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乐乐姐姐:我十岁时,爸爸送我一辆自行车,可妈妈不让骑,说危险。可我都十岁了,妈妈怎么还不放心我呀?姐姐,快帮我拿拿主意吧。宠物小精灵看来,妈妈还不太相信你的骑车技术,所以才会担心安全问题。这样吧,你先保证只去一些空地骑,不上路。如果妈妈还是不让去的话,那就叫爸妈陪你去吧。这样,让他们了解了你的骑车技术,多去几次,他们也就放心了。哈哈,这可是姐姐小时候解决这一问题的秘诀哦!乐乐姐姐:我就想问问你,我错过邮局订阅时间了,现在该怎么订阅呢?这对我很重要,你一定要回答我。黄美华很多同学都问到了这个问题,那我就详细讲讲吧。错过…  相似文献   

2.
秋天到了,小松鼠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花生获得了大丰收。这一天,小松鼠挑着箩筐去收花生,准备过冬。干了大半天,总算把花生都收完了。小松鼠挑着沉甸甸的两筐花生高高兴兴地往回走。走着走着,小松鼠看见一只小刺猬在路边哭泣,就走过去,关心地问:“小刺猬,谁欺负你了?怎么哭得这样伤心呀?”小刺猬一边哭一边说:“我妈妈生病了,我找不到东西给她吃,怎么办呢?”小松鼠安慰她说:“别哭了。我这儿有许多花生,我送一些给你吧!”小刺猬不哭了。她感激地说:“谢谢你,善良的小松鼠。”小松鼠告别小刺猬,继续往回走。走着走着,小松鼠看见一只小鼹鼠坐在路…  相似文献   

3.
迷你机     
每天早上妈妈都要送我去上学,但无奈的是大街上总是车多人也多,路况十分搁堵.“不会又要迟到了吧?”我一边无可奈何地抬兴望望天空.一边感叹道.”要是能有架小飞机就好了!”  相似文献   

4.
上学     
<正>一吃完早饭,我背好书包,等着妈妈送我去上学。爸爸在牧区给人放羊,哥哥在高中住校,家里的活儿全是妈妈干,我都上初中了,跟妈妈说不用她送,妈妈说:“你不知道这一道有多险,你自己走我不放心,就送你这一天,以后你就自己上学。”  相似文献   

5.
李冰婵 《辅导员》2010,(11):46-46
早晨,妈妈要送我上学,一出门就要按电梯,我马上放下妈妈的手说:“妈妈,我们从楼梯下楼吧!”妈妈奇怪地看着我,跟着我一起下楼。我一边走一边对妈妈说:“妈妈,以后我们尽量少乘电梯。书上说:现在全国有60万台左右电梯,全年耗电约300亿度。  相似文献   

6.
今天是星期四,天气很冷,风娃娃呼呼地吹着,外面白茫茫的一片,路边的小草、小树身上都披上了一件“霜”外衣。妈妈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去上学。妈妈一边骑自行车,一边问我:“如果有一天妈妈老了,你会不会像现在我带你一样带妈妈?”我说:“会的。”我又说:“我还要买一辆小汽车带你去旅游。”妈妈说:“不行,坐小汽车去旅游,妈妈要晕车的。”我说:“那我去买一辆摩托车,带你去旅游。”妈妈又说:“不行,坐摩托车太冷,妈妈老了怕冷啊!”我想了想,笑着对妈妈说:“我长大了还是当一位科学家,亲自造一辆世界上没有的摩托车,摩托车身上有一个圆圆的壳子,…  相似文献   

7.
我喜欢骑车     
我有许多爱好,比如骑车、画画和集邮,其中最喜欢的就是骑车。我五岁时,妈妈带我去体育场学骑两轮车。刚开始练习时,我吃了不少苦头。首先是平衡难掌握,每次骑上车我都心慌意乱地跌了下来。这让我不由自主地大叫:“好疼啊!”妈妈见状也心疼地说:“不要这么着急,学车要有耐心!”于是,每次跌倒后,我都会立即爬起来再次骑上车。我歪歪扭扭地骑着,妈妈推着后座,骑了一段距离后我终于掌握了平衡,心里喜滋滋的。我让妈妈松手,我还真的骑了一圈。我一边骑一边激动地说:“噢!我会骑车了。”第二天,放学后,我写完作业就急急忙忙地换好鞋,迫不及待地推…  相似文献   

8.
这天早晨,我突发奇想,决定不穿袜子上学.一开始,爸爸不同意,可妈妈却对爸爸说:“就让她自己去尝试吧.”就这样,我成功地实现了我的愿望. 但是,从光脚穿进鞋子开始,我就一直觉得脚上黏黏的,可能是还没有适应吧.在上学的路上,我的脚越走越热,越走越黏,到了教室之后,连拔都拔不出来了.  相似文献   

9.
学骑自行车     
小时候在老家,家人经常骑自行车送我上学,载我去玩。从那时起.我打心底里想骑自行车。可是当我和家人说时。立即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爸爸说:“清,你听不清楚。骑自行车很危险,很容易受伤的。”妈妈比划说:“清儿,你要外出,爸爸妈妈负责接送就行,不要骑车这么危险。”……家人们一个个轮番说,我只好暂时作罢。  相似文献   

10.
    
我有一张自制的贺卡,上面的图案和字迹都已模糊不清。只有一个大大的“傻”字和后面的“?”号清晰可辩。这张卡片,有一个令我百思不解的问题。那是我上初一的时候,妈妈给我的零花钱大部分都用在给朋友买生日礼物上了,最后只剩下五角钱。我正攥着五角钱发呆的时候,我的好朋友青青走过来:“丽丽,下星期天是我的生日,你能到我家去吗?”“啊!我……还有别的事呢!”“去吧,要不然我会扫兴的。”我用连我自己都不能听清的声音说:“那好吧。”青青高兴地说了声“太好了!”便蹦蹦跳跳地走了。我独自一人走在林荫道上,心里却感到特别难受:去吧,又没有什么礼物送她,不去吧,都已答应了人家。走着走着,我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她的生日是星期天,不是有“蓝天”和“白云”主持的“点歌台”吗?给青青点首歌的主意在我心头打转。  相似文献   

11.
鼠妈妈要过生日啦,小老鼠们和鼠爸爸这会儿正在商量给鼠妈妈送一份什么样的生日礼物。鼠弟弟说:“妈妈每天都帮我洗澡,就送她一瓶沐浴露吧。”鼠妹妹说:“妈妈每天都帮我洗衣服,就送她一包洗衣粉吧。”鼠哥哥说:“妈妈天天都给我们做好吃的,就送她一个锅吧。”  相似文献   

12.
生命的守望     
在这个美丽的星球里,最可爱、最美好的就是生命。而在一切生命中最旺盛、最绚丽的就是人的生命,浩瀚宇宙因这些生命而精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家人对我生命的呵护。我蹒跚学步的时候,听到最多的话是妈妈常放在嘴边的那句:“宝贝儿,小心点!”我学会走路的时候,妈妈又常说:“瞧着路走。”“前面有石头,绕着走。”“靠边儿走。”“走慢点儿。”我能骑车上学了,爸爸总是骑着车在前面,让我跟着他走。爸爸一路上都在提醒着我:“靠右走!”“当心骑。”“骑慢点儿。”“有人有车下来走。”“十字路口下车走。”“没有车辆再走。”“红灯停,绿灯行。…  相似文献   

13.
感受老师     
女儿进幼儿园后,找发现她懂事了许多。每天早上骑自行车送她去幼儿园时,她都不会忘记说一声“妈妈,骑慢点”,到了幼儿园,说“妈妈,再见”。每天下午去幼儿园接她时,她也总是乐呵呵地与老师、小朋友说“再见”,然后跑向我,亲热地喊一声“妈妈”。看到女儿渐渐地懂事,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在女儿的  相似文献   

14.
嘎啦瓢     
赵昕彤 《作文》2023,(9):15-16
<正>2023年2月17日星期五晴走在上学的路上,我突然发现天空中飞来了好多大大的“蒲公英”。“妈妈,看,好多大‘蒲公英’啊!”我一边喊一边跳着伸手去抓。“宝贝,那不是蒲公英,那是羊角瓜的种子。”妈妈笑着说。这时我才发现这些“蒲公英”确实不一样,虽然“头上”也有白色的小伞,但是下面却缀着小小的黑色的籽。  相似文献   

15.
儿子的学校离我们单位不远,因为顺路,每次上学都是我开车去送他。最近刚开学不久,儿子却闹着不想去上学了。我硬拉着把他拉上了车。儿子看实在执拗不过,又找出各种理由:“妈妈,晚一会儿再走好吗……妈妈,我有件东西落下了……”  相似文献   

16.
情在不言中     
我和爸的关系绝不是亲密无间的那种,我们之间很少有较倾心的交谈。于是,我总有处被忽略的感觉。一想到那一次的情景,心里更是委屈。那一次是我第一次单独出远门,心里慌得厉害。临出门了,妈妈一边千叮咛、万嘱咐,一边对爸说:“送送她吧!”爸仿佛没看到我期盼的眼光。说道:“她自己行的,不用送了!”说完帮我提着大大的背包,出门只是叫了辆车送我到车站去。我上了车,他把包递给我,说:“走吧!”就让我走了。我在车上,心酸了一路。但后来,一件事改变了我的想法。那件事再平常不过了:父子俩在雨中撑伞走着。父亲走内道,儿子走…  相似文献   

17.
那天早晨,我刚把活动室的门打开,就听到外面传来了脚步声,我走出去一看,又是小明和他的爸爸。我笑着说:“小明,今天又是你第一个来。”他爸爸说:“是啊,我赶着要去上班,迟了就来不及了。”我随口说了一句:“那你干嘛不叫她妈妈来送?以前,不经常是她妈妈来送的吗?”谁知他爸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  相似文献   

18.
小灰兔记账     
森林里办起了一所学校,山羊妈妈、熊爸爸等都把孩子送到学校去上学。兔妈妈和兔爸爸商量说:“我们也送小灰兔上学吧?”兔爸爸摆摆手说:“不,上学有什么用,让小灰兔跟我做生意吧!”其实,小灰兔也不愿意上学,听了爸爸的话,心里可高兴了。  相似文献   

19.
下午刚上课,就看见盼盼的妈妈扭着盼盼的耳朵来送她,盼盼泣不成声。我赶忙上前:“大嫂,您这是干什么?”“老师,您看俺家这个臭妮子,哭着闹着不来上学。这不,我把她给拽来了。”“大嫂,您别生气,把孩子交给我吧!”下了课,我把盼盼领到办公室里,给她洗了洗脸。“盼盼,为什么不愿来上学呀?”孩子看着我,满脸都是委屈的泪水。“好孩子,别哭,告诉老师到底怎么回事。”她哭着说:“我不是不愿来上学。中午放学回家,我拿出画本刚想画画,妈妈就叫我去抱柴禾。回来就不见了画本。我想一定是弟弟拿了,就找他要。说什么他也不给,…  相似文献   

20.
斜路     
刚上中学的第一天,母亲送我去村外的学校。路经一个拐角,我看到了一条直通学校的近路——那是许多人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一边小于另外两边之和”的几何道理,硬从农田中踏出的一条小路。时值夏末初秋,遍野的豆苗正荡漾着绿油油的细浪,那条小路斜刺里将绿浪划开,像一条无法愈合的伤口。我对母亲说:“咱也走这条小路吧。”“不!”母亲说:“那不是路,那是庄稼地,咱不能走那儿。”“反正庄稼已经被踩死了。”我怯生生地说。“不,”母亲大声说:“如果大家都这样,这里就永远长不出庄稼了。”母亲一边拉着我沿大道走,一边对我说:“人间许多斜路,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