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王成宇 《新闻窗》2006,(4):88-88
新闻媒体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成一个全面、方便易用、技术先进、功能完备、安全可靠、具备良好扩充能力、开放的报社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我们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与Interter/Intranet技术建成集团内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并在充分安全的前提下与Internet进行互联,建设新闻采编、数据库管理、WEB电子发布系统、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广告管理、发行管理、照排管理等一系列信息管理平台,使全体工作人员真正实现网上办公自动化、移动化和远程化,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信息交流。其中,新闻采编系统集软硬件平台和应用系统于—体,为报业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一个整体方案,使报社实现了报业生产和管理一体化的第二次技术革命,适应了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要求,扩大了新闻信息的采集领域和传播范围,加强了新闻信息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报业的数字化,一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报业传统的生产方式,涉及印前、印刷、发行、管理等各个环节,包括建设新闻信息通信系统、新闻采编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新闻资料数据库系统、新闻电子出版系统、新闻信息因特网发布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内部基础网络系统等;二是指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  相似文献   

3.
信息社会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作为新闻传播媒体的报业。报业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几次大的技术革新,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出版时代。如今报业信息化手段已经相当成熟,多数大中型报社都拥有适于生产流程、经营管理和资料管理的系统,实现了全数字化的生产经营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报业电子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大中型报社基本上建成了自己的新闻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广泛应用基于C/S(client/server)关系型数据库为核心的新闻采编系统、web新闻信息发布系统、信息归档和检索系统以及报业经营管理系统等。网络成为报业主要的信息处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中,报纸是商品即用于交换的产品。现代报业以采集和传播新闻及其他各种信息为手段,吸引受众,获得社会声誉,形成传播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并以此为基础,生产出报业的另一产品——广告服务的使用价值。它同一般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具有一般商品的基本属性。同时,报纸又具有宣传品的属性,而宣传品的生产和消  相似文献   

6.
报业的数字化,一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报业本身传统的生产方式,包括印前、印刷、发行、管理等各个环节,包括建设新闻信息通信系统、新闻采编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新闻资料数据库系统、新闻电子出版系统、新闻信息因特网发布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内部基础网络系统等;二是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实现报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媒科技》2007,(10):28-28
<正>在传统报业面临新媒体、新技术挑战的严峻形势下,"数字报刊与跨媒体出版系统"成功建立了"一次生产、多元发布"的全新报业新闻信息综合处理以及跨媒体出版平台,提出数字报业发展战略思想,推出中国第一张  相似文献   

8.
随着报业的繁荣,社会新闻以其贴近性、可读性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包括机关报在内的新闻媒体的殿堂。新近10年间崛起的都市报,在社会新闻方面以观点新锐、反应快捷、信息密集等特色,狂飙突进式地抢滩市场。都市报的新闻立报,几乎就是“社会新闻立报”。迄今为止,社会新闻依旧是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媒科技》2011,(7):38-39
移动新闻信息采集及发布系统是在文新世博联合行动新闻信息平台的基础上,由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的实现报业新闻信息及采编流程整合管理的应用系统,该系统针对当前报业对新闻事件的快速报道的要求,切合实际进行流程再造,重点体现移动报道、报网互动、报网融合及资源整合利用。  相似文献   

10.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报业也在积极地利用这一平台,本文论证了报业微博新闻的传播特点,并指出这种微博平台上的专业新闻一定会在社会信息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丁敏华  邱扬 《新闻前哨》2001,(11):32-33
一、新闻信息技术是现代报业发展的生产力 回顾我国报业的发展历程:报业从“铅与火”,走进了“光与电”,丢掉“笔与纸”,跨入到今天的网络时代,报业的三次大发展证明,只有技术革新和发展,才能推动报业的发展和前进。 现代报业的生产特点是:新闻采访、编辑网络化,新闻摄影数字化;新闻产品的发行和传送方式的趋势是无纸、无人化。这就意味着电子新闻信息技术、多媒体传播技术在报业的生存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现代报业的发展更离不开新闻技术的进步。 依据现代报业发展的特点以及报业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有许多新技术、新…  相似文献   

12.
周善 《新闻知识》2012,(8):14-16
新媒体袭来,传统报业面临巨大的冲击。一方面是新闻信息载体发生改变,受众的阅读行为随之改变,数字化阅读日益兴盛,传统报业原有的受众在不断分化;另一方面则是数字技术倒逼传统报业不得不改革原有的新闻生产模式和流程。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数字化转型是传统报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当前,各个报业集团和新闻单位都完成了大量的新闻信息数据库建设,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怎样实现内容数据库的社会价值、商业价值和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电子出版》1998,(1):55-56
北大方正新闻综合业务网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和实施,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已成为社会和国民经济生活中重要的支柱。报业作为信息社会的焦点,面临着市场对新闻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广泛性需求的严峻挑战。北大方正新闻综合业务网是北大方正研制开发的大型综合新闻业务...  相似文献   

15.
钟娴薇 《报刊之友》2012,(12):71-7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碎片化应用商业模式的成功,通过移动手持终端进行移动阅读新闻的行为已经在逐步地代替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的新闻传播渠道接受新闻信息,颠覆了媒体格局,给传统报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适应这一形势,我国传统报业在经营上进行了相应调整,主要表现在改变原有新闻队伍,实现新闻加工方式多元化;建立数字化系统,实现信息的集成管理;开发信息载体;开展增值服务,扩展服务性;全媒体广告经营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报业自律,就是报业严守新闻道德,是社会责任论发展的结果,也是西方报业维护新闻自由免于政府干预的防御措施。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报业的自由化和商业化,产生了两大弊端:(一)由于过分追求利润,导致黄色新闻和犯罪新闻的泛滥,严重地危害着社会道德;(二)由于报纸的竞争合并,形成报业所有权集中,严重地威胁着社会民主的实施。 这两大弊端的出现,妨碍了报业应尽社会责任的发挥,因而产生了社会责任论,提出“新闻应是自由而负责的事业”。这一理论认为,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人员必须严守新闻道德,要求政府对不负责任的新闻行为严加干涉。严肃而有良知的报人,便主动  相似文献   

17.
报业照片档案除了少部分来源于报社内部活动外,主要来源于新闻照片。报业照片档案的管理,主要是新闻照片档案的管理。报业新闻照片档案,是由新闻记在新闻采访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新闻照片转化而来的。它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照片,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形象性、纪实性特点,是现实活动的真实纪录。它以其特有的新闻性,通过报道向社会发布新闻、传递信息,满足人们一定时间内信息交流的需要后,其社会新闻价值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消失,但新闻照片特有的形象性、纪实性特点却留下事物瞬间活动的永恒证据,具有依据凭证作用和献史料价值,是人们今后编史修志、宣传教育的重要史料,也是报社进行阶段回顾性宣传报道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是报业照片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报业档案的精华。  相似文献   

18.
数字报业:传统报业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冲击着传统报业,传统报业危机重重.为了摆脱困境,传统报业应逐渐实现数字化,建立新旧传播方式的共生系统.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报业面临的多重危机,然后论述传统报业通过信息生产个性化、信息发布网络化和信息增值交互化,实现向数字报业的战略转型,最后阐释了发展数字报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报业的发展趋势,聊城报业传媒集团明确提出了"新闻业务实现新突破、社会影响力实现新突破、广告创收实现新突破"的三个突破目标。聊城日报在去年底进行全新改版的基础上,大力整合内部资源,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注意避开新兴媒体信息拼抢的锋芒,突出人文关怀和地方特色,致力于社会背景和现象下的深度挖  相似文献   

20.
刘源 《新闻知识》2001,(11):31-3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经过调整与变革,逐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而近十年来的报业竞争则是这种发展态势的直接推动力,竞争带给报纸版面许多极富价值的变化,其中新闻图片在数量与质量上的大幅度提高是报业竞争最为明显的成果。在报业竞争过程中,新闻摄影又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手段,一支特殊的有生力量,担当起重要角色,发挥出积极作用。独立的新闻手段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新闻摄影作为一种新闻手段的地位得到初步的确认,新闻摄影自从与报纸结合并发挥作用以后,图片成为新闻信息传递的一种特殊载体,以自己有别于传统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