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释了甲骨文“■”字、“妻”字、“淒”字和“霋”字,并考证修正了《甲骨文字典》中将甲骨文“妻”字释为“■”字和“敏”字的错误。  相似文献   

2.
浙江杭州余杭区小横山东晋南朝墓墓砖上的模印文字,根据文字名称可将其分为“方”字、“刀”字、“急”字、“足”字、“斧”字、“宽”字、“坾”字或“宁”字、“门”字、“出”字、“建”字、“副”字、“头”字等十三类,墓葬封门、甬道和墓室分别用不同种类的文字砖砌筑。模印文字数量有一字、两字、三字、四字、五字等几种,以两字、三字常见。砖文基本为楷书,有正书和反书两种,反书占的数量稍多一些。文字的分类和命名是按照数字顺序、大中小类、同类字笔画的增减以及相对位置等规则而定。小横山南朝墓文字砖是截至目前发现数量和种类最多的一次,对研究南朝时期墓砖的种类、施用位置以及墓葬的营造过程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根据“向”字短语在“把”字句中的位置,把嵌入“向”字短语的“把”字句分为三小类:I式,“向”字短语位于介词“把”前;II式,“向”字短语位于介词“把”的后面、动词之前;III式,“向”字短语位于动词之后。本文考察在与“向”字短语同现的“把”字句中,“向”字短语对“把”字短语的制约作用,探讨“向”字短语与“把”字短语位序先后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
关中方言的“的”字以及与之有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关中方言没有与普通话状语标志“的”字相对应的用法,如以形容词重叠式“从儿”等充当状语时不用“的”字。旬邑的“哩”字相当于普通话的“的”字。西安一带妇女口语很普遍地省去程度补语标志“的”字。耀州一带表示正在进行时态以“的”字为最常用,这个特点可以从近代汉语文献找到根据。“的”字在耀州、富平一带常常处于动趋式之间。宝鸡一带“块”字的音变形式[. ]或[.u ]表示领属,相当于普通话的“的”字和吴语、客家话的“个”字。西安等处单音节拟声词后边常有“哧”字出现,“哧”字前边的拟声词是突然的音响,后边必须连带“一下”,“哧”字相当于普通话的“的”字。西安等处读阴平的“我、你、他、咱”后边常连带“的”字表示复数。  相似文献   

5.
甲骨文“”像杆子之形.即“干”字,“午”字是“干”字发展演变的结果。“干”、“午”古为一字。  相似文献   

6.
为“著”字疏浚源流。“艹至 著”的“著”是从草头者声的形声字 ,是“著”字的本字 ,是“著”字之“源”。“显著”之“著”与结构草头无关 ,是借声表义的假借字 ,是“著”字之“流”。“着”字是“著”字的讹化字 ,已约定俗成 ,也是著字的“流”。  相似文献   

7.
汉语的“虫”字与日语的“虫”字在字义上“小同大异”。汉语的“虫”字具有泛指动物与专指蛇和有脚的虫等日语的“虫”字所不具有的字义。而日语的“虫”字则具有对于人的腹痛、意识、预感、情欲等的指涉功能。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是造成汉、日语的“虫”字字义“小同大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说“得děi”     
“得děi”字一直处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比较来研究“得”字的产生发展、“得”字的组词造句、“得”字用法的特殊性以及“得”的否定等问题,从而揭示“得”的独特之处,这对于“得”字本身的全面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读郭锡良先生等编著的《古代汉语》,其中文选部分选有徐宏祖的《游天都》一文。文中有“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之句。句中“风钜”之“钼”,该书注释为:“钜:同‘巨’”。我以为这可能是一处笔误,此字注“同巨”,不尽妥当,应注为“通巨”,才较确切。因为,“巨”与“钜”在此属同音假借关系,或者称为通假字、通借字。 一般讲来,古汉语中同音假借字,通常用“某字通某字”来表达;古今字或同义后起字,通常用“某字同某字”表示;而异体字、繁简字则多用“某字之异体”、“某字之繁体”等形式表示。繁简字的意义、读音完全相同,只是在字形笔划上有繁简之别。“钜”、“巨”两字的本义不同,因此它们不属繁简字关系。  相似文献   

10.
当我们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发现有很多作家的字都是“子×”。从孔子的学生来看就有“子渊、子贡、子思、子夏、子路”等人。后来的著名文人,字“子×”者难以计数,且大都是名垂青史的著名人士。如袁枚字“子才”,张维屏字“子树”,王勃字“子安”,王世桢字“子真”,郑珍字“子尹”,曹植字“子建”,柳宗元字“子厚”,杜甫字“子美”,张九龄字“子寿”,刘向字“子政”,赵孟頫字“子昂”,魏学洢字“子敬”,宗臣字“子相”……  相似文献   

11.
《马氏文通》助动字是根据动字的意义划分出来的动词的一个次类,主要包括“可”、“能”、“足”、“得”四个助动字。根据其后所助动字的不同,马氏把它们划分为三类:可(足)+动字;能+动字;得+动字。同时,马氏还深入探讨了助动字的句法功能:与“以’’字连用;助动字连用;助动字单用;助动字前加否定词修饰;助动字与所助动字之间间以“而”字等。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说唱不分家”,唱歌是学说普通话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唱歌讲究“吐字归音”,即音乐老师常说的“出声、引长、归韵”,把字音分成“字头”、“字腹”和“字尾”三个组成部分。“字头”即音节的声母或声母加介音,“字腹”即音节的韵腹,“字尾”即音节的韵尾。如“雄”xióng的“字头”是xi,“字腹”是o ,“字尾”是ng;“洲”的“字头”是zh,“字腹”是o,“字尾”是u。在吐字归音时,要求把这三部分自然  相似文献   

13.
从同一母文孳乳分化而来的一族字,和母文在意义上是相通的,在形体上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和母文读音相同或相近。试以“非”族字为例,把“非”族字分成具有“双翅貌”义、“飞翔”义、“成双成对”义和“不是、违背、相对、错误”义的几组字,论证这些字与其母文“非”的引申关系。  相似文献   

14.
成语也有三个字的?对呀!同学们最了解的可能是四字成语,其实,成语家族成员可多了!除了三字、四字成语,还有五字的,如“小巫见大巫”、“天下无难事”:有六字的,如“风马牛不相及”、“五十步笑百步”:有七字的,如“冒天下之大不韪”、“是可忍,孰不可忍”;有八字的,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有九字、十字甚至十字以上的。  相似文献   

15.
【教学片断】师:“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曾改过多次,同学们大胆地想想看,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生:作者可能用过“吹”字。生:作者可能用过“到”字。生:作者可能用过“满”字。生:作者可能用过“入”字。师:据传,诗人先用“到”字,又改为“过”字,再改为“入”“满”字,经过十多次修改,最后才决定用“绿”字。大家仔细品味品味,这些字各有什么好处?同学们可以前后桌商量商量。(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相似文献   

16.
我們教儿童識字出过这样的偏差,如遇多音詞,儿童只識詞不識字。如“飞机”連在一起就認識,拆开来就把“飞”字認作“机”字、“机”字認作“飞”字。經过較長期間的摸索,我們得出了纠正这一偏差的教法。一是結合構詞特点,进行字詞教学:如教联合式的名詞“人民”,先教好“人”字才教“民”字;偏正式的名詞“白菜”。先教好“菜”字才教“白”字;教包含辅助成分的名詞“豆子”,先教好“豆”字才教“子”字;教动  相似文献   

17.
“舞”字考     
“舞”字是我国文字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本文试从“舞”字的产生、“舞”字字形的演变过程、“舞”字的字音和字义、“舞”字的用法等方面,对“舞”字作一番考释。一、“舞”字的产生要考释“舞”字的产生,首先必须了解它所表现的内容——舞蹈这一形式是如何产生的。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极为低下,原始人对自然界还不具备认识和改造的能力,对具有强  相似文献   

18.
“礼”字不是简化字,繁体的“礼”字资历还不如今天的“礼”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还没有这两个字。在《说文解字》中有个古“礼”字,几乎与今天的“礼”字形体相同,《说文》注为“古‘礼’字。”在以后的小篆、隶书和楷书等字体中,繁体的“礼”字才广泛使  相似文献   

19.
偏旁和部首     
偏旁和部首是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不能含混,更不能笼统地叫做偏旁部首。偏旁是汉字中合体字上下左右内外各部位的组成部分。例如“江”字中的“氵”、“工”;“星”字中的“日”、“生”;“国”字中的“口”;“玉”;“近”字中的“辶”“斤”等。  相似文献   

20.
丁子云先生的行楷作品,用笔比较沉稳,气象比较庄重,写得还是不错的。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要讲究间架结构,“罄”(声)、“赋”字不够理想。第二,个别字写得不准确,如“暖”字少了一横笔,“骚”字少了一点。第三,作品中有繁简混用现象,如“联”、“继”、“严”、“应”字用了简体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