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数字电视地面广播(DTTB)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移动接收的技术障碍已经被克服,车载电视已十肖然步入百姓的生活。电视技术革命性的跃进,有利于发现新的市场机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崔俊 《新闻前哨》2013,(10):102-102
医院因其关乎百姓民生和生命健康,而成为公众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除了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监督,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传媒的监督更是无处不在。在此形势下.如何塑造和维护好医院形象,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少儿广播的发展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儿广播与少儿电视一样.同是大众传播的重要媒介。但是.近年来.少儿广播在众多的媒体竞争中,显得老旧了,落伍了。更由于电视少儿节目的崛起.尤其是电视少儿频道的开播和优秀电视动画片的大量涌现.少儿广播的听众大多已聚集在了电视机旁,成为了“小电视迷”,少儿广播出现了萧条状态.处在了一个低潮时期。  相似文献   

4.
从快、量、质中寻找广播新闻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担心,一旦电视机普及的程度超过收音机,受众从看电视、听广播,改成了看电视、听电视,广播怕要遭灭顶之灾。也有人乐观,刚刚开始试播的可视广播,将使广播重振雄风。我们不必杞人忧天,也不可守株待兔。广播还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我们的信心来自于一次──客观的调查1998年春,南京一家媒体在城市抽样调查队指导下,按科学的方式进行了一次涉及500多户、取得5015个数据的广播市场调查。下面是这次调查中的几组数据:表示每天都听广播的人占41.97%;经常听的38.33%;表示很少听(一周少于一次)只占18%。在较固定的收听时间…  相似文献   

5.
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媒各自具备其他传媒无法替代的优势.充分挖掘属于自己的优势时,竞争也就更加激烈.广播如何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尤其是广播新闻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一、现代城市给广播提供了一个战斗空间城市的扩大和膨胀、人口的增加,使广播有了用武之地。可以说,现代城市的发展为广播提供了一个立身之地,也为广播新闻的竞争提供了一个战斗空间。广播需要听众,失去听众,也就失去了价值.现代城市人口的大量集中,在某种意义上是广播听众的集中.集中的人口、集中的听众为发挥广播优势创造了条件.在亚…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广播只能听,不用看,这是它与电视、网络、报刊的最大区别,因此,也是它的最大特点。笔曾反复将广播与电视进行比较,看看听电视的效果究竟如何。比较的结果说明。电视因为有画面的优势。只是听电视不足以全面把握其信息,而且.就目前各电视台的情况而言,音响效果不如广播悦耳。但是。在现代大众传播发展史上,虽然广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篇章。可是。电视崛起后,广播的地位明显下降。不过,在中国。近年随着汽车进入城市的千家万户,广播的发展又出现了良好的势头。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视创办之初,恐怕谁也没能预见到4O年后的今天,中国电视事业竟是如此的繁荣、如此的火爆.40年的光景,中国电视就从传媒中的小弟弟的角色,跃居榜首,成为中国第一大传媒。如今,就是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也不会再把电视台误认为是电话局(这在电视创办之初是常有的事).拥有3亿多台电视机的中国再不会有人把电视机视为"红宝石"(中国最早的一批电视机的牌子,当时北京仅有几十台)那样珍贵的物件了.电视已经融人了中国百姓的生活,看电视已被中国百姓视为同柴米油盐同等重要的事情了.也许电视台的年轻人,从一人台看到的就…  相似文献   

8.
李冶 《视听纵横》2008,(5):72-73
县级广播电台是最基层、最贴近老百姓的媒体,县级广播电台只有在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社会舆论和氛围的引导上,走在最前面,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更好地以主流媒体的姿态走进百姓、贴近百姓、服务百姓,才能提高广播的影响力。这既是县级广播自身肩负的责任所在,也是县级广播自身发展的需要所在。  相似文献   

9.
由于广播自身的特点.广播记永远是“幕后”。即便是自己的历尽心血之作也是稍纵即逝,播后即无。他们的知名度和成就感远不及报纸和电视记。这是荣誉的冷落。广播采访录音报道的难度又超过报纸和电视记。这主要是广播受报纸、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冲击。它的新闻价值不如以前。采访时被社会冷落所致。因此.从发展广播新闻事业的角度来考虑。有必要提升广播记的知名度。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丁柏铨 《视听界》2009,(1):59-61
一.如何认识广播的长短 广播凭借无线电波传播声音,其优长显而易见:首先是传播快捷。电的传输速度也就是广播的传播速度,报纸无以与之匹敌。其次是内容通俗易懂。即便是文盲、半文盲大致也能听得明白,在这一点上,广播与电视相似,而非报纸、网络所能及。再次是收听方便。  相似文献   

11.
婉婷 《新闻爱好者》2010,(3):104-104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必然会对广播这一传统媒体的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决不会因为新媒体的产生而导致广播媒体的消亡.这正如报纸、广播继而电视一样.前者并没有因为后者的产生而消亡.而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因此,我们也有理由认为.只要我们把握好广播的优势.充分挖掘资源,  相似文献   

12.
报纸、广播、电视这媒体“三兄弟”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报纸白纸黑字,电视形象再现,惟独广播稍纵即逝。实事求是地说,随着报纸、电视的发展发达,广播听众相对过去是减少了。因此,有人以为广播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也小了,甚至连一些被监督对象对广播媒体也抱无所谓的态度。笔者以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在舆论监督中更有着报纸、电视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作用,这就是——快捷迅速、即时滚动、音响传神、传播面广。  相似文献   

13.
编者的话     
编者的话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我国的广播、电视里出现了一个当时人们不大熟悉的称谓节目主持人。如今,十几年过去,节目主持人这个名称在亿万听众、观众中几乎家喻户哓.节目主持人队伍也由当初的寥寥数十人发展、扩大到今天的四五千人.这是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的重...  相似文献   

14.
吴倩 《声屏世界》2010,(5):30-30
电视的主流地位将长期存在.而广播也从未失去它的用武之地,特殊时期,在不方便看电视和没有电视信号的地方,广播就能及时地传递信息。广播与电视台之间的优势互补,更能让信息变得全面而畅通。  相似文献   

15.
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是新闻本位、舆论监督、人文关怀,根本核心是民本取向,即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这种。民本”取向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真正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以百姓的视角去看问题;内容上锁定百姓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信息;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以拉近电视和百姓的距离。电视民生新闻的这些基本理念正好融合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言百姓事”、“说百姓话”,大到形势政策,小到柴米油盐,成为百姓的“信息管家”、“时事顾问”、“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在建国初期,广播曾经是我国居民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那么.变局在1985年就已露端倪。自1985年电视的人口覆盖率第一次超过广播,电视就取代了广播曾经辉煌的媒介地位。而互联网的异军突起,更是给广播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晓成 《数字传媒》2004,(5):32-34
广电总局近日颁布《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今后广播影视产业发展要坚持正确方向.面向市场.改革创新。一是强化优势产业.以电视为龙头和支柱,尽快实现电视产业经营的转型;在继续保持广告经营持续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付费电视.积极扩大电视节目经营和资源开发。对经营性资源进行电视、广播、  相似文献   

18.
电视节目是继报纸、广播之后被称为第三媒体,其之所以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被社会认可,为广大百姓所青睐,主要是它所具备的功能性质所决定的。毫无疑问,电视像其  相似文献   

19.
本期的首篇文章是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聂大江撰写的《谈谈广播电影电视的立法工作》。立法工作是广播电影电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较为薄弱、亟待加强的一个环节。广播电影电视的立法问题,也是一门学问,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聂文对广播电影电视系统的立法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广播电影电视法学研究也很有启发,值得读者,特别是广播影视系统的各级领导干部以及立法、执法和法学研究人员认真研读。  相似文献   

20.
杨柳 《新闻窗》2006,(4):69-70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统计,网络、电视和报纸是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民选择的比例分别为网络82.6%,电视64.5%,报纸57.9%。此外,杂志、书籍和广播也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途径,选择的比例都在10%~20%之间。可以看出,对于网民这个特定群体来说,网络是其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其次是大众化的电视,然后是纸质的平面媒体,最后是广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