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如果你想活到100岁,也许可以从诺贝尔奖得主身上找答案。英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诺贝尔奖得主普遍长寿,平均寿命高达77.2岁,比仅获得提名的科学家平均寿命高1.4岁。日前,据美国《读者文摘》报道,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总结出几把延缓人类衰老的"钥匙",帮你开启长寿大门。  相似文献   

2.
如果你想活到100岁,也许可以从诺贝尔奖得主身上找答案。英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诺贝尔奖得主普遍长寿,平均寿命高达77.2岁,比仅获得提名的科学家平均寿命高1.4岁。日前,据美国《读者文摘》报道,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总结出几把延缓人类衰老的"钥匙",帮你开启长寿大门。  相似文献   

3.
发现速读     
《科学生活》2007,(2):13-13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功成名就有助长寿社会地位对人类寿命影响有多大?这也许可以从诺贝尔奖得主身上找答案。英国学者研究显示,诺贝尔奖得主不但普遍长寿,而且平均寿命比仅获提名的科学家高1岁多。英国沃里克大学教授奥斯瓦尔德等研究人员选择了1901-1950年诺贝尔物理奖和化  相似文献   

4.
艾晴 《今日科苑》2007,(3):55-55
社会地位对人类寿命影响有多大?这也许可以从诺贝尔奖得主身上找到答案。英国学者近日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诺贝尔奖得主不但普遍长寿,而且平均寿命比仅获提名的科学家高1岁多。“健康魔法”:寿命延长大约两年这项研究的题目为“死亡与永生”,由英国沃里克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安德鲁·奥斯瓦尔德等人主持。  相似文献   

5.
<正>来自世界各地的教授、研究人员、学生以及真正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日前在哈佛大学桑德斯剧场齐聚一堂,参加了第25届搞笑诺贝尔奖颁奖仪式。这是科学界最荒诞的庆祝仪式,专门表彰那些"让你忍俊不禁,然后若有所思"的科学研究,颁奖嘉宾是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  相似文献   

6.
活到90岁,听起来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中国人均寿命为73岁,最长寿的日本人,平均才能活到83岁。但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却在一次公益健康讲座上说:"活不到90岁,那是你的错。"其诀窍还是那4句老话——戒烟限酒,合理膳食,有氧运动,心态平衡。胡大一认为,这16个字,做到了,坚持了,就等于吃了4颗"长寿丸",离活上90岁就不远了。  相似文献   

7.
《知识窗》2009,(9X):22-22
<正>美国最长寿的女人115岁过世后,就传出"人类是否最多只能活到120岁"的问题,根据生物学以及中医研究来看,人类要活到120岁以上,真的是有些困难。  相似文献   

8.
正一年一度的"搞笑诺贝尔奖"又来了,今年是第27届。9月14日,颁奖典礼照例在美国哈佛大学举行,照例请来正牌诺贝尔奖得主当颁奖嘉宾。今年"搞笑诺贝尔奖"的主题是"不确定性"。获奖研究成果有啥2017年"搞笑诺贝尔奖"的研究课题个个吸睛:老人家耳朵比较大,猫是固体还是液体,为啥有些人讨厌奶酪……老人家确实耳朵比较大——你有没  相似文献   

9.
秋水 《百科知识》2010,(7):23-23
世界卫生组织多年的统计报告显示,欧洲人和亚洲人比非洲人长寿和健康。例如,《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对全球长寿地区排名,圣马力诺男性最长命,平均可活到80岁,日本女性最长命,平均寿命为86岁。  相似文献   

10.
多少年来,诺贝尔奖获奖科学家的传记往往备受关注,对青年读者产生很大的影响。《居里夫人传》曾激励过中国几代青年人为了科学事业而献身,《你又在开玩笑了,费曼》的睿智又曾启迪过多少青年人以独特的思维去寻求创新的灵感。现在,又有一本诺贝尔奖获奖科学家的传记——《穿越时间的航行——我的诺贝尔奖之路》中译本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难得的是,这次是自传——作者是1999年诺贝尔奖得主艾哈迈德·泽维尔。泽维尔先生出生于埃及,现任加州理工学院莱纳斯·鲍林化学教授之职,同时也是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分子科学国家科学基金实验室主任…  相似文献   

11.
如果你想活到100岁,就必须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压力,保持对生活的兴趣,勤于锻炼身体,经常用脑,善于对待失败,积极抓住机遇以及努力向前看。百岁老人有五个特点:一是热爱生活,有幽默感;二是能积极现实地对待任何事情;三是有精神信仰;四是有个人勇气;五是在每个人生转折点都有重新安排生活的出众能力。■教你活到100岁@华宝  相似文献   

12.
你知道吗?     
正人活到一百五十岁,世界会怎样?有科学家认为,人类的年龄极限在120~130岁之间,但是,将其提高到150岁并非是荒诞不经的想法。但另一些人认为,人类活到150岁,现在可能不太现实。哪怕人们普遍都能活过100岁,对于社会而言都是极大考验。为了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人们可能要工作到80岁左右,这意味着老人仍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适应能力。如果人们普遍长寿,世界人口将越来越多。科学家预计,在50~100年后,全球人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外国教育研究》2008第8期,看到东北师大博导张向葵的一篇文章《美国基础教育在培养诺贝尔奖得主中的奠基作用及其启示》.她对美国768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个人教育背景资料进行的个案分析表明:获奖的美国人中,完全受美国教育的占785%,部分受美国教育的占104%,只有11%的人没有受任何美国教育。  相似文献   

14.
潘星华 《今日科苑》2012,(20):94-95
华裔科学家杨振宁2010年3月到新加坡出席南洋理工大学高等研究所为美国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葛尔曼举行80岁生日国际物理学家会议。已经88岁高龄的他在接受该报专访时,以灵活炯炯有神的眼睛,敏锐的思路,还有利索的行动告诉记者说:"我要活到108岁。"88岁中国人称为"米寿"。杨振宁借用中国学者冯友兰88岁那年写给同龄好友金岳霖的两句话说:"何止于米,相期以茶。",表  相似文献   

15.
2015年5月20日,湖北省钟祥市被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委员会、联合国老龄所评为"世界长寿之乡",成为继海南澄迈、海南万宁之后中国第三个"世界长寿之乡",同时钟祥也是唯一被认证的"世界长寿之乡"。为了揭开钟祥人长寿的因素,经过多方走访健在的100岁以上老人和所居住的乡村,从他们的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家庭情况、社会情况、健康产业等多方了解,认真分析其共性及深层次原因,提出了中国健康产业应大有所为的思考结果。  相似文献   

16.
秋水 《百科知识》2009,(5):28-28
动物的野生和圈养一直是一个争论话题。问题的根本是,野生使得动物更为健康长寿还是圈养更让它们健康长寿。此前对黑猩猩的研究似乎证明圈养更有利于其健康和长寿。黑猩猩在野生环境中一般只能活到40岁~45岁,而在人工饲养环境中一般可以活到50岁~60岁。而且,曾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人猿泰山》系列电影中扮演“奇塔”的黑猩猩于2008年4月9日已满76岁,被吉尼斯世界纪录鉴定为世界上“最长寿”的黑猩猩。  相似文献   

17.
"求是"的探索精神,对知识的不倦追求,成就了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θ-τ"之谜从中一步 步解开。  相似文献   

18.
<正>古往今来,人们追寻长寿的脚步从未停歇。2000多年前,秦始皇派遣方士徐福带着3000名童男童女出海去寻找长生不老药,但到死也没有等到他们回来。雍正皇帝也想通过炼丹来得到长寿,结果最后死于汞中毒。将近100年前,斯大林期待博戈莫列茨院士研究出长寿秘方,并对他百般支持,结果博戈莫列茨院士于65岁去世,斯大林只能苦笑:"这家伙把大家都骗了。"由此,在人们的心目中,长寿药是可望不可及的,是骗人的。但是,随着科技的不  相似文献   

19.
<正>1962年的诺贝尔奖名单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也许有人记得,在2014年,有位美国科学家拍卖自己的诺贝尔奖章——他就是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得主之一詹姆斯·沃森。当年詹姆斯·沃森、弗朗西斯·克里克以及莫里斯·威尔金斯由于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而被授予诺贝尔奖。然而,如果我们擦去历史的尘  相似文献   

20.
诺贝尔奖是对那些作出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学者的最佳褒奖了。在每一块奖章背后,都有着许多故事以及人物,而获奖者只是作为其中代表,领取了这一奖项。我们在此对2010年度获取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化学)的原理及意义进行解说,让大家能更深入地进入科学家们获得丰收的世界。此外,还有常被称作"搞笑诺贝尔奖"的Ig诺贝尔奖(Ig Nobel Prize),每年在诺贝尔奖颁发之前,组织者会在哈佛大学的桑德斯剧场对诺贝尔奖进行无厘头模仿以及致敬。他们的评选标准为:"乍一看好笑,却又引人深思"的十大成就。评委中不乏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而且今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成为了第一位诺贝尔奖及Ig诺贝尔奖双料得主,他曾于2000年因磁悬浮青蛙的实验获得后者。我们相信,只有当科学研究成为一种乐趣、生命的追求,而不仅仅是功名之争,诺贝尔奖才会真正出现在我们中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