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蝉》的说明顺序为何颠倒江苏常州一中杜秉庄高中第一册第十六课是法布尔的《蝉》,“自读提示”中指出:“全文明确地标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第二部分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这样写,似乎颠倒了蝉由卵到幼虫,由幼虫再到成虫的这...  相似文献   

2.
书上说,有一种蝉叫17年蝉。它的幼虫在泥土里生活17年,再爬上树梢蜕化成蝉享受阳光,鸣唱一夏,然后死亡。  相似文献   

3.
许培育编绘 《小学时代》2010,(5):F0002-F0002
蝉小档案 分类:属于同翅目蝉科。 种数:全世界3000种左右,台湾已知蝉有70多种。 生活史:卵——幼虫——成虫。 习性:蝉的蛹在地下度过它一生的头两三年。  相似文献   

4.
素材一迟来的歌声"夏日歌手"雄蝉,常攀附在树枝上,不停地振动鼓膜,发出嘹亮的鸣叫声,为的是吸引雌蝉来交尾,迫切地想完成自然所交付的使命。但也难怪它急躁,因为其生命周期只有一个礼拜而已。蝉的生命虽然短暂,它的幼虫却要在泥土中度过非常漫长的不见天日的"童年时代"。刚孵化出来的幼虫,像蚂蚁一样大小,很快钻人土中生活,这一钻,少则四年,多则十七年,方能"出土"  相似文献   

5.
漫话咏蝉诗     
夏季七月,蝉的幼虫在地下生长成熟,本能地掘松泥土,拱出地面,爬到上枝,蜕去外壳,曼声吟唱。当蝉走进人们的生活,也就成了描写歌咏的对象。唐代诗人卢同在《新蝉》一诗中咏道:  相似文献   

6.
漫话咏蝉诗     
夏季七月,蝉的幼虫在地下生长成熟,本能地掘松泥土,拱出地面,爬到上枝,蜕去外壳,曼声吟唱。当蝉走进人们的生活,也就成了描写歌咏的对象。唐代诗人卢同在《新蝉》一诗中咏道: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蝉》是去年入选的课文,这篇译文存在着不少逻辑语病,试举例分析如下: 1、“每年蝉的初次出现是在夏至。在阳光曝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与地面相平。蝉的幼虫就从这些圆孔爬出,在地面上变成完全的蝉。(见第二自然段)  相似文献   

8.
在炎热的夏天,我们都能听到蝉在树上鸣叫。实际上蝉的叫声是股膜(mó)摩擦(mó cā)振动发出的声音。蝉的幼虫一般夜晚出来,然后迅速爬上树干,摆好姿势,接着一动不动,它要蜕壳(tuù ké)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平常所说的蝉,不过是活跃于人们视野中的蝉的一种形象而已。蝉和其他昆虫一样,一生中外部形态、内部器官和生活习性要历经几次改头换面、脱胎换骨,也就是变态。蝴蝶、蜜蜂、萤火虫等大多数昆虫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叫全变态或完全变态。然而,蝉的一生只变三次模样,没有蛹期,而且幼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近似(不像毛毛虫与蝴蝶成虫那样有云泥之别),称为若虫,所以蝉属于渐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相似文献   

10.
五彩贝     
有趣的猴子□晓何动物知识趣味问答夏天到了,我们又会听到蝉的叫声了。你知道蝉的幼虫是以什么为食的吗?(答案请在本期找)□雨安洗脸歌□杜松龄小豆豆,真能干,学会了自己来洗脸。湿毛巾,拧一拧,脸蛋儿脑门儿大三圈,眼睛嘴巴小三圈。大三圈,小三圈,哎哟哟,还有...  相似文献   

11.
1.生命周期有一种蝉,从卵到幼虫,到蛹再到成虫,完成一个生命周期,前三个阶段都蛰伏于地下,只有到成虫时才钻出地面,吸食树汁,交配产卵,周而复始.蝉在两次产卵之间的一次完整生命过程中的时间,称为蝉的一个生命周期.如果成虫时的蝉刚好逃过一些天敌(假设这  相似文献   

12.
说蝉     
<正>蝉,坊间称"知了",在自然界,这个可爱的小生命,饮甘露,鸣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天地间,在短暂的岁月里,以执着的信念、悠远的歌声、高洁的存在博得了人们的喜爱。蝉入土可存活,出土又能羽化,在中国古代象征复活和永生。早在商代,青铜器上就出现了蝉的幼虫形象。蝉蜕于浊秽,浮游尘埃  相似文献   

13.
在耳畔知了的大合唱中,我开始了法布尔《昆虫记》的阅读。一开始我便被书里介绍蝉的一章吸引住了。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它门的蜕皮。当历经寒冬的幼虫在阳光的照耀下慢慢开裂时,我眼前马上浮现出一组极具艺术性的延时摄影镜头:在外壳开裂到一定程度时,蝉的幼虫分别以尾部和前爪尖为支点翻身,完成两个较优美的体操动作后,绿色蝉体慢慢挣扎着破壳而出,水灵灵地泛着光,然后静候着褪去光泽,转为褐色。真没想到黑不溜秋的知了还有如此漂亮的一幕。  相似文献   

14.
近日,从美国东部到西部的伊利诺斯,数10亿长着红眼睛的蝉开始钻出地面。这些蝉的幼虫在地下依靠吮食树根生活了17年,而在钻出地面成为成虫后,它们仅仅能生存几周的时间。在这短暂的几周时间里,它们将放纵地呜叫、交配、产卵,然后迅速死去。这种蝉的蛹虫从地洞里钻出,然后爬到附近的树上脱皮,蜕掉硬皮,  相似文献   

15.
夏日歌者     
我一直以为,蝉,意味着某种神秘的启示。它栖身于黑暗的泥土中,却以一种无比高亢的姿态向天歌唱,似乎在诉说什么哲语。后读《昆虫记》,对蝉的敬意,油然而生。它从幼虫到成虫,要在黑暗的地穴中韬光养晦4年,从卵到成虫,竟然要辗转17年!黑暗给蝉黑色的躯体,它却用来歌唱光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 《初中生》2013,(19):45
北美的周期蝉有着奇特的生命周期。它们要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每13年或17年——才会成群地破土而出。自17世纪中叶起,科学家就对周期蝉的生命周期困惑不已。它们遵循着相同的生命周期:幼虫在地底生活13年或17年,然后在夏季大量出现。它们爬上树,蜕皮,成长  相似文献   

17.
163 4年 ,在美国田纳西地区爆发了一件令人恐怖的事件 :大量的蝉仿佛一夜之间从地下冒出 ,每公顷的密度高达数千万只 ,的确令人惊恐。几星期后 ,蝉又突然销声匿迹 ,也没有造成大的经济损失。 1 7年后 ,这一现象再次出现。直到 1 991年 ,蝉大量冒出地面的现象一共出现了 2 2次 ,而且 ,周期非常准确 ,为 1 7年。科学家观察发现 ,蝉卵孵化以后 ,幼虫生活在地下 ,以植物根茎的汁液为食。然后 ,在长达几年的某一特定周期后 ,钻出地面并爬上树干 ,在此后的短短数天 ,它们完成产卵的使命后就结束一生。有关统计数据表明 ,蝉的生命周期几乎都为质数…  相似文献   

18.
瘸蝉     
一场大雨过后,孩子们抠开湿地上的小洞,把手指伸进去。蛰居在小洞中的蝉的幼虫不知是计,张开前爪,把手指紧紧抱住,结果,便被孩子们拖出来,放进了知了笼中。  相似文献   

19.
家乡路边的树上总有许多空壳,这是怎么画事呢?妈妈说那是蝉褪的壳,还说蝉的幼虫是从土里钻出来的。真是这样吗?我决定自己观察一下。  相似文献   

20.
夏至过后,17年蝉的幼虫陆续爬出地面,完成一次伟大的蜕变。最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那个隔着黑暗与光明的圆孔,与地面平齐,四周一点杂物都没有,也没有泥土堆积在外面。幼虫从地下深处上本,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门口的生路,因为当初没有门,所以它不在门口堆积尘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