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莲莲 《新闻前哨》2012,(10):59-61
奥运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参与最广泛的体育盛典,可谓全世界媒体竞相角逐的新闻赛场。本文选择湖北省两大最具代表性的报纸《湖北日报》和《楚天都市报》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两大报刊在伦敦奥运会期间的报道数量、报道内容、报道体裁、新闻图片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两报奥运报道期间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旨在对湖北省纸质媒体将来承办重大体育赛事报道方面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2.
奥运来临,广播如何在这一重大报道中增强竞争力?在传媒发展史上,传媒当然包括广播,重大发展的实现往往与某一重大事件相关联。回顾历史,越是具有强大冲击力的事件,越会激起广播的积极加入和变革,进而又改变了传媒运行规律。即使只在体育领域,人们仍然可以举出一系列这样的重大事件,影响了世界,也改变了广播。  相似文献   

3.
从新闻价值角度看地方媒体的奥运报道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健 《新闻窗》2008,(5):65-66
2008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项全球体育盛事,也是一场媒体大战,全国各大媒体无不厉兵秣马,争夺主动权。在奥运报道大战中,地方媒体的报道焦点是万众瞩目的奥运现场还是在本地域内与奥运有关的新闻事件?本文以《新安晚报》为例,试图从新闻价值的角度出发,为地方媒体的奥运报道定位做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4.
兰馨 《新闻界》2008,(3):110-111
奥运会进入北京周期后,媒体有关奥运的报道不断升温。在这个过程中,媒介的北京奥运观是把北京奥运这样一个重大的媒介事件作为一个难得的机遇和一次重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奥运报道应该是体育报道的最高形式。与一般的时政新闻相比,体育报道似乎有更大的空间,也就是说更灵活,更随意。如果这样看待体育报道的话,未免就简单化了,体育报道同样存在着舆论导向的问题。对于北京奥运会这样重大的赛事报道,舆论导向容不得半点含糊。  相似文献   

6.
今年2月份以后,地市级都市报都陆续进入了北京奥运报道预热阶段,宁波市区域内的3家都市报都开辟了专门的奥运版面,奥运报道大战的热身赛逐步展开。之后主要围绕奥运场馆建设、奥运城市介绍、北京奥运准备进程、“好运北京”热身赛事、奥运圣火全球传递、奥运知识和趣事、以往参加过奥运的宁波籍选手故事、地方火炬传递选手的故事、民间奥运活动的互动性报道等,展开奥运报道热身赛。  相似文献   

7.
个性化奥运报道提升地方声音 奥运报道是各家媒体的大比武,作为边远省区的地方网络媒体如何在奥运盛宴中挤出自己的席位,金黔在线选择了“做个性化报道、平民化表达、抓好本地受众”战略。充分发挥网络全媒体的优势,全方位立体报道。做好世界关注、世界参与奥运的大报道背景下的地方奥运报道。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运会,为大众报业集团提升报纸舆论影响力提供了重大机遇,集团所属大众日报及子媒体,以旺盛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激情,在本次奥运报道中提前策划,精心安排,在实战中充分体现了“新闻强报。特色立报”的办报理念,提升了重大事件性战役报道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讲,北京奥运是一场媒体的遭遇战。真是遭遇战吗?其实未必。只要提前做好准备、做足功课,打一场漂亮的奥运报道战自然水到渠成。鲁中晨报(以下简称“晨报”)正是通过提前策划,提前准备,做出了六大特色,在奥运报道中打赢了新闻和经营两个大胜仗。  相似文献   

10.
’08奥运,中国广电媒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正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和最优化的广播电视资源,全方位、多角度、覆盖式、立体化参与奥运报道。但是.国际化视野下的宏大背景也对中国体育报道和广播电视人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本期刊登的这组稿件涵盖了奥运报道的传播策略、广播电视报道的特征与对策以及地方媒体如何参与奥运报道等方面,以期对奥运报道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奥运盛会,媒体盛典,在经历了7年漫长期待和准备后,即将拉开帷幕。战略高度的精心准备,空前也许绝后的报道规模,全新的媒介报道方式,丰富的传播手段和全民的参与互动,竞争更有合作的崭新模式——奥运报道,我们准备好了!  相似文献   

12.
陆小华 《中国广播》2008,(10):18-21
在传媒发展史上,重大事件报道往往会促使传媒的运作理念、发展轨迹发生重要变化。广播亦不例外。奥运报道已经过去,在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理念下,奥运本身和奥运报道也同样精彩。反映在广播上,就出现了一系列体现创造力的举措,效果良好而又深有意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持权转播商,  相似文献   

13.
张红军 《记者摇篮》2008,(12):44-45
刚刚过去的08北京奥运是对媒体人的“大考”,已经突破体育新闻范畴的“奥运新闻”成为不可复制的中国新闻史上最具特色的一页。媒体的主体意识空前高涨,奥运新闻的内容、形式都有了不同以往的突破。身历奥运报道,沈阳晚报体育新闻在奥运报道策划中尝试了不同以往的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4.
2004年6月9日,奥运火炬传递到中国,这一天也成为几乎所有北京媒体倾巢出动的日子,一场没有硝烟的新闻大战再一次打响。北京的所有新闻网站均参与了报道,如何在众多的报道中独具特色?如何通过报道重大新闻事件展示网络媒体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奥运报道研究成为焦点。本文在分析2007年奥运报道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北京奥运报道的视角、手段、职能,以期对2008年奥运报道实务与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离奥运只有一百余天,怎样报道好奥运?当前的奥运会前报道还存在哪些问题?在报道重点和报道领域上还可做哪些拓展?两会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体育界的政协委员。着眼参赛目标力求客观实际提到奥运报道,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从已经确定的四个参赛目标谈起。崔大林说,中国参赛有四个目的:一  相似文献   

17.
北京奥运会虽已闭幕,但奥运理念仍在影响中国。媒体如何延伸、贯彻、落实奥运理念,做好后奥运报道的视角转换,值得业界关注与思考。本文主要从绿色视角、科技视角和人文视角三方面探讨了后奥运报道的视角转换。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临近,各地新闻媒体加大了对奥运筹办报道的力度,怎样报道奥运,使自己在这场“新闻混战”中博得先机,是包括报纸、广电及新生代网络在内的各种、各家媒体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要想在奥运报道中占得先机,报道的语言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新华社派出了规模空前的报道团队,总人数超过400人,分布在七个奥运城市,如何确保报道指令的及时准确下达是奥运报道成败的关键。新华社奥运报道指挥系统正是为此而设,它承担了奥运赛事报道的指挥、协调、人员调度、命令下达的任务,成为奥运报道的有力技术支撑,实现了第一次在奥运会主新闻中心MPC和后方报道中心搭建电视会议系统,第一次为前方编辑记者提供了即时通讯交流平台,第一次实现了内网网络与手机短信系统的互通,创下了新华社奥运报道史上的多个第一次。  相似文献   

20.
中国记者在奥运赛场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国际赛事报道主要依赖外国通讯社的状况,使得中国媒体的奥运报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信息量大,且更具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