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高校改革和发展主题之一是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思辨能力培养。本文以文秋芳提出的"思辨能力的层级理论模型"为基础,深入探讨了英语专业研究生思辨能力的界定、理据及思辨能力的培养模式。这不仅仅对于英语专业,对于其他专业的研究生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思辨能力培养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也是高校英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Bloom&Anderson的类级模型理论为标杆,通过改革《美国社会与文化》课的测评形式、测评内容和测评标准,以期为英专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探索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新一轮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已经开启。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而英语教学中的文学教学则必然要成为完成这个改革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中国的英语教学经历了几次上上下下的变化过程——从单一型教学到复合型课程设置再到实用性人才培养;这一次则是倾向于回归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的本体,同时强调人文思想的教育和思辨能力的培养。这个过程表明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很多教师在经历实用主义大潮的"洗礼"后开始认识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  相似文献   

4.
杨情 《英语广场》2024,(8):117-120
英语语言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校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和紧迫任务。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关键阵地。本研究基于该课程探讨英专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旨在为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辩论技能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赵芬 《海外英语》2023,(5):162-164
思辨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主旨所在,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思辨能力欠缺的现象。文章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切入点出发,在回顾前人对思辨能力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非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现状,分析学生思辨能力欠缺的表现及原因,探究如何构建大学英语口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以达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于2012年4月印发的《高等教育专题规划》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学生的思辨能力.作为高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英美文学,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学术训练导向视域下英美文学教学改革,旨在通过课程学习引导学生阅读英语文学经典,通过英语文学论文的写作进行规范的学术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与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8):211-214
目前英语专业存在基本技能训练不足、思辨能力培养亟待提高、研究能力培养薄弱等问题。英语专业教学可以汲取借鉴大学英语实验教学模式的优点,改进目前培养方面的不足。英语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应遵循以技能为主线、课程为依托的实验项目设计理念,通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及过程,将基本技能培养与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通过设计课程相互衔接的语言实验项目将思辨能力与研究能力培养相结合,从而提高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思辨缺席症"是近年来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有效培养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已成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以内容为依托的CBI教学模式把课程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训练结合起来,实现了学生英语专业技能,知识建构和思辨能力训练的三位一体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马旺艳 《海外英语》2012,(20):31-33
写作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最有效的课程之一。该文以思辨能力的研究为基础,介绍了思辨能力的培养对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性,探讨了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与写作教学改革的关系,并具体分析了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作业与考试形式及教师队伍建设与思辨能力培养的关系,指出目前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必须考虑到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薄弱是外语教育界的共识。传统英语教学以技能训练和人文素养提升为主,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理性思维能力。实现从传统英语教学到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思辨的创新英语教学的转型是当前英语教育的改革目标。文章结合国内外专家对思辨概念的阐释及对思辨教学的理解,以英语专业阅读课程为例,探讨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框架下英语专业新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以契合新形势下国家教育战略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校英语专业写作课中学生偏重语言而忽视内容,知识面窄,思考能力差的现状,提出在写作课中关注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有效实施方法,以期为提升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更新广大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写作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最有效的课程之一.该文以思辨能力的研究为基础,介绍了思辨能力的培养对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性,探讨了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与写作教学改革的关系,并具体分析了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作业与考试形式及教师队伍建设与思辨能力培养的关系,指出目前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必须考虑到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也得到了教育界更广泛的关注。如何将思辨能力的培养有效融入英美文学经典的教学中,是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在理清思辨能力概念与内涵的前提下,教师可从英美文学经典的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的关系入手,探究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英美文学经典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主题之一将是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思辨能力培养。面对传统教学方法下学生易形成"思辨缺席症"的缺陷,将问题导向式学习方法引入交通运输类课程教学过程中,论文在分析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问题导向式的教学设计,并将其应用于交通运输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对交通运输类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思辨能力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英语专业核心主干课程"精读"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第三单元"A Dill Pickle"为例,基于Anderson提出的教育认知能力模型理论,从词汇、句子、语篇三个维度分别探究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英语写作”肩负着培养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任,然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种种不利因素造成英语专业学生中英文表达准确度不足、批判思辨能力不强、中国文化认同度不高等问题,“英语写作”教学面临巨大挑战。探索性实践表明,可以采取经典文本深度阅读、中西类比融入思政内容、构建多维度全过程评价体系、开展研究性任务型教学等策略破解困局,推动教学改革,提高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王子雯 《英语广场》2021,(11):122-124
在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中,思辨能力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大学的语言教学是全面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环节,而英语写作教学则是拓展学生思辨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对高校英语写作教学实际进行调查发现,当前的教师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针对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提出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具体措施,以期改革高校英语教学的陈旧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优秀思辨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英语翻译人才思辨能力的提高,日益受到国家和各高校人才培养部门的重视。本文从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思辨能力的理念和内涵出发,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思辨能力的提升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旨在帮助英语专业本科生养成并提升思辨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英语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19.
思辨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民族院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通过筛选教学内容、创设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测评模式等手段,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20.
思辨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民族院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通过筛选教学内容、创设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测评模式等手段,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