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刮痧防治运动性肩袖损伤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用临床实验法对12例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进行了刮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12例肩袖损伤患者中,有10例2次刮痧后明显减轻,6次刮痧后基本恢复正常;1例刮痧2次后效果也有一定的疗效,但刮拭10次后仍未能彻底治愈;1例未能见到明显的效果.实验表明,刮痧对运动性急慢性肩袖损伤治疗的总有效率可达91.67%,治愈率为83.33%.  相似文献   

2.
(以获奖时间为序)【成果名称】“两孔法”防治杨树桑天牛的研究【获奖情况】1986年获湖北省林业斤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获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内容】桑天牛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杨树蛀干害虫。据1982年在湖北多处调查,其为喜株率普遍在50%以上,不少地方接近或达到100%  相似文献   

3.
为更有效地防治烟草青枯病,从无机农药、有机农药、植物性农药和微生物农药中筛选出10种进行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B°石硫合剂喷雾防治效果达85.2%.100%;植物性农药菌毒力杀、菌病一针净、博农溶液防治效果达63%-93.36%;微生物农药防治效果达66.7%。用10种药剂处理移栽后的烟苗,青枯病的发病时间比对照推迟15.20天。  相似文献   

4.
采用植物源药剂防治天幕毛虫,不但可以有效地控制其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同时减少害虫防治时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进行植物提取液对天幕毛虫幼虫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植物源药剂中,狼毒的效果最好,其次是走马芹和白藓,10倍液使害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是89.47%、87.72%、85.96%,而烟草和白屈菜提取液的效果不明显,校正死亡率均在60%以下。  相似文献   

5.
苹果金纹细蛾在冀北山区一年发生5代,以蛹在落叶中越冬.苹果金纹细蛾因发生期较长,有世代重叠的现象,但各世代成虫高峰期很明显.苹果金纹细蛾防治适期为一、二代成虫发生盛末期,综合措施主要有农业防治、诱杀成虫、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用于药剂防治效果较好的有25%灭幼脲3号胶悬剂、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等.  相似文献   

6.
对防治五味子白粉病的农药种类和最佳浓度进行筛选,并对防治后,药剂对植物叶片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做了探讨。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阿米西达(250g/L醚菌酯悬浮剂)和多抗霉素(13%水剂)可以有效防治五味子白粉病,其中阿米西达8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达到87.82%,而1000倍液和多抗霉素800倍液的防效也达到了80%以上;阿米西达和多抗霉素用药后均可导致五味子叶片主要生理指标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以及CAT酶和POD酶活性降低,在用药30d后,叶片生理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而多抗霉素处理叶片主要生理指标同对照相比,有所增加,对植物的生长起到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检查和磁共振成像(MRI)对肩袖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疑似肩袖撕裂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和MRI检查,后进行关节镜手术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标准,对临床检查和MRI检查诊断肩袖撕裂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关节镜检查发现肩袖撕裂22例,正常10例。以肩关节镜下所见为标准,临床检查诊断肩袖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6.4%、50%、75%。MRI检查诊断肩袖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6.4%、70%、81.2%。在关节镜证实肩袖撕裂22例患者中,临床检查阳性率较高的有大结节压痛20例(90.9%),疼痛弧征19例(86.4%),撞击试验17例(77.3%),肩坠落试验14例(63.6%)。结论:MRI诊断对肩袖撕裂的诊断和分级的准确性较高,是诊断肩袖撕裂的有效方法。临床诊断对肩部疼痛的患者及时进行临床检查有重要意义,是诊断肩袖撕裂的基本方法;两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一致,MRI对肩袖撕裂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优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新型杀虫剂啶虫脒和阿维菌素与常用药剂氧乐果的林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在药后2d、5d和14d的防效,均明显优于40%氧乐果乳油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9.
2009-2016年,每年6月份对高黎贡山百花岭地区的天牛科昆虫进行采集、分类、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共采集到天牛科昆虫14个种,其中木棉天牛和薄翅天牛的数量最多,为该地区天牛科昆虫的优势物种;通过进一步对该地区优势物种的种群动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天牛科昆虫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薯蓣红斑病的药剂筛选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铁灭克、呋喃丹、特丁磷、好年冬四种内吸性药剂防治薯蓣红斑病的试验,明确了药剂中铁灭克、特丁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从铁灭克对动物的毒性、价格和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考虑,建议选用特丁磷。  相似文献   

11.
蓝光对菊花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蓝光光质下培育的菊花比自然光下培育的菊花叶绿素含量、叶片糖类含量分别提高 2 2 6%、7 8% .蓝光光质有利于菊花茎叶生长和侧枝产生 ,形成丰满株形 ,并能提前花期 1 2d  相似文献   

12.
应用背负式喷雾机,在林间开展了0.3%阿维·苏云菌粉剂1kg/0.1hm~2 、1.5kg/0.1hm~2 和2kg/0.1hm~2 3种浓度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72h校正防治效果分别为74.7%、91.9%、98%;综合考虑药剂用量、经济成本及防治效果,以1.5kg/0.1hm~2 为林间作业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25%毒.唑磷EC防治稻纵卷叶螟速效性不够理想,但具有持效期长、对2、3龄幼虫防治效果较好的特点,在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时,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25%毒唑磷EC对水稻产生不良的副作用。因此是防治稻纵卷叶螟较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14.
从2006年开始至2012年每年7月对高黎贡山百花岭附近地区的昆虫进行了捕捉采集,并对所采集制作的标本进行了分类与鉴定,其中鞘翅目(Coleoptera)昆虫共鉴定出439个标本;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的鞘翅目昆虫种类为21科,62个种,其中锹甲科(Lucanidae)和天牛科(Cerambycidae)的种类最多,库光胫锹甲(Odontolabis curvera)和双滴斑芜菁(Mylabris bistillata)的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国家乒乓球队80名乒乓球运动员的流行病调查,对主要伤病类型和受伤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及建议。方法:采用运动损伤调查问卷和临床检查等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结合项目实践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现运动损伤70例(120人次),损伤病种52种,患病率为87.5%。乒乓球运动主要损伤部位是腰、膝和肩,分别为25%,20%和17.5%。主要损伤类型是肌损伤20%、韧带伤18%和末端病16%。最为常见的乒乓球损伤病种为肩袖损伤、腰肌劳损和膝脂肪垫炎,分别为10%、10%和5%。统计分析了不同技战术打法的运动损伤率,最高的是直拍单面拉弧圈球的打法。乒乓球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为局部劳损、运动疲劳和肌肉力量不足等。建议合理安排身体局部负荷,提高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质量,针对不同技战术打法制定不同身体训练方案,以减少损伤。  相似文献   

16.
采用土壤杀菌、药剂灌根和覆盖地膜等方法的不同组合,对潜山生姜瘟病的综合防治进行了试验.试验中,设计6个试验区(A区-F区)和1个对照区(CK区),试验结果表明:(1)凡是采用了土壤杀菌、对种姜进行药剂杀菌处理或用脱菌脱毒种姜以及用中生菌素、铜氨舍剂灌根的试验(如D区、E区和F区)防治效果好;在此基础上,若用地膜覆盖,提前2周下种,防治效果最佳.(2)生姜一旦被青枯罗尔氏菌,她上姜苗出现症状后,药剂灌根治疗则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7.
在林口林业局刁翎经营所苗圃,用5种不同用量浓度的杀虫剂对苗圃地下害虫(蛴螬)进行了药剂防治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新播和换床苗国光地杀和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效果最好,平均相对防效分别为93%~95.16%和98%~99.42%。本着经济、有效的原则,建议生产上用国光地杀颗粒剂6kg/亩,或400亿孢子/g白僵菌可湿性粉剂1kg/亩,做毒土层施药,对苗期和生长末期均有很好的防效,一次用药全年有效。  相似文献   

18.
对地势低洼的平地、山坡地、山顶底三个地势不同的大面积黄芩生产基地采用6种药剂进行黄芩白粉病防治试验表明:在地势低洼的黄芩生产区,采用在白粉病发病初期每隔10~14天连续喷洒2次50g/h㎡的氟硅唑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硫磺三唑酮100倍液或纯品金甲托1 500倍液;对通风透光好或较好的地块,可不进行白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对地势低洼的平地、山坡地、山顶底三个地势不同的大面积黄芩生产基地采用6种药剂进行黄芩白粉病防治试验表明:在地势低洼的黄芩生产区,采用在白粉病发病初期每隔10~14天连续喷洒2次50g/hm2的氟硅唑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硫磺三唑酮100倍液或纯品金甲托1500倍液;对通风透光好或较好的地块,可不进行白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针对草坪系统的特殊生态条件,在充分观察调查及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草坪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防治技术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同时提出了草坪病虫草害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即以通过加强草种检疫、选择抗病虫草种(品种)、完善建植与养护管理等生态调控措施为主,同时注重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的有机结合,走可持续控制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