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视环境教育优化环境育人许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常鑫,白中兴副校长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加强环境教育,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是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学校作为育人的场...  相似文献   

2.
课外阅读非“多”不可河南省许昌实验小学白中兴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因此,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博览,把课堂教学同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实在是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陶冶学生情...  相似文献   

3.
同治年间,清政府渐次镇压了几乎遍布全国的农民起义,暂时逃脱了灭亡的厄运,并呈现出些许革新的气象,这就是所谓的“同治中兴”。作为中兴事业最重要的开创,地方大员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和中枢领袖奕诉受到了史学研究的高度重视,产生了丰富而深入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资料的匮乏,同样对中兴事业有重大影响的另一中枢大臣祥却一直没有得到史学界应有的重视,研究非常薄弱。  相似文献   

4.
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鲜于绰《传信录》是记载“元丰后期廷政事得失,人物贤否”的一部史书,而杭州大学(信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图书馆所藏题为鲜于绰所撰的《皇朝中兴传信录》则是记载南宋绍兴初年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本文通过对鲜于绰生平的考订,对历代《传信录》引用,著录情况的调查以及对《皇朝中兴传信录》一书内容,引书的分析,断定《传信录》与《皇朝中兴传信录》无论从体例看,还是从内容看都是两本不同的著述,《传信录》确有其书,今已失传。鲜于绰是北宋时期的一个历史人物,不可能撰写南宋时期的历史,现在传世的《皇朝中兴传信录》不是鲜于氏的原著,纯系后人伪作,本文还对《皇朝中兴传信录》与《三朝北盟会编》相关卷次进行比较,认为《皇朝中兴传信录》全篇抄自《三朝北盟会编》,而且抄袭手段十分掘劣,所抄内容也没有围绕着某一中心问题展开,抄袭者不过偶然将它们凑在一起,草草成书,论文最后对《皇朝中兴传信录》与《三朝北盟会编》传世诸版本进行对比,发现其内容与《四库全书》本最为接近,由此推测它 可能是清人伪作,而假托从《永乐大典》辑出。  相似文献   

5.
发挥语文学科特点搞好素质教育□河南许昌实验小学白中兴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成了我们小语教育工作者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什么是素质教育?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6.
在杜甫的作品中,部分诗歌流露出了“中兴”意识,表达了诗人的“中兴”思想。“安史之乱”的爆发使诗人的政治理想出现了由“致君尧舜”向实现“中兴”的一个转变,他是唐代诗人中这一想法较早和较多的表现者。杜甫“中兴”愿望的表达是多种形式的,他之所以提出“中兴”口号与其自身所信奉儒家思想及社会现状密切相关。诗人所期望看到的“中兴”局面不是开元盛世,而是太宗时的贞观之治。  相似文献   

7.
“甲寅中兴”,本指沪上甲寅(1914年)的新剧兴盛,最早持“中兴”说的朱双云和一般亲历中兴风云的新剧家都认为,新剧中兴始于癸丑(1913年)下半年,而大盛于1914年春夏的新剧会演,会演后新剧中兴已渐趋衰落.所谓“甲寅中兴”,持续的时间不过一年多,甚至没持续到甲寅这一年结束.  相似文献   

8.
《中兴小纪》原名《中兴小历》,是南宋首部由私人撰写的高宗一朝编年史。全书凡四十卷,三十七万言,记述了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在位37年的朝政大事。文章以《中兴小纪》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兴小纪》的编撰特点,对作者的史学思想进行尝试挖掘。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南宋理学的新发展,南宋中兴诗的自然审美价值取向逐渐形成。如陆游、范成大和杨万里等中兴诗人的诗歌创作理念与创作实践,都体现理学对南宋中兴自然平淡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杨朗 《天中学刊》2014,(3):75-81
唐代在经历短暂“中兴”之后再次进入患难重重的危机之中,这致使唐代士人的“中兴”观念受到了尖锐的现实挑战,也使他们对于本朝“命数”产生了强烈的焦虑感。杜佑与权德舆分别代表了中唐士人从制度与道德两个方面克服这一“中兴”意识的努力,而权德舆所代表的道德思路最终成了中唐的主流。这一思路促成了一种新的“中兴”观念,其不着眼于政治,而以“复古”为路径达致道德精神之“中兴”。此种“中兴”事业遂造就了中唐思想文化之辉煌局面。  相似文献   

11.
小马 《职业技术》2007,(1):48-48
策划分析 随着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环保产品迎来中兴时代,被称为环保制品中的“黑珍珠”的竹炭制品充满商机。  相似文献   

12.
熊克《中兴小历》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编撰的重要参考史料之一,今存《要录》中称引者近五百处,考察其所引《小历》性质,不仅有利于了解《要录》自注引书情况,史料选择、编撰过程,也有助于对《要录》注文乃至《要录》本身的校勘。通过考察今存《皇朝中兴纪事本末》与《中兴小历》的关系,比勘两书与《要录》的文字异同,以及检核南宋史料对《中兴小历》的征引情况,可以大致认为,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所引“熊克《小历》”,应当是今存《皇朝中兴纪事本末》而非今本《中兴小历》。  相似文献   

13.
两汉之际刘氏宗室的“中衰”与“中兴”马彪西汉之际包括了西汉末年、王莽新朝和东汉初年三个时期,从王莽摄政的公元6年到对秀平定陇、蜀的公元36年,30年间换了三个朝代、两姓政权。其间刘氏宗室从"中衰"到"中兴"的曲折经历,由于被两《汉书》作者记载得十分隐...  相似文献   

14.
《大连大学学报》2019,(2):34-39
在南宋,"中兴"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赵宋政权的重建,这一过程在高宗应天即位后便告完成,高宗也因此获得"中兴天子"的美誉。二是指恢复旧疆,这一意义上的"中兴"终南宋一朝始终未能实现。绍兴和议签订后,高宗与秦桧君臣曾试图修正"中兴"的内容,淡化对恢复中原的要求,但为时较短。孝宗以后仍将恢复旧疆视为"中兴"理想,而对本朝多定位为"小康"。可见,即便是在南宋这样国势较弱的朝代,也未能改变人们对国家统一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北宋中兴曹洞宗的三位关键人物法远(991—1067)、义青(1032—1083)、道楷(1043—1118)皆与安庆结缘甚深。法远于桐城浮山付法义青,化解了曹洞正脉行将失坠的危机;义青先于浮山潜修悟道,后长期弘法太湖白云山、桐城投子山,拉开了曹洞宗中兴的序幕。道楷开悟于白云山,后于汴京丕振洞下宗风,曹洞宗中兴局面至此大成。要之,安庆是北宋曹洞宗中兴当之无愧的肇始之地。  相似文献   

16.
近现代禅门泰斗虚云和尚一生秉承禅宗精神,绍演禅宗法脉,中兴禅宗道场,重理禅宗规约,为近现代禅宗的中兴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熊克是南宋高宗、孝宗时的大臣,《中兴小纪》是他撰写的记载宋高宗一朝史事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宋高宗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中兴之主",也是备受争议的一个皇帝,历代对他褒贬不一。从《中兴小纪》中我们可以看出高宗皇帝的驭臣之道及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名誉会长:李剑白会长:李岱副会长:董浩孟常务理事:于德江李瑞周文华黄枫成谨安校涟浩孙何童卢振环张少南秦裕砚邓中兴张树仁徐兰许田恩瑞张书铭徐国林岱新李孟 重玉魁秘书长:马秀莲副秘长:张春棠理事:于德江 王佐书 田东 刘振怀 仲维东 张永春 李国忱 宋公然 姜立本 徐炳星 秦裕砚 赵黎生 新王殿林李家宝陈大炎霍建宇刘明珠马秀莲王松才白史伯鸿刘荣汁矛于才交张凤李龙吕增富姜天日徐德润唐文中赵兴堂王佐书王金栋王连曾卢振环文‘1家琦朴凡泽张兴云李延孟新挑洪滨梁魁典毕卜西钟藤茂堂王松才白王明志王殿林傅道春刘占林汪润珊张树德李毛灸…  相似文献   

19.
邓义文 《历史学习》2006,(12):27-28
“中兴”,意指王朝在一段时间衰落后重新兴盛。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在延安与毛泽东同志讨论历史周期率的话题时,黄炎培说:“中国历代王朝更替频繁,兴一衰一兴一衰的发展周期,有政怠宦成的,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但都没能跳出这一周期率。”由此可见,在我国历史上,不仅有开国盛世,也有许多“中兴”局面.如东汉“光武中兴”,晚清的“同治中兴”等,本文将介绍历史上公认但不为大家熟知的几次“中兴”。“少康中兴”。启建国夏,后传位于儿子太康.但太康沉迷于玩乐、不理朝政,导致部落贵族后羿、寒浞先后乱政,夏朝衰落。到太康的侄子少康长大后,在舜的后人虞思等的帮助下,站住了脚,并开展了恢复夏朝统治的各种活动。他整顿队伍,积蓄力量,  相似文献   

20.
周室王姬靖,是中兴周室的一代雄主;《诗经·小雅》中的《出车》、《六月》、《采芑》,《大雅》中的《崧高》、《民》、《韩奕》、《江汉》、《常武》诸篇,就是诗人描述宣王中兴筹边盛事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壮丽史诗。本文采用“以诗窥史”、“以史征诗”的研究方法,对宣王中兴筹边的史迹进行了细微的考辨;同时,对《诗经》之《雅》中宣王中兴筹边史诗的全国思想、艺术成就、语言特色等亦一一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