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观察运用神经刺激器对腰丛和坐骨神经进行定位行区域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2月~2016年4月间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单侧下肢手术的患者39例。采用神经刺激器的定位进行区域阻滞,并观察神经阻滞起效的时间,患者感觉和运动消退的时间,患者对手术区域的镇痛是否认可,术者的满意度等。结论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腰丛神经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满意,是一种非常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局麻药加吗啡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术中和术后均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一次性Y414/30021X30P型吸引管进行人工流产术的优越性。方法:选取病例180例,通过观察受术者术中疼痛、流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比较一次性吸引管手术、常规人流手术、麻醉人流手术的实际效果。结果整体使用效果良好。结论:使用一次性Y414/30021X30P型吸引管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受术者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安全,在观察的各项指标上都优于常规人流手术和麻醉人流手术,是终止早孕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碳酸利多卡因鞍麻对老年人肛肠病手术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我们选取40例各类肛肠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局麻和极小剂量重比重的碱化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简称小鞍麻),发现小剂量鞍麻组较局麻组麻醉效果确切且并发症极少,没有血流动力学波动,因此小鞍麻是老年肛肠病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鲍金山 《西藏科技》2014,(12):48-49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及管理经验。方法对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近3年来5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麻醉及管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4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术中未出现明显的麻醉意外及并发症,1例患者术中出现明显的高血压,给予舒芬太尼15ug,静推,酚妥拉明5mg,静推,硝普钠4ug/kg*min泵入后恢复正常。5例患者术后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麻醉方法、用药的选择及术前准备术中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最佳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对70例(72眼)外伤性白内障分别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术后随访白内障手术后矫正视力0.8以上者3眼,0.5-0.8者15眼,0.1-0.4者45眼,0.1以下者9眼。结论:外伤性白内障根据不同患者采取相应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 73例 ( 74只眼 )老年性 ,先天性和并发性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 0 .5者占 89.2 % ;术后无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 :该手术具有切口小、安全、可靠早期视力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西藏地区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 统计分析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经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垂体瘤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等。结果 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10例,后期治愈8例,2例经再次行内镜下封堵后治愈;患者术后暂时性尿崩症8例,予以去氨加压素片治疗,同时给予维持电解质平衡,治疗后症状缓解。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3例,予以左旋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3~9个月,复查激素恢复正常。结论 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具有视野清晰,对于减少手术创伤、术后快速恢复、了解术后并发症的病因、充分的术前评估、掌握并发症的机理、术中仔细操作和术后监测,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张辑 《科技风》2013,(16):200
本文对罗哌卡因在临床中用于:外科手术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静脉局麻、神经阻滞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6,(19)
目的: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随机从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女性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对其并发症的发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抽取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共有13例,其中皮下积液8例,出现患肢水肿的2例,患肢抬举受限1例。结论: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机率比较大,主要与手术操作、损伤及术后处理不恰当、不及时有关,采用合理的方法对其预防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疗效,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PH术手术方法与手术并发症防止。方法对180例PPH术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180例均治愈,出现并发症情况:术后出血20例;术后疼痛25例;排便困难35例;内痔复发10例。结论 PPH术治疗环状内痔疗效肯定,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技巧可以将并发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有创动脉压监测是否有利于指导麻醉管理、维持术中血压平稳、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对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全身麻醉下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实施有创动脉压监测6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术中异常血压波动是否得到及时处理、血压是否平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66例患者术中血压平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安返病房。结论有创动脉压监测因其快速、客观、直接反应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收缩压,有利于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期间的监护,为麻醉提供及时、可靠监测数据,指导麻醉管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和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无痛人流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对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无痛人流手术患者的术前护理和手术配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全部303例患者中无任何的患者因术前准备或手术中配合不当而发生手术失败,且无不良并发症的出现。结论在人流术中准备好手术器械和麻醉用品,正确摆好体位做好心理护理,可使手术过程顺利,得到满意效果。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闭孔神经分段与在泌尿外科微创手术中发生的闭孔神经反射(ONR)及其预防的相互关系。方法:根据闭孔神经自然行走的整个路线与临床需要,把闭孔神经的全长分为五段,然后将经尿道电切除膀胱肿瘤的临床实际与对应的神经段相结合,并细化分析每段神经的结构特点与临床意义。结果:虽然椎管内麻醉可阻断包括第1段闭孔神经根部在内的相关脊神经根传导冲动至中枢,麻醉效果也达到微创手术的要求,但仍无预防作用,还必须联合其它方法才能干预ONR;在第2段闭孔神经行走的间隙内,可用3+1麻醉法预防ONR;第3段闭孔神经邻近膀胱侧壁,是遭受手术电激惹而引发ONR的源头,可从消除激惹性电流或经膀胱途径阻滞神经两方面加以预防;针对第4段神经穿过的通道,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到闭膜管内或闭膜管外口处,阻滞神经干或神经分支的起始部而得到预防;针对第5段神经已分发出的前支和后支分别加以阻滞,或者通过静脉注射肌肉松弛剂,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息传导,均可预防ONR。结论:将闭孔神经分段的基础知识与相关的临床实践相互链接和梳理的做法,既容易理解ONR的发生机制,又有依据选择适宜的靶点进行针对性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超声乳化术对外伤性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34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的病史资料。结果:患者术后第1天、第5天、第10天的视力情况构成,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多数患者视力逐步好转。结论:超声乳化术是一种治疗白内障的理想方法,但操作者应注意把握术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以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妇科手术是结合现代妇科手术和内镜诊疗技术为一体的微创妇科诊疗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及医疗负担轻等优点,相对传统开腹手术安全、有效、可行,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探索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急腹症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全身麻醉下采取常规三孔法(脐轮下缘、左下腹,右下腹)切开皮肤及皮下,置入腹腔镜器械,根据不同疾病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如输卵管开窗术,卵巢部分切除术,脓肿切开引流术等。结果 :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术后无一例并发症。结论 :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急腹症安全、快速、有效、创伤小、恢复时间短,有条件的医院可作为一种常规手术加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盐酸丁卡因凝胶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男性科门诊就诊行包皮环切术治疗的295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盐酸丁卡因凝胶阴茎局部涂抹麻醉,对照组以利多卡因阴茎根部阻滞麻醉。对两组局麻有效率、手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同时观察治疗组内年龄因素对盐酸丁卡因凝胶使用效果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手术时间较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局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相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内相比较,年龄因素与麻醉效果有关,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年龄因素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盐酸丁卡因凝胶在包皮环术中麻醉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8.
张艳  韩超 《西藏科技》2023,(2):60-65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复合罗哌卡因行收肌管阻滞(ACB)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12月该院首次行TKA的择期手术老年患者92例,随机分为GDR组和GR组,每组46例。所有患者均行全身麻醉,手术完成后行ACB。术毕后启动阻滞镇痛泵,GDR组阻滞镇痛泵用药配方为1.0μg/mL Dex复合0.25%罗哌卡因,GR组阻滞镇痛泵用药配方为0.25%罗哌卡因。于TKA手术前后评估两组患者静息、运动状态时的VAS疼痛评分。于TKA手术前和术后15d,测量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周径;采用膝关节评分(HSS)评估膝关节功能。记录术后48h内PCA按压次数及使用补救镇痛药物的例数。随访术后24 h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程度。术后15d,对患者康复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运动状态时GDR组TKA术后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低于GR组(P<0.05)。术后15d,两组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明显提高,膝关节周径明显下降(P<0.05),但GDR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GR组(P<0.05)。术后48h内GDR组曲马多使用例数及P...  相似文献   

19.
王俊杰  顾扬顺 《科技通报》2006,22(5):627-629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85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结果与同期71眼大切口手术相比较。结果术后视力≥0.5者64眼,占75.3%,术后1月视力≥0.5者71眼,占83.5%,术后一周角膜散光为(1.58±0.85)D,术后1月角膜数光(0.85±0.72)D,与大切口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手术能显著减少术后角膜散光,手术效果满意,可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为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对这80例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80例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可行性。结果:经过研究分析,在80例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当中,有29例病死患者,64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主要包括、术后昏迷、伤口感染、器官功能减弱以及肺部感染,病症对应的患者例数分别是10例、15例、11例28例。结论:在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安全风险是比较大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是比较高的,要想降低手术风险,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最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特别要注意控制患者血糖,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手术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