初国卿老师明确提出了"瓷本绘画"的概念,认为浅绛彩瓷画集五种最具文人气的艺术为一体,是中国瓷、中国画、中国诗、中国书法、中国印五种国粹艺术的大集合,对浅绛彩瓷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准确的定位。江苏常熟的徐锦范老师在编辑《中国晚清浅绛彩瓷器》一书的过程中,认为浅绛彩瓷器的价值取向应从四个方面着眼,即美学价值、文学价值、史学价值、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制造技术的国家,青瓷是中国瓷器史上烧制最早、时间最长、体系最完善的瓷器品种。龙泉窑作为宋代最有代表性的青瓷窑之一,在中国瓷器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她独创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是我国青瓷工艺的最高成就之一。龙泉青瓷,把"千峰翠色"、"雨过天晴云破处"、"如冰似玉"这些数百年来人们对优美青瓷的理想变为现实,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黄卫文 《收藏》2017,(1):52-59
定窑瓷器是故宫博物院所藏中国古陶瓷类文物中一项重要的民间瓷窑收藏,目前收藏的历代定窑瓷器共计约300件,藏品来源分为清宫旧藏与故宫博物院建院后入藏两大部分,其中以北宋定窑白釉孩儿枕等为代表的清宫旧藏定窑白瓷数量较多,质量也最为突出,堪称国内外公私收藏定窑瓷器中最精彩也是最具研究价值的批传世品。  相似文献   

8.
《收藏界》2008,(4)
二十年的生命,异常灿烂又异常短暂,犹如昙花一现,更犹如划破黑夜的一颗耀眼流星,令人赞美又令人痛惜。翻检中国瓷器烧造历史,如此生命短暂而又成就不凡的,大概只有北宋汝官瓷器与之相似。但两者相比,文化背景及文化价值意义大相径庭。我觉得,近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价值意义与历史地位更重要一些。——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莉英  相似文献   

9.
刘涛 《收藏》2016,(5):46-53
正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地出土瓷器,是近十年来中国陶瓷考古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该批出土瓷器不仅数量较大,而且品种较多、品质较高,除耀州窑青瓷外,亦有少量定窑白瓷、景德镇青白瓷、建窑黑釉瓷以及耀州窑酱釉、黑釉瓷等。这些瓷器或出自纪年墓,或与其他带有年款的器物如石器、铜器、砚台等伴出,故多数年代相对明确,具有重要的考古断代编年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年陕西彬县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冯晖墓出土一批瓷器,其中青瓷器均可判定为耀州窑瓷。由于出土在五代纪年墓葬中,它们的断代价值极高,有助于解决五代耀州窑青瓷断代及烧造特点等学术争议,也验证了“裹足釉支钉烧”确为该窑五代青瓷烧造特征之一。冯晖墓青瓷托盏曾收录于《咸阳文物精华》,《五代冯晖墓》考古报告(重庆出版社,2001年)也已面世,但未就出土瓷器的窑口予以  相似文献   

11.
党小娟 《收藏》2006,(11):125-126
春秋战国时期的瓷器应属早期瓷器的范畴,这一时期的瓷器制造业虽较后期瓷器有一定的“原始性”,但其工艺已达到“早期瓷器”发展的顶峰。随着近几年新的考古发现不断增加,春秋战国时期的瓷器越来越为广大的瓷器研究者和爱好者所关注。  相似文献   

12.
正瓷器生产者根据瓷器需求者的特定要求进行瓷器的设计、制作,即被称为"瓷器定制"。瓷器定制古已有之,据今日的瓷器遗存来看,定制主体多为皇室、官府,如唐代邢窑"官"字款器物,宋代汝窑、钧窑的"奉华""聚秀""重华宫"款识器物。元代,部分瓷器是由皇室贵胄个人或官府定制,如元代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定制的"枢府"款瓷器(图1)、元文宗时期设立掌管皇  相似文献   

13.
李采莲 《收藏》2020,(2):112-115
仿青铜尊造型瓷器,是指仿照青铜尊造型烧制的瓷器,其中一部分瓷器在仿青铜器造型的基础上,也注重模仿青铜器的工艺和纹饰;另一部分则结合传统瓷器的经典纹饰,运用当时流行釉色。仿青铜尊造型瓷器最早兴起于宋代,元、明进一步发展,在清乾隆时期发展至顶峰。目前,对于仿青铜器瓷器的研究,多集中于整体的祭祀瓷礼器,而少有对某一类仿青铜器瓷器进行的梳理和研究。本文以乾隆朝仿青铜尊造型瓷器为研究对象,结合时代背景,从器型、工艺、纹饰三方面分析总结其特点。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2,(15):154-155
麦森瓷器厂于1710年在德国麦森镇建立,此镇位置接近德国东部的德雷斯顿。从麦森瓷器厂创立至今,麦森瓷器成为欧洲第一个最负盛名和最矜贵的瓷器制品。3个世纪以来,每一件麦森瓷器都是由工艺师手工塑型、手工绘画并镀上24K金。麦森瓷器在创制及出品初期,几乎完全是由欧洲皇室和贵族使用的,并且常常作为皇室之间馈赠的礼物。例如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大帝、普鲁士的弗雷德里克大帝(他后来挖走一些麦森瓷器厂最优秀的人才,从而建立KMP柏林瓷器)、温斯顿·丘吉尔的家人和荷兰王室都是热爱麦森瓷器的佼佼者。即使时至  相似文献   

15.
李卫民 《收藏界》2013,(9):75-79
古玩界喜欢说陶瓷,其实陶器与瓷器有许多差异,陶器鉴定与瓷器鉴定也有许多不同。由于历史的、文化的、政策的原因,我们更多的喜欢瓷器,研究瓷器,因而陶器及其鉴定经常处于边缘化状态。  相似文献   

16.
瓷塑是中国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瓷器的原料和烧制工艺做出的雕塑艺术品,也包括实用瓷器上附加的装饰雕塑。瓷塑成型有的用瓷泥捏塑,有的用范模将泥料挤压成型。相比之下,瓷塑艺术品要比一般的陈设器和实用器的收藏价值高。古人在捏制这些瓷雕塑时往往偏重于表现形式,对形象的要求不像其他瓷器那么高,常常具有随意化的特点。正是这种随意性和看似并不经意的表现,才使古代瓷雕塑充满了趣味,给人一种富有深厚人情味的自然美感。同时,我们也可从中欣赏古代人物、动物及神话中的瑞兽。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7,(4)
正明清时期瓷器品种增多,烧造技术纯熟,达到中国古代制瓷艺术的高峰,专供宫廷和官府使用的景德镇官窑瓷器更是精巧富丽,极尽奢华,河北博物院"名窑名瓷"展览展出的明清官窑瓷器既有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彩绘瓷器、也有白、红、黄、青、篮等单色釉瓷器、充分展示了明清官窑瓷器的艺术水平。其中,展出的22件单色釉瓷器极具观赏价值,它们的缤纷瑰丽,纯净典雅,以其天然韵致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7,(12)
正瓷器上的佛教人物图案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思想意识与生活观念,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简要介绍一下其中的典型代表:佛祖、禅僧与罗汉。佛祖佛祖像包括释迦牟尼佛像、无量寿佛像等,一般被刻划得非常亲切、庄严,尽显其慈祥、宁静之美。就瓷器而言,佛祖形象最早见于三国东吴时期的越窑青瓷,主要采用模印贴塑技法制成,即先用模具翻制出佛像形象,再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很多昆曲经典曲目是瓷器创作的灵感来源,古往今来,无数创作者用瓷器这个载体表达了对昆曲的敬意。昆曲的情和雅通过瓷器的细腻、润泽、立体地展现了出来。像明代的瓷器,喜画人物故事,取历史题材或戏曲样本,其中用昆曲人物故事装饰瓷器的形式颇多,《西厢记》是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6,(23)
正常熟博物馆藏有数件明代官窑瓷器,制作精美,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颇高,为研究明代官窑瓷器的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明永乐甜白釉暗刻缠枝莲纹墩式碗(图1)口径18厘米。直口圆唇,深腹,圈足,足根平削,呈墩子式,造型稳重。这件甜白釉墩式碗胎体细腻,洁白悦目,元代和明初瓷胎内那种胡麻点状小黑块已消失。釉质纯净,釉面莹润光平,无流釉现象,有细小而明晰的橘皮鬃眼,玻璃层光泽柔和,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