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心理专家尹邓安说.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易在孩子心中埋下不孝的火种。孩子潜意识里仇恨、埋怨父母,平时不会表现出来,只有受到某些事情的触发后才会爆发出来。特别是以下几种类型的父母更容易养出不孝子:  相似文献   

2.
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是什么?是沟通。子女给父母最好的礼物是什么?是沟通。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做父母的感叹:“孩子长大了,就不听大人的话了。”其实,这主要是父母与孩子缺少沟  相似文献   

3.
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亲情融融,家庭和睦,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在家庭中的体现。然而在现实生话中,许多家庭却存在着单爱现象,即父母把自己的爱,单向地倾注于孩子身上,而忽视了教育孩子爱父母、尊敬长辈,结果造成孩子没有爱心,缺乏情感,自私心理严重,回报意识淡薄。据对3所小学的调查,有一多半的孩子从来没有想到过要爱父母,更不知道为什么要爱父母。纵观当今一些子女不孝  相似文献   

4.
●要求明确指导孩子做家务,父母的要求一定要具体明确,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做成什么样,父母都要明确指出来。如“现在去把被子叠好”就是一个明确的要求,而“把床收拾收拾”就比较模糊,孩子可能不明白到底怎么样才算收拾,很可能干脆就把被子推到墙角了事。●先作示范有些比较复杂的家务活儿,父母要给孩子做示范。比如炒菜、煮饭、钉扣子等,在给孩子示范时,父母要  相似文献   

5.
杨立行 《家长》2012,(1):33-35
在教育孩子方面,如果父母使用命令的方式,强制性地要求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会让孩子陷入无奈的境地,导致他们更多的放抗。相反,如果父母在自己的要去中带有尊重,维护孩子的自主性,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孩子对父母的反抗就会少一些。  相似文献   

6.
李德化 《老年教育》2006,(12):29-29
敬老养老,是我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历朝历代都制定了专门法规,维护老年人权益,严惩不孝行为。如:隋朝的刑律使将不孝列为“十恶”之一,对不孝行为予以严惩。其中列举的不孝行为包括:咒骂、告发祖父母或父母;祖父母、父母尚健在便分家;不尽力赡养父母;父母丧期之内,自作主张进行嫁娶;已知祖父母盛父母去世而隐瞒丧事不哀悼;祖父母、父母健在却谎报其已过世,等等。唐朝的法律也规定,对犯有“不孝”之罪予以重罚,如对殴打祖父母、父母之人将处以死刑。  相似文献   

7.
“相貌修饰”是很多女生上高中住校以后常做的一件重要事情。在家里,即使孩子的相貌缺陷已经明显到了不孝的地步,父母还是会不负责任地进行蒙骗:“美得很,这样才健康,以后会长变的。”脱离父母,没有人进行蒙蔽,美容就忽然被摆在了台面上。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中国的父母存在十大致命伤。正是这些致命伤,直接导致了父母的苦心得不到应有的回报:⒈对孩子期望过高,管教过严。⒉不尊重孩子,为孩子做所有的决定与选择。⒊不相信孩子,不给孩子学会自律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实话实说     
过分的关爱对孩子也是一种压力 我曾听到过一些孩子抱怨他们的父母对他们好得过度,平时自己节衣缩食,却不断给孩子买各种并不需要的补品;只要孩子在家,大人就蹑手蹑脚,谁也不敢发出声响,生怕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这些孩子认为父母这样做实际上是在给他们施加一种软压力,反而使他们如坐针毡,生怕一旦考不好会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当然,大多数做父母的绝对无心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相反他们多是心疼自己的孩子学习辛苦,不知道怎么帮助孩子才好,结果却落了个适得其反。 只有在既不存在歧视又不存在过度关爱的正常环境下,一个人才能够…  相似文献   

10.
课题由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案例发端。杜某父母生在农村,吃够了无文化之苦。他们起早贪黑做点小生意,有了积蓄后,为了孩子的未来,不惜在城内购买房子。父母离异后,杜某逆反心理较重,甚至对家长、社会也有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感。上学、放学路上,我们总是看到“倒孝顺”的爷爷或奶奶迈着蹒跚的步子,背着沉重的大书包,后面跟一个桀骜不驯的孙子。事实上,当前独生子女“不孝”所引发的诸多问题已日益显现,加强未成年人的传统美德教育已迫在眉睫。试想,一个连父母、长辈都不孝不尊的人,谈何爱国,谈何建设祖国?为此,我校以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小学生…  相似文献   

11.
家教博览     
家教信息给孩子关爱父母的机会孩子在父母眼里是弱者,需要照顾。但不要忘了,父母也是要被关心、被爱护的。给孩子关爱父母的机会吧。细微见真情。日常生活中,可让孩子做一些关心父母的小事情。比如,妈妈做家务累了,帮妈妈捶捶背;爸爸下班回来,给他递上拖鞋;妈妈病了,给妈妈倒水递  相似文献   

12.
要让孩子有个积极的情绪,父母先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心态。 孩子到了高三学习还不错,做父母的没法不高兴、不自豪,孩子凝聚着全家的希望和梦想。正因为如此,父母们尤其要注意,这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正>积极参与孩子的课外活动?根本不够!即使排除了社会背景、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自愿参与孩子课外活动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在阅读方面的表现,反而比父母完全不干预的孩子差。怎么会这样?在学校社区做志愿者,不正是表明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吗?那些陪伴孩子出游,给参加比赛的孩子带上水果的父母,不正是为孩子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吗?  相似文献   

14.
父母都爱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富有创造能力,希望孩子成才,但很少给孩子哪怕是最基本的自由。与干百个妈妈一样,我自从有了孩子,就开始学着做妈妈,却常常不由自主地给孩子种种限制。最近我才明白,我们最应该学会的  相似文献   

15.
年轻父母可以做自己的梦,但万万不可让孩子或者别的什么人来圆自己的梦。父母一旦把孩子看做自己的梦,孩子便应该是完美无瑕,孩子便应该不折不扣地实现父母为其设计的目标,否则,父母便认为孩子回报自己的只是失望。事实上,父母的这个梦是很难实现的。尽管孩子都是好孩子,但由于潜能和后天环境等原因,孩子们的起跑点和终极目标不可能都在一条线上,而这并不妨碍每一个孩子都可以经过努力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成就事业。遗憾的是,我们不少父母总在孩子身上做着自己的梦,幻想自己可以给孩子完美的一生,甚至把孩子的“最佳”发展看做是罩在父母头…  相似文献   

16.
正Preface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平等和自由非常重要。但身为父母,为他建立起恰当的边界,告诉他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也非常重要。年轻一代的父母,大部分都很注意"平等地"对待孩子,管教孩子的时候不能太诉诸父母权威,要给孩子"自由",不能太约束他。这些出发点都非常好,但有时候或许会做过了头:没有为孩子建立起足够清晰、稳定的行为边界。不建立规则,孩子没安全感  相似文献   

17.
《小读者》2006,(7)
有家长感叹自己的文化程度不够高,不能在学业上给孩子帮助。其实,孩子上了初中,任伺一个家长,哪怕文化程度再高,也不可能在所有学科的所有内容上给孩子以辅导。家长不可能也不必要在具体的学习上给孩子什么帮助。暑假期间,家长不妨试着做这么几点:1.向孩子学习,以孩子为师。如果说以前父母还可以对孩子进行指导的话,那么现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我们这些做父母的都会吗?孩子每天回来,向我们发布最新的知识,给家里带来全新的文化理念,无论是个人化还是全球化的东西,他们开阔的眼界、独立的见解,不正是父母应该学习的嘛!2.生活即游戏,游戏即学…  相似文献   

18.
假如有来世     
假如有来世,假如来生还是今生的重逢,我要,我要做父母的双亲。请别说我不孝,请别怪我无礼,来世,我要做父母的双亲。  相似文献   

19.
双休日父母老叫我做这做那,我看到书上说,美国孩子做家务都是有报酬的,所以也向父母提出了这个要求,却遭到了父母的一顿痛骂,难道我的要求错了吗?小丁当小丁当:我可以想像你要报酬时父母暴跳如雷的情景。因为我们国家是非常强调家庭观念的,很多情况下做家务只是一种尽到家庭义务的行为,而且我们以孝为本,做些家务体现了对父母的关心和孝顺,如果把这种亲情用金钱来量化,父母当然不干了。美国孩子做份外的事,比如帮父母修剪草坪洗车什么的,的确是有报酬的。但他们也不像中国的孩子想要什么都是父母无条件给,他们必须通过一定的劳动才能获得。…  相似文献   

20.
父母爱孩子固然不是为了得到孩子的报答,不是为了向孩子“索取”爱,但是我们应该尽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父母及其他长辈的辛勤劳动之上的,让孩子知道应该用自己的行动给父母长辈带来一些快乐。比如: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烦大人,帮助妈妈爸爸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等。有些事情看来虽小,例如妈妈摘菜时,孩子给妈妈搬个小板凳,爸爸下班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